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天天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年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天天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8 18:5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备战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
2011年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天天练(一)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阅读,是一种明悟。无论是家藏诗书还是 (jiào) 藏老酒,无论是古韵京腔还是真草隶篆,无论是轩
(yuán) 古藤还是华夏新枝,没有阅读便没有 (ruì) 智,没有深 (suì)。
2. 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南方的雨,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北方的雨,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南方的雨,使人想起 、 ,想起酒香四溢的杏花村和青烟缭绕的山野、村舍;北方的雨,使人想起 、 ,想起浑厚的高原、平坦的沃土以及犄角般的玉米扣火一样燃烧的红高粱!
A.龙吟虎啸 B.洞箫牧歌 C.春花秋月 D.金戈铁马
3.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读书,妙不可言。 同为一个“愁”字,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与不羁,“抽刀断水水更流,    ”; 读李清照,读到的是凄婉与哀伤, “    ,载不动许多愁”。读书是感悟,品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读出的是正气,悟出的是坚韧。 读书有境界,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心胸宽阔,“    ,一览众山小”。读书懂人生,读龚自珍,读出的是“落红不是无情物,    ”;吟苏 轼,吟诵出的是“    ,月有阴晴圆缺”。读书讲方法,既要重视学习,也要注重思考,“    ,    ”(《论语·为政》)。
4.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 ( http: / / www. / showpage.asp id=76 ),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流连书海,我们在名家笔下结识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辛弃疾在《破阵子》中醉里挑灯看剑,让我们体会他的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 
  的情怀;杨绛在《老王》中以深沉的笔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    的老王。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妙笔生花为我们勾勒了一个    的人情社会。
5. 今年是农历虎年,班级开展以“虎年话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0分)
⑴请写出三个含有“虎”的四字成语。(3分)① ② ③
⑵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与虎结下不解之缘的英雄人物,请猜猜他是谁。(3分)
①祈岭西风九月秋,雌雄虎子在孙丘。因将老母残躯啖, 便英雄血泪流。猛拼一身探虎穴,立诛四虎报冤仇。(英雄: )
②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霾日光。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昂头踊跃逞牙爪,麋鹿之属皆奔忙。清风壮士酒未醒,冈头独坐忙相迎。(壮士: )全品中考网 ( http: / / zk. / )
③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孙郎: )
⑶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虎”文化现象,探究其内涵。(写出两点即可)(4分)
a.“虎”是十二生肖之一,中国人往往有在虎年生子的愿望。B.在民间,父母常常称孩子为“虎子”、“虎妞”、“虎娃”等,还有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和在孩子脑门上画“王”字的习俗。C.古代将调兵遣将用的凭证称为“虎符”,《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被封为“五虎上将”。D.民间谚语:“虎不怕山高,鱼不怕水深。”“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全品中考网 ( http: / / zk. / )
① ②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8分)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越明年出之,抱以之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也”(选自《郁离子》)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①弦而鼓之( ) ②使国工视之( ) ③谋诸漆工( ) ④易之以百金( )
(2)翻译:匣而埋诸土,越明年出之,抱以之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天天练(二)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见惯了弯弯弦月,淡雅清新,那一轮满月却以沉默而ruì 智的完美,让我们感悟人生的真dì ;看够了涓涓细流,灵动渺小,那一汪大洋却以浩瀚而bó 大的隽永,使我们窥测生命的奥秘;历尽了滚滚红尘,xuān 嚣繁盛,那一片大山却以沉稳而空灵的寂寥,为我们保留一片净土。
2. 根据下面语境,为横线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填在横线上。(3分)
有人说,人生似花,野花, 奋斗进取,可尊可敬;盆花, 弱不禁风,可怜可爱;而瓶中花, 为人玩弄,可悲可痛。你的人生是哪一种呢?愿你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A、无根虚无 B、生命旺盛 C、养尊处优
3. 古诗文名句默写。(9分)
⑴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⑵《岳阳楼记》中借用“古仁人之心”来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     ,    ”。
⑶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着奉献的诗句是“     ,     ”。
