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策透辟法

文档属性

名称 警策透辟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8 18:51:04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2)与马共舞
——以“从成语‘老马识途’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警策透辟法)
训练目标
1.了解警策透辟法的写法。
2.通过教师指导、同学交流和范文学习,学会用警策透辟法写作文。
3.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悟出生活的哲理。
教你一招
招数:警策透辟法
㈠定义
警策,又叫精警或警句,指的是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句子。透辟,透彻而精辟。警策透辟法就是一种用几句富有哲理性的话,透彻而精辟地点明文章的主题思想的写作方法。
㈡介绍几种类型的警句
⑴用“对举”炼出警句
例:①城里有乡下人的梦想,乡下有城里人的爹娘。
②强者,能够改变环境;弱者,只能被环境所改变。
③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行走多远。
⑵用“妙词”炼出警句
例:钱能帮助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助富人滋生问题。
⑶用“妙喻”炼出警句
例:昨天是使用过的账单,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才是可流通的金币。
⑷用“换序”炼出警句
例:①当你自赏时,你应该想到别人和你一样;当你自卑时,你应该想到你和别人一样。
②玩游戏可以重新来过。人生可不行;游戏不是人生,人生也不能游戏。
⑸用“顶真”炼出警句
例:①观念改变,态度才会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才会改变;行为改变,习惯才会改变;习惯改变,人格才会改变;人格改变,命运才会改变;命运改变,人生才会改变。
②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聆听指教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这个故事就是“老马识途”,它可以引起我们很多哲理的思考。
陆机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片言:极少的言辞。居要:处于关键、紧要的地方。警策:原义是使马惊动而疾奔的鞭子,此处比喻精练扼要、含意深刻能使读者闻之惊警的妙句。这两句大意是:在关键、紧要处蜜插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好作文不仅要有中心,而且有明确的中心。尤其是考试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大,阅卷老师不可能像平时批改作文那样细致、反复地看文章,往往是“一目十行”,抓观点,找要点,抓“警策”。这就需要考生学会凸显文章的主要观点,反映文章的要点;否则,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寻找不到你文章的主要观点的话,吃亏的显然是你自己。“警策透辟法”的作用就是能突出题意,点明文章的主旨。同时,发人深省,使整篇文章生辉。我们的考场作文,如果能够锤炼出一两句或几句这样警策性的语句,就能够使全文光彩照人。阅卷老师有时就因为看到这几句格外精辟的话语而拍案叫绝,从而给作文以高分。
运用警策透辟法的要点:
⑴简洁地介绍故事,并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
⑵现实生活要和成语故事有联系,相似点。
⑶结尾简洁有力,警策句要发人深省。
取人所长
品味《守株待兔》
入学来的第一次大考在际,耳边时常传来同学们的雄心斗志,“我要冲刺年级XX名。”然而,志向已立,行动却仍然未见,只是在不停地泛泛而谈。这一景象,不禁想起了儿时听到的一个故事——《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耕田的农民,一天,他正在干活,一只慌慌张张的兔子从草垛中冲出来,一头撞在树桩上,死了。这个农民很高兴,白捡了一只兔子,想再次得到这种便宜,便荒废农业,成天在树桩旁等兔子。最终,他不但没得到兔子,还被当作宋国的笑柄。
每当想起了这个故事,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也便浮上脑海。
那是刚刚入学的几天,学校里组织一次比赛,因为大家都是刚刚认识。彼此都不熟悉,不知道谁最厉害,老师便让我们自己毛遂自荐。这项比赛,要是在原来的学校,老师肯定让我去参加,但是,在现在,老师不熟悉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看着同学们抢报名额,我终于坚定了一个信念;良驹总是由伯乐发掘出来的。于是,不管别人再怎么鼓动,我仍然是不愿意报名,我在等待着被老师发掘的机会。但是,事情却十分地不如人愿,在大批同学报名后,老师直接在那批人中选拔,对于我们这些不报名的人,却不闻不问,最终,参加比赛的名额出来了,理所当然的,这其中没有我。
两个不同的事例,一个共同的观点:地球是运动的,幸运不会永远落在一个人的头上。社会是现实的,我们永远在两个位置间徘徊——主宰者与被主宰者。如果我们只会等待机会,那么我们终将成为被主宰者;反之,如果我们不断争取机会,则我们才会成为主宰者。主宰与被主宰,就在这瞬间的想法与行动,只是看我们如何选择。显然,我们不能再等待,毕竟那只是偶然,自己辛勤耕耘、努力追求的结果才是真实可贵的,才能领着我们走上另一个个高峰。
争取,是我们在把握机会,等待,是机会在主宰我们。
开篇点题。
简单介绍故事。
联系生活实际。
议论,抒发自己的感受。
得出警策句。
小试牛刀
题目:以《从成语‘老马识途’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用心收集资料,要求使用警策透辟法,字数不少于500字。
温馨提示:不要忘记你今天学的招数哦!
