七年级 地理 学科教﹑导学案
课题: 东南亚
教﹑ 导 学 内 容
【学习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简要分析这种气候对东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 【情景导入】 (展示东南亚优美的图片,通过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兴趣!) 师:同学们,新马泰我们亚洲旅游的又一旅游热潮,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哪些国家呢? 生: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 师:这些国家又在亚洲的哪个地区呢? 生:东南亚。 师: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去过东南亚? 生…….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东南亚的风景图,想不想一起来欣赏一下?(播放东南亚图片) 师:是同学们想不想去东南亚看一看呢? 学生:想…… 师:很好!可是想要去东南亚,我们现在对东南亚却是一无所知啊!那今天我们就为东南亚之旅做相应的准备。 将全班分成AB两大组,进行PK赛,看哪一组同学获得星星多,哪一组就可以获得一次东南亚之游的机会。 环节一【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学习,看书,读图,思考,找到问题的答案,划上记号) 1、东南亚东临 洋,西临 洋;连接了 洲和 洲,处在一个“ ”的位置。 2、东南亚大部分在10°S~23.5°N之间,大部分在 (温度带),就低中高纬度而言,全部都在 。 3 、东南亚位于 洲的东南部,包括 半岛和 群岛两部分 一、说说东南亚、南亚的范围和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范围 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学生总结后师补充:指出马六甲海峡就是十字路口的咽喉处,中国、日本从西亚进口的重要航道。 过渡: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那它的自然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它的自然环境的三个要素之一地形。 环节二【合作探究】 分任务 A组负责马来群岛的三个知识点(地形、河流、气候),这三个知识点又分在A组的三个小组中;B组负责马来群岛的三个知识点(地形、河流、气候),这三个知识点又分在B组的三个小组中;每小组完整后,派一名学生上前并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再找一位同学借助多媒体讲述本小组的这个任务。(老师首先在课前画好下图)并告诉同学们,这次比赛不公比完成任务的速度,还要比完成的质量。 地形河流气候马来群岛中南半岛
各组的任务清单: 中南半岛 地形组:1、根据地形图,说出地型类型(北部和南南部) 2、山脉走向 3、山脉之间有河流,所以地表形态特点 河流组:1、指图说出河流的名称、流向(原因)、河流上下流水文特点 2、河流与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气候组:1、说出气候类型(依据) 2、其特点 3、气候与农业的生产关系 马来群岛 地形组:根据地形图,分析地型类型的分布,说出地形特点 河流组:1、根据地形图,分析河流的发源地和流向 2、分析河流水文特点 气候组:1、据图说出气候类型及特点(据图简要的说出判断的依据) 2、分析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环节三【交流展示】 学生借助多媒体完成自已的任务 二、读地形图说说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的地形各有何不同 1、说说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及河流上下游的特点: 总结: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 2、说说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及河流特点: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山岭众多,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 1、说说中南半岛地形特点及河流上下游的特点: 总结: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导致河流自北向流入南海,其中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由于河流上游在崇山峻岭中通过,,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而下游流经冲积平原,水流平缓。.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河流的下游的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地区 2、说说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及河流特点: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山岭众多,平原较少。水流湍急,呈放射状流入大洋。 三、读图说说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分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是什么气候类型 并说明其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 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随时播种,随时收割 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 过渡:同学们知道了东南亚是世界上火山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区?这是为什么呢? 总结:东南亚地处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而且还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上。 过渡: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印度尼西亚。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火山爆发的视频。 过渡:火山带给人类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我们是不是就要远离它呢? 环节四【拓展延伸】火山地震带来的好处 师: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火山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正确的看待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时刻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奋力拼搏。 环节五【知识梳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比一比,看哪一组最厉害(题目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星为基础题,二个星为较难题,三个星则为拓展思维的题)同学们自已选题 环节五【课堂检测】 1、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亚洲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小明去年6月下旬到新马泰旅游,下面是他写的旅游见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当地人们多吃米饭,午后时常下一场雨 B、从车窗向外看,看到了成片的橡胶林和油棕种植园 C、站在马六甲海峡北海岸观看来往的货船,看到许多满载 的日本油轮向东南方向驶去 D、在新加坡领略了花园城市的风光,用汉语与当地人交流, 还看到了火山喷发的奇观 2、关于中南半岛上地形、河流分布的特点,正确的是( ) A、山河相间、横向分布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均流入太平洋 D、地形以高原为主,河流均流入印度洋 3、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是( ) A.红河 B.湄公河 C.萨尔温江 D.伊洛瓦底江 4、陈毅元帅《赠缅甸友人》中 写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根据诗 句中所描述的区域,下列说法措误的是( ) A.诗句反映的区域华人和华侨比较集中 B.诗句中的“江”'指的是长江 C.诗句反映了该区域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该区域主要是黄种人 5、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因为这里处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 B.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 C.欧亚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 D.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之间 6、2016年暑假,安娜跟着爸爸妈妈去东南亚旅游,下列是她描述的所见所闻,请同学们帮她找一找不可信的见闻? “在中南半岛时,我看见他们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地带,人们大多居住在 平顶方子里面。当列车横穿湄公河时,我发现湄公河自西向江而去。在新加坡港,我看见许多游轮满载着铁矿石穿过苏伊士运河。穿越马来群岛时,我发现人们出行时不需要随身携带雨伞” ,与当地人们交流中,了解到了他们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而且只能在雨播种的。 结束语:对同学们这一节表现进行总结,最后给同学们送上一句 读书如蜜蜂采花,思考如蜜蜂酿蜜,只有既采又酿,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识蜜蜂” 【课后反思】
6
第2页 共4页
1
第1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