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了解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学生绘图能力;通过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制作细胞模型体会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细胞,对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初步学会了生物绘图,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对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也有了一定的体会。但是学生对细胞内部的结构没有概念,随意本节课通过细胞模型的制作给学生把抽象的只是具体化。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通过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能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七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对于模型的制作也比较有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别动植物结构的异同。
难点:制作模型,通过细胞模型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策略设计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七年级身心发展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充分运用利用希沃白板的视频播放、课堂活动中的分组竞争、信息反馈等功能,以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的方式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完成学习,在潜移默化中突破重难点。
2.细胞的结构作为一个抽象的知识七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课前布置学生完成细胞模型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细胞各结构的特点和功能,通过课堂中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核心素养。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教师的组织与引导 学生活动 数字化资源的使用及意图
画细胞结构图,引入新课 通过画图巩固生物绘图的要求,回忆实验看到的动植物细胞图,产生质疑:细胞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这样吗?
自主学习,比较动植物细胞 1.出示动植物细胞模式图。 2.总结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3.课堂活动检测学习成果 1.在学案上标动植物细胞细胞结构,认识其结构。 2.总结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完成分组竞争,巩固学习成果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文字拖动、幕布,小组竞争等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展示的方式为主,在潜移默化中突破重点。
建构模型,分析细胞结构的功能 1.小组合作,分析细胞模型,体会其功能 2.完成观看视频,理解细胞内结构的功能 3.出示课件,完成连线 利用模型,讨论学习细胞各结构的功能,汇报学习成果。 2.观看视频,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3.学生展示 结合模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利用希沃授课助手拍图上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破难点
阅读资料,分析细胞核的作用 1.阅读资料,思考问题 展示图片,理解遗传物质 总结细胞核、染色体、DNA关系 1.分析资料,讨论汇报 2.观看图片 通过分析资料,理解细胞核在细胞中的重要行
完成学案,内化知识 完成习题 完成习题
本节课的亮点 在学习巩固的阶段运用白班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通过希沃白板的视频播放,文字的拖动,希沃授课助手的图片上传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中主动得到知识 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模型把抽象的只是形象化,同时也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注重渗透生物学核心素养,通过模型及讨论让感悟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通过建构模型形成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