第六单元(2) 与马共舞
——以“从成语‘老马识途’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警策透辟法)
训练目标
1.了解“警策透辟法”的写法。
2.通过教师指导、同学交流和范文学习,学会用“警策透辟法”写作文。
3.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悟出生活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下面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 《断章》
②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路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故乡》
二、知招
㈠明确训练目标。
㈡解释招数。
1.什么是警策透辟法?
警策,又叫精警或警句,指的是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句子。透辟,透彻而精辟。
“警策透辟法”就是一种用几句富有哲理性的话,透彻而精辟地点明文章的主题思想的写作方法。
2.“警策透辟法”的作用:①突出题意,点明文章的主旨。
②发人深省,使整篇文章生辉。
三、授招
1.了解“老马识途”的故事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2.我们该怎样提炼出警策之美的句子?
⑴用“对举”炼出警句
例:①城里有乡下人的梦想,乡下有城里人的爹娘。
②强者,能够改变环境;弱者,只能被环境所改变。
③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行走多远。
⑵用“妙词”炼出警句
例:钱能帮助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助富人滋生问题。
⑶用“妙喻”炼出警句
例:昨天是使用过的账单,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才是可流通的金币。
⑷用“换序”炼出警句
例:①当你自赏时,你应该想到别人和你一样;当你自卑时,你应该想到你和别人一样。
②玩游戏可以重新来过。人生可不行;游戏不是人生,人生也不能游戏。
⑸用“顶真”炼出警句
例:①观念改变,态度才会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才会改变;行为改变,习惯才会改变;习惯改变,人格才会改变;人格改变,命运才会改变;命运改变,人生才会改变。
②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3.学习范文《品味〈守株待兔〉》
4.运用要点
⑴简洁地介绍故事,并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
⑵现实生活要和成语故事有联系,相似点。
⑶结尾简洁有力,警策句要发人深省。
5.小练笔:
让学生通过“老马识途”的故事谈谈感受,从而提炼出警策的句子。
?四、练招
题目:以“从成语‘老马识途’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用心收集资料,要求使用警策透辟法,字数不少于500字。
相关材料
品味《守株待兔》
入学来的第一次大考在际,耳边时常传来同学们的雄心斗志,“我要冲刺年级XX名。”然而,志向已立,行动却仍然未见,只是在不停地泛泛而谈。这一景象,不禁想起了儿时听到的一个故事——《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耕田的农民,一天,他正在干活,一只慌慌张张的兔子从草垛中冲出来,一头撞在树桩上,死了。这个农民很高兴,白捡了一只兔子,想再次得到这种便宜,便荒废农业,成天在树桩旁等兔子。最终,他不但没得到兔子,还被当作宋国的笑柄。
每当想起了这个故事,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也便浮上脑海。
那是刚刚入学的几天,学校里组织一次比赛,因为大家都是刚刚认识。彼此都不熟悉,不知道谁最厉害,老师便让我们学习毛遂自荐。这项比赛,要是在原来的学校,老师肯定让我去参加,但是,在现在,老师不熟悉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看着同学们抢报名额,我终于坚定了一个信念;良驹总是由伯乐发掘出来的。于是,不管别人再怎么鼓动,我仍然是不愿意报名。我在等待着被老师发掘的机会。但是,事情却十分地不如人愿,在大批同学报名后,老师直接在那批人中选拔,对于我们这些不报名的人,却不闻不问。最终,参加比赛的名额出来了,理所当然的,这其中没有我。
两个不同的事例,一个共同的观点:地球是运动的,幸运不会永远落在一个人的头上。社会是现实的,我们永远在两个位置间徘徊——主宰者与被主宰者。如果我们只会等待机会,那么我们终将成为被主宰者;反之,如果我们不断争取机会,则我们才会成为主宰者。主宰与被主宰,就在这瞬间的想法与行动,只是看我们如何选择。显然,我们不能再等待,毕竟那只是偶然,自己辛勤耕耘、努力追求的结果才是真实可贵的,才能领着我们走上另一个个高峰。
