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俗世奇人 泥人张 好嘴杨巴

文档属性

名称 20 ﹡俗世奇人 泥人张 好嘴杨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29 21:5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语文课件人教新课标
八年级下
20 ﹡俗世奇人 泥人张 好嘴杨巴1. 学习巧妙的情节安排,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品味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小人物的大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冯骥才,当代作家。原籍浙江
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
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曾任天津
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
员、《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
家》杂志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
《神灯前传》《义和拳》(与李定
兴合写),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
路》,短篇小说《雕花烟斗》等。 ?  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余闻者甚多,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俗世奇人》序)打怵( ) 硌牙( ) 秫面( )
模子( ) 敦厚( ) 撂倒( )一、读一读chùɡèshú mú dūnliào 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 知识浅陋,见闻不广。 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含贬义)。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为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原指卖艺的人遇到合适的演出场地,就开场表演,后来指遇到机会,偶然玩玩,凑凑热闹。 二、记一记: 逢场作戏:
八面玲珑:
看风使舵:
孤陋寡闻:
左右逢源:学习《泥人张》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泥人张“奇”在何处。2.复述“泥人张”的故事。 随意拿块泥就能捏得栩栩如生,面对羞辱镇定自若,以独特的方式还击对手。1.本文的高潮在哪里?在泥人张贱卖“海张五”处。写出泥人张用“机智”斗败海张五。  2.泥人张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技术上,泥人张是个技术超凡绝伦的人;在性格上,他是个镇定自若,机智,智高一筹的人。学习《好嘴杨巴》1.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2.杨巴的好嘴具体体现在哪句话上? 杨七杨巴送茶汤——李鸿章误把压碎的芝麻当成脏物
——好嘴杨巴以李鸿章不爱吃压碎的芝麻巧妙化解——获得李鸿章的重赏——杨巴威名大震 “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爱吃压碎的芝麻粒,惹恼了大人。大人不记小人过,饶了小人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这句话既化解了本人和官员的危机,又给李鸿章留足面子,看出杨巴的机敏,圆滑,精于世故。1.你怎样看待杨巴的这张“好嘴”? 这些小人物在封建时代的社会地位较为低下,在谋生过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轻视、排斥、剥削和挤压,是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之后的人格扭曲,是面对生存困境时的顺时应变,是以牺牲自己的人格为代价的。2.品析语句
(1)这一来,叫在场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茶汤不爱吃,反倒奖巨银,为嘛?傻啦?
通过在场人们的迷惑,从侧面写出了杨巴的聪明机智,体现杨巴智高一筹。
(2)自此,杨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杨家茶汤”也被人们改称做“杨巴茶汤”了。杨七反倒渐渐埋没,无人知晓。杨巴对此毫不内疚,因为自己成名靠的是一张好嘴,李中堂并没有喝茶汤呀!
结尾提升主题,好嘴之好,好到中堂未吃,却茶汤更名,杨巴威名大震,可谓嘴建奇功,嘴出奇人。还用了杨七的埋没反衬出杨巴的名气。“俗世奇人”名副其实,流传后世。 天津市正在准备为泥人张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请为泥人张写一份推荐词。要求:抓住泥人张人物特点。 示例:
泥人张不仅捏出了一个个生动的泥人,更捏出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精髓;他的工作不仅放大了自身的价值,更放大了中国的民间艺术价值。 文化里有民族基因,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冯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