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平均数(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3 13:3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平均数》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 2、知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无实物可以对照。 3、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评价关注点 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数学素养
教学 环节 环节目标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活动一 引入 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 一、情景导入: 让学生预习P33,带着问题事先查资料:(平均数的计算很简单,所以学生一般都能够知道) ⑴什么是平均数? ⑵能不能给出一个通用公式? (由生在练习后汇报) 出示例题: 五年级语文小组有6名老师,数学小组有5名老师,在学校组织的打靶比赛中成绩如下: 语文小组: 序号123456成绩(环)7106769
数学小组: 序号12345成绩(环)99589
问:那个小组打靶比赛的成绩好? 让全体学生试做,同时指名板演 生:可以比较每组平均1人的成绩。 这个求出的数据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平均数)。 出示课题:平均数 自己预习收集资料的能力
活动二 探究 知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无实物可以对照。 知道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有一篮子鸡蛋,每个鸡蛋的重量如下:56g 55g 54g 58g 55g 53g 54g,这篮子鸡蛋平均一个有多重? 学生独立计算 汇报交流 2、 通过练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 (将一组资料中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平均数。) 3、谁还能写出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平均数=总数÷个数 4、这次求平均数与以前学的平均分有什么不同? (1)如:12个草莓平均分给4个人,平均每人可以分得3个。这里的“3个”是每个孩子实得的个数;而4个人共有要12个草莓,平均每个孩子有3个,这里的“3个”就是平均数,表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3个。) (2)以上可见,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是一个“虚拟”的数。 5、平均数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在该组数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能力
活动三 巩固练习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某小学五(1)班42人,五(2)班44人,五(3)班42人,五(4)班46人,五(5)班40人,五(6)班44人,五(7)班43人,五(8)班38人。这8个班级平均人数是多少? 炼油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共有人128人,第二车间共有人145人,第三车间的人数是前面两个车间的总和。平均每个车间有多少人? 3、粮店运来大米2580千克,比运来的面粉少620千克,每袋面粉重40千克,运来面粉多少袋? 熟练计算的能力
活动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