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黑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3 16:0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黑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漫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来针砭时弊,下图漫画反映了( )
A.《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B.古代罗马奴隶制度的实质
C.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D.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实质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各小组选出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所选专题的相关资料,有一组的解说员展示的材料如下方框所示,请你判断其所选的专题是( )
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巴比伦 D.古代希腊
3.如图中的古老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它曾记载了哪一文明古国的历史(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中国
4.如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5.远古的早期,人类经常处于饥饿状态,后来原始农业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局面,原始农业兴起的标志之一是人类( )
A.开始学会用火 B.开始学会制造工具
C.开始学会捕猎 D.开始学会种植和饲养家畜
6.公元前2世纪,在罗马征服希腊后,罗马官兵从希腊挑选并带回来的大批人质里面,包含有贵族、伦理学家、政治理论家、历史学家、诗人等,此外还有大量的奴隶、杂技演员,甚至还有厨师。这种现象会导致( )
A.希腊文化在罗马扩散 B.希腊民主遭受致命摧残
C.罗马的法治得到完善 D.罗马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7.请为以下三幅图片选一个正确的主题( )
A.亚非的文明 B.欧亚的文明 C.封建的西欧 D.封建的亚洲
8.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改造印度人创制的从1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9.“大和的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此则材料反映的是“大化改新”的( )
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影响
10.它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8世纪中期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该帝国是(  )
A.阿拉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1.亚历山大东征时,在东方建立了多座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化城市,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今亚历山大城)就是当时建立的世界名城,城内商业繁荣,学术氛围浓厚。由此可见(  )
A.亚历山大东征给埃及人民带来的只有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B.战争和征服客观上也可以成为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C.亚历山大里亚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
D.经济发展促使战争的出现,战争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
12.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
A.农耕和畜牧经济的发展 B.各大文明早期都是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13.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娱乐日为66天;2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23天;4世纪时,节庆娱乐日有175天。在节日里,奴隶为大家斗兽、角斗、演戏等,而费用都由国家开支。据此可知( )
A.罗马公民能歌善舞 B.罗马经济繁荣,罗马人重视享乐
C.奴隶喜欢现实生活 D.罗马人的天性好斗贪玩
14.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何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D.经济贸易活动取代殖民战争
15.《马可·波罗行纪》中对日本的描写:“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切窗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这一描写( )
A.真实可信、影响巨大 B.真实可信、但影响有限
C.毫无根据、亦无影响 D.脱离实际、但影响较大
16.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殖民扩张在客观上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17.15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充满饥渴”的欧洲。这使欧洲人走上发现新世界之路。这种“饥渴”产生的根源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道
C.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D.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基督教
18.有人说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有挥之不去的个人风格;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让你忘了拉斐尔,好像就是圣母真的显灵了。由此可知( )
A.拉斐尔的圣母画更加逼真 B.圣母题材的作品备受育睐
C.人文主义得到充分的体现 D.意大利文艺复兴达到顶峰
19.启蒙运动发展最好的国家是( )
A.古罗马 B.古希腊 C.法国 D.英国
20.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17——18世纪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老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温和中包含看刚健,渐进中累积看大步。”他评价的是( )
A.法国共和政体 B.英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民主共和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
21.宗教改革首先发生在德意志的原因主要是( )
A.教廷对德意志的深入控制 B.德文版《圣经》的广泛传播
C.德意志王室权力的不断加强 D.教皇开除马丁·路德的教籍
22.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包括( )
A.蒸汽锤、铁路设备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23.18世纪80年代初,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只有两家棉纺厂。进入19世纪后发展迅速,1802年有52家,1809年有64家,1830年有99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电力广泛应用 B.蒸汽动力推广
C.铁路时代到来 D.新航路的开辟
24.“《共产党宣言》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总结出人类发展的规律,并展望未来——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关系终将逐步发展为消除剥削、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
C.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D.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5.以下关于巴黎公社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尝试 B.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26.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期
2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这一体系被称为( )
A.德意日轴心国集团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暴露
B.19世纪工人运动的发生与广大工人的觉醒
C.空想社会主义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29.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是( )
A.《四月提纲》 B.《国家与革命》 C.《伟大的创举》 D.《论粮食税》
30.苏联历史学家克洛夫斯基在1922年回忆说:“当时我们觉得,既然在战场上我们干得这样好,那么在国民教育和经济建设中同样可以取得成功,我们当时被速度陶醉了,认为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共产主义。”材料描述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31题20分,32题10分,33题10分,共计40分)
31.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交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1)图中②处文明古国曾产生过什么文明成就?(2分)丝绸之路传到中国来的佛教,产生于图中处。(2分)
材料二 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马克思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材料三 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漫漫的沙漠,长长的驼队和悠悠的驼铃,常伴于他们的路途中。那些穿梭于欧亚大陆的人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3)材料中的“使者”指谁?(2分)除了此项贡献外,他们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试举一例。(2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文明交流与传播的认识。(6分)
32.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攒、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2分 )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2分 )
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4分 )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2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工业文明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据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这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的特点?(4分 )
并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市场核心的主要原因。(2分 )
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4分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B A C D A C B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B D B B D C A C C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A A B A D C B A A A
非选择题:40分
31.(1)《汉谟拉比法典》 (2分) ③(2分)
(2)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地区。(6分)
(3)阿拉伯人;(2分)传播阿拉伯数字等。(2分)
(4)文明的交流形式有暴力冲撞和和平交往两种方式;文明的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进步等(6分)
32.(14分)
(1)特点:以人文关怀为主题。(2分)
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2分)
(2)主张:信仰得救;人人可以阅读《圣经》;人人可以与上帝对话。(4分)
办法:三权分立。(2分)
33.(12分 )
(1)特点:实现工业化;工业占主导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市场的核心。(4分)
主要原因: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疯狂对外殖民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2分)
(2)影响:洲际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形成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新格局;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促进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