⑷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    ”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渲染了边塞的苦寒;杜甫《春望》中的“    ,    ”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4. 将下列句子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
①在苦难中奋起 ②有的人甘于沉沦 ③ 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④ 最终获得了成功 ⑤ 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A、②③⑤④① B、⑤②③①④ C、 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③①④
5. 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漫步,你的收获一定不少。现在,请你来参加“语文伴我成长”的综合实践活动,尽情地展示你的语文能力吧!(4分)
【语段一】鲁提辖又问道:“你怕甚么?在那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
(选自《水浒传》)
问题一:请结合原著,说说鲁提辖准备去做哪两件事。(要求:对每件事的概括不超过10个字)
① ②
【语段二】包莉姨妈吃惊地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笑出声来:“这该死小子,我怎么老是上他的当?他跟我玩这把戏也不是头一遭了,可我还是提防不住。……天哪!他的鬼把戏从来就不重样,谁能摸得清他的鬼主意呢?……我这个外甥啊,我那早死妹妹的儿呀,我怎么能狠得下心来抓他呢。”
(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问题二:请说说你从包莉姨妈的话中了解到汤姆有哪些性格特点。
在阅读方法交流活动中,小朵向同学们介绍了两位名人的阅读方法,请你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评价。(3分)
【莫言“耳朵”阅读法】作家莫言从小就喜欢听村里的老人讲故事,他还经常去听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民间戏曲,还仔细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诸如植物生长、动物名叫……
【毛泽东“四多”阅读法】伟人毛泽东读书主张“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多读指读书的面要广,重要的书要多读几遍;多写就是摘抄妙语佳句,圈点眉批,写读书笔记;多想即反复思考书本知识在生活中如何应用;多问就是有了问题就要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古诗词鉴赏: 夏日登鹤岩山①偶成(4分)唐·戴叔伦
天风送②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注释】①鹤岩山:别名书岩。位于金华城东曹宅镇境内。②送:另一版本作“吹”。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天风送我上层冈”中的“送”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2分)
2011年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天天练(三)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这房间有着微妙的宁静!我一直(yōu) 闲地坐着,望着地毯上金色的阳光,它们随着时间的流(shì) 而变幻。我的目光在一幅幅加框的版画、一排排我(zhōng) 爱的书(jí) 间漫游。
2.根据你对文意的理解,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3分)
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教育真谛。不会做人,何谈 ;不会学习,何谈 ;不会生活,何谈 ;不会生存,何谈 。每个人都有一支笔,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自己书写,每个人脚下的路都需要自己铺垫。
A.忠孝国家 B.与时俱进 C.人生价值 D.创造生活
古诗词名句默写(6分)
我爱春天,在清新的早晨感受“春眠不绝晓,处处闻啼鸟”(《春晓》)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炎炎烈日下体会“     ,     ”劳动的艰辛(《观刈麦》);我爱秋天,在风霜高洁,霜叶胜红花的原野,抒发“     ,     ”的与众不同的豪迈情怀(《秋词》);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塞外,领略“     ,     ”的惊喜与壮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 ( http: / / www. / showpage.asp id=76 ),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文学作品凝聚了人间真情,沉淀着生活哲理,表达着情感愿望。在静谧的夜晚,一首《星星变奏曲》,勾起了诗人朦胧的憧憬,表达诗人对 的向往与追求。一篇《孤独之旅》,让我们看到杜小康在生活艰辛、精神孤独的人生旅程中学会了 。傅雷在《傅雷家书》中借助书信鼓励和教诲孩子,体现了一位父亲的 的心情。鲁迅在《故乡》中描写“我”深冬的某一天回故乡,看到了沉寂、萧条的景象,衬托出“我” 的心情。
5.综合性学习(6分)
端午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某中学三(2)班举办“走进端午”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活动一:源流篇(2分)
很多人知道,端午节由屈原而起,除此之外,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还有很多其它说法,例如:
勾践操练水军。《事物记源》记载,每年五月五日,天气变暖,可以下水。越王勾践便在这一天开始操练水军,最终打败了吴国。
纪念孝女曹娥。《会稽典录》记载,某年五月五日,曹姓巫师失足落水。他14岁的女儿曹娥哀号江畔十七日,觅父尸不得,跳河自杀。
有一位同学对此很感兴趣,特意写了一个上联,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对出下联。
上联:屈原投江传佳话 下联:
(2)活动二:风俗篇(3分)
端午的风俗有很多,有一些被诗人留在诗歌里。请你阅读下面诗句,写出相应的端午风俗。
①渚闹渔歌响,风和解粽香。 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③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三:现状篇(2分)