争取,是我们在把握机会,等待,是机会在主宰我们。
开篇点题。
简单介绍故事。
联系生活实际。
议论,抒发自己的感受。
得出警策句。
课件13张PPT。
以“从成语‘老马识途’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招招作文教学法
之警策透辟法读下面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 《断??章》 ②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路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故乡》训练目标
1.了解警策透辟法的写法。
2.通过教师指导、同学交流和范文学习,学会用警策透辟法写作文。
3.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悟出生活的哲理。知招
什么是警策透辟法?警策,又叫精警或警句,指的是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句子。透辟, 透彻而精辟。
警策透辟法就是一种用几句富有哲理性的话,透彻而精辟地点明文章的主题思想的写作方法。
警策透辟法的作用: ①突出题意,点明文章的主旨。
②发人深省,使整篇文章生辉。授招了解“老马识途”的故事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我们该怎样提炼出
警策之美的句子?⑴用“对举”炼出警句
例:
①城里有乡下人的梦想,乡下有城里人的爹娘。
②强者,能够改变环境;弱者,只能被环境所改变。
③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行走多远。
⑵用“妙词”炼出警句
例:钱能帮助穷人解决问题,却帮助富人滋生问题。
⑶用“妙喻”炼出警句
例:昨天是使用过的账单,明天是未发行的债券,只有今天才是可流通的金币。⑷用“换序”炼出警句
例:当你自赏时,你应该想到别人和你一样;当你自卑时,你应该想到你和别人一样。
玩游戏可以重新来过。人生可不行;游戏不是人生,人生也不能游戏。
⑸用“顶真”炼出警句
例:①观念改变,态度才会改变;态度改变,行为才会改变;行为改变,习惯才会改变;习惯改变,人格才会改变;人格改变,命运才会改变;命运改变,人生才会改变。
②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品味《守株待兔》
入学来的第一次大考在际,耳边时常传来同学们的雄心斗志,“我要冲刺年级XX名。”然而,志向已立,行动却仍然未见,只是在不停地泛泛而谈。这一景象,不禁想起了儿时听到的一个故事——《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耕田的农民,一天,他正在干活,一只慌慌张张的兔子从草垛中冲出来,一头撞在树桩上,死了。这个农民很高兴,白捡了一只兔子,想再次得到这种便宜,便荒废农业,成天在树桩旁等兔子。最终,他不但没得到兔子,还被当作宋国的笑柄。
每当想起了这个故事,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也便浮上脑海。
那是刚刚入学的几天,学校里组织一次比赛,因为大家都是刚刚认识。彼此都不熟悉,不知道谁最厉害,老师便让我们自己毛遂自荐。这项比赛,要是在原来的学校,老师肯定让我去参加,但是,在现在,老师不熟悉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看着同学们抢报名额,我终于坚定了一个信念;良驹总是由伯乐发掘出来的。于是,不管别人再怎么鼓动,我仍然是不愿意报名。我在等待着被老师发掘的机会。但是,事情却十分地不如人愿,在大批同学报名后,老师直接在那批人中选拔,对于我们这些不报名的人,却不闻不问。最终,参加比赛的名额出来了,理所当然的,这其中没有我。
两个不同的事例,一个共同的观点:地球是运动的,幸运不会永远落在一个人的头上。社会是现实的,我们永远在两个位置间徘徊——主宰者与被主宰者。如果我们只会等待机会,那么我们终将成为被主宰者;反之,如果我们不断争取机会,则我们才会成为主宰者。主宰与被主宰,就在这瞬间的想法与行动,只是看我们如何选择。显然,我们不能再等待,毕竟那只是偶然,自己辛勤耕耘、努力追求的结果才是真实可贵的,才能领着我们走上另一个个高峰。
争取,是我们在把握机会,等待,是机会在主宰我们。
运用要点:
(1)简洁地介绍故事,并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
⑵现实生活要和成语故事有联系,相似点。
(3)结尾简洁有力,警策句要发人深省。?练招:
题目:以“从成语‘老马识途’想到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用心收集资料,要求使用警策透辟法,字数不少于500字。
温馨提示:不要忘记你今天学的招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