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特点是:“力”的概念较抽象,但贴近生活,相关事例十分普遍,尽管抽象概括性强,但较易吸引学生参与思考、讨论。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贯穿了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始终,是学好力学的基础,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功率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并且力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这一节无论在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我将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认知基础、技能基础还有思维障碍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年龄特点:九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操作兴趣、对探究活动充满渴求,这对新课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兴趣:力的概念虽然比较抽象,但教材中很多内容学生已具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引导相信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
认知基础: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运动的有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技能基础:九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进行过许多探究实验,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经验,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仍需要老师的进一步指导。
思维障碍:学生在学习力学时,头脑中存在着较多的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这些已具有的“经验”在教学中会干扰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再加上初中学生的辨识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也给力的概念的形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以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情况,依据课标的具体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
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体会分析和归纳在科学中的应用。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的引入。
力的作用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用:教学课件、磁铁、弹簧、小钢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观看图片,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大象拔河。你观察到了图片中的哪些现象?又有哪些是物理现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观看图片,一些生活中力的例子。人推车,推土机推土,运动员举起杠铃、踢球,都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些生活中自己了解到的需要对其他物体施力/用力的例子。
二、知识讲解:
这些例子中都有力存在(推、拉、提、压、举)。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我们发现这些例子中会有两个物体出现,一个是主动施加力,一个是被动受力。21教育网
总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需要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物理学中,用F来表示力,力的单位为牛顿,简称牛,符号N。
1N有多大呢?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N,也可以说用手托住两个鸡蛋用的力大约为1N。21cnjy.com
一个普通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约为1N,若1N的力作用在橡皮泥上,会看到什么效果呢?用手直接捏在橡皮泥上会看到什么现象?用力拉或者压弹簧时又会观察到什么?注意自己的感受,我们后面会继续讨论自己感觉产生的原因。21·cn·jy·com
我们会观察到橡皮泥形状发生了改变,弹簧长度发生了改变。我们称这种形状发生了改变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大家猜想一下,用力按桌子的时候,桌子有没有变形呢?
利用微小形变演示仪演示桌面的形变。介绍平面镜角度改变导致激光反射光线的偏转来观察微小形变的原理。
观察PPT上的实例,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用力拉弓时,弓变形了;撑杆跳高时,杆被压弯了、变形了;运动员顶球时,球被挤变形了;熊猫吃竹子时,拉动竹子,竹子变弯了;用力捏橡皮泥的时候,橡皮泥变形了。这些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说,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www.21-cn-jy.com
当我们去推桌子时,静止的桌子会运动起来。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这是力的作用效果之一。运动状态指的是速度的大小、方向的改变。2·1·c·n·j·y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压路机压路面,在“压”路面,所以压路机对路面有压力,那么是不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就一定有力的作用呢?如果不接触是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呢?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两个瓶子相邻放置,相互接触,但不一定有力。如果有力,就会有效果。
小钢球从斜面滑下,会被磁铁吸引偏离原来的轨迹。苹果从树上落下,从静止变为运动且一直加速。地球吸引着月球绕地球运动。这些例子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且这些例子中两个物体并没有相互接触。即,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同样的,若无作用效果,则没有力的作用。
【课堂总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布置作业】
学习之友8.1力的相关题目。
【板书设计】
第1节 力
一、力是什么(F)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
【
教学反思
】
)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要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热情并不算太难,难的是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学习热情,尤其是认真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成绩没有提高的话,热情更难维持下去。相反,如果教师的教学得法,学生的学习得法,那么学生学起来就相对轻松,学习的效果就好,学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由于成功感能够不断地得以强化,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就可以较长时间地维持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教法探索和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调动学生学好物理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学上应该通过丰富的语言艺术、生动感性的实例,深入浅出,突出重点、难点,注意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向45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课后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包括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如何选参考书,如何掌握学习各个环节的学习技巧(阅读技巧、记忆方法、概括知识的方法、向老师提问的技巧等),如何运筹时间,知识的重点、难点和考试热点的分布,中考各类题型的解答方法,考试过程的常见失误与对策等方面。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主动、轻松、针对性强,学习效果自然大大提高,积极性也就会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在此处键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