现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节日。右图是百度数据研究中心就“端午节话题分布”的一个统计,请你说说它主要传达了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古诗赏析(4分) 湖 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2)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2011年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天天练(四)
1. 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lán ,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yì 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jué 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wǎn 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2.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中秋节的傍晚,我从湘湖越堤那边返回。_________ 啊,湘湖的夜晚,是如此迷人,让人流连忘返!
①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 ②船夫划动双桨,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 ③皓月当空,风平浪静。 ④我躺在游船的甲板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轻轻地摇晃着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③② 
3.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8分)古诗歌中常常运用设问或反问,引人思索,撩人遐思。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 ? ”问出了要不断吸取新知识的哲思;苏轼在《浣溪沙》中“ ? ”问出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身处逆境而不悲观的精神境界;辛弃疾在《南乡子》中“ ? , ”问出了自己对千古兴亡的感慨;夏完淳在《别云间》中“ , ”怆然问叹,吐露诗人在暮色中环顾四野,俯仰天地时的悲哀。
4.根据你的阅读体验 ( http: / / www. / showpage.asp id=76 ),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词语。(4分)  
阅读文学作品能让我们获得丰富的体验 ( http: / / www. / showpage.asp id=76 )。它能带我们进行神奇的想像之旅:夏洛蒂·勃朗特的__________ (填书名)表现了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填人名)的《格列佛游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抨击了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的危害:老舍的《骆驼祥子》记叙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 的故事,《名人传》,中让我们体会到了 。 
5. 阅读引领我们成长——根据提示完成综合性学习。(7分)
(1)看新闻,论阅读——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2分)
据调查,当今一个小学生一天的阅读量,包括文字、影像、广告等,大约在20万字左右,这已超出了15世纪一个成年人一年的阅读量。如此海量的信息摄入主要是以“微阅读”的方式进行着,这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正在盛行,它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人类在面对资讯爆炸下的自然选择。有人因此断言,“微阅读”时代正在到来。“微阅读”为何受追捧?我们熟知的传统阅读方式会否因此被颠覆?技术革新带来的生活方式变革,再一次提出了时代的追问。(摘自《人民网》)
(2)读名著,知情节——按提示完成下列填空。(3分)
“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这一对联描绘的是哪一部名著?( )
A、《水浒》 B、《西游记》 C、《名人传》 D、《格列佛游记》
我还知道这部作品中的 (填人物) (填情节)的故事。
(3)话家乡,说名人——根据你对家乡名人的了解,为下文续写一个句子。 (2分)
我的家乡是个名人辈出的地方,骆宾王为我们留下了《咏鹅》的名诗,施光南为我们创作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名曲, 。 
6. 古诗词鉴赏。(5分)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宜阳,县名,在今河南省西部,洛河中游,即唐代福昌县城。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座落在这里。 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
(1)这首诗描写出春景怎样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三、四两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天天练(五)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母语是我们的精神土rǎng ,是我们的文化命mài ,我们有责任hàn 卫母语的纯洁和优美,自觉抵制一切污染、亵dú 母语的不良倾向。
2. 下面文段中依次填入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__________________。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_____________。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一半轻松,一半明快,_____________。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宛如我的心情
3. 古诗文原句填空。(8分)
⑴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6)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⑵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⑶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⑷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7)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表达了诗人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4. 语文综合性学习。(5分)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文化产业发达,很受广大青少年欢迎的新时代的中国音乐“中国风”,就是从台湾发源并成型的,在华语乐坛影响深远。现录三首“中国风”歌曲的部分歌词:
⑴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周杰伦《东风破》)
⑵烽烟起寻爱似浪淘沙,遇见她如春水映梨花。挥剑断天涯相思轻放下,梦中我痴痴牵挂。(张杰《天下》)
⑶离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浓,当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心碎了才懂。(林俊杰《江南》)
材料二:我们正在忘却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全唐诗》收录诗作42863首,《全宋词》收录词作19900余首,李白有诗900余首,陆游有诗9000多首,这只是中国诗词曲赋的一点零头。然而直到中学毕业,我们会背的不过几十首而已,这如何让我们爱上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之海呢?不是说古典诗词应被广泛应用,但它从我们的视野里大幅度退出、消失,就是这个社会审美能力的丧失。一个从小就被“海日生残夜”、“小桥流水人家”、“醉里挑灯看剑”这样的情韵滋养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的心灵或许会映射出更多的人文色彩和人性光辉。 (选自《青年文摘》,有改动)
⑴品味“材料一”中的歌词,说说“中国风”的歌词有什么显著的特点?(2分)
⑵读了“材料一”、“材料二”后,你有怎样的感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课外文言文阅读(10分)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②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③。”夫人善于自见④,而文非一体⑤,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⑥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傅毅,字武仲。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1)自古而然( ) (2)而固小之( )(3)鲜能备善( ) (4)斯不自见之患也( )
(2)选出与“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不敢出一言以复 D.策之不以其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天天练(六)
专项训练
一、根据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准确地写出汉字。(4分)
1. 稚嫩的双手刻画成长的年(lún) ,时间的沙漏记录成熟的点滴。十六岁的天空涂抹绚丽的色彩,放飞(mí)
人的梦想;十六岁的天空缀满灵动的音(fú) ,敲出完美的旋律。仰望十六岁的天空,我们心中充满激情,十六岁在我们的挥洒下完美无(xiá) 。
2.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bó 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xié 的旋律,如fān ē 铃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3. 书籍与城市文明紧密相联,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力量。宁波历来尚文(chóng) 德,学风源远流长,(shuò)
学大儒辈出,是一座“书藏古今”的文化名城。宁波书城作为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和三江文化长(láng) 的标志性工程,为城市注入了文化的元素,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与古朴(yōu) 雅的天一阁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书香宁波”的亮丽风景。
4. 在风中,她的脸是那么yǒu 黑,她的手是那么粗cāo ,她的眼睛是那么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是那么挺bá ,那么坚定,仿佛在憧jǐng ,又仿佛在等候。
二、古诗文名句填空。
5. 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的“ ,随风直到夜郎西”表现了浓郁深沉的思念之情,杜甫的“田园寥落干戈后, ” 表达了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陶渊明的“ ,悠然见南山”传达了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孟子的“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诠释了廉洁高尚的气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6. ⑴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⑵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⑶山水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国都沦陷时,杜甫借花鸟抒悲痛之情:“ ,
”(《春望》);弃官离职之时,龚自珍借落花表达豁达进取的人生态度:“ ,
”(《己亥杂诗》)。
⑷“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请你写出体现游子怀恋故土、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名句(连续两句):“ , ”。
⑸诗言志。我国古代有许多寄予伟大理想抱负、抒发建功立业的诗词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
三、古诗词鉴赏
白梅(王冕) (4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7. 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第一联。(2分)
8.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春日 (秦观)(5分)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10. 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手法?分别说明它们的表达效果。
菊 花 唐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的一、二句中的两个“绕”字意思相同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历来被人们所喜爱。请作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