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章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3 15:3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课 题 液体的压强 教学时间
教 学 目 标 目标表述 通过实验体会液体内部及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提高合作能力. 学会探究未知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
制定依据 教材分析 在体会液体能产生压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形成对液体压强的理性认识,是本课的学习目标.围绕目标,教材安排了两个学习活动.活动1《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通过自主实验,学生获得了对液体压强视觉和触觉的感性认识,活动中如何使实验简单方便、现象明显是教师发挥主导的关键.活动2《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活动1研究的深入,指导学生经历一次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不仅要获得探究结果,重在指导学生体验过程,在活动中提高科学素养、学习科学方法,所以,保证探究活动的有序进行是教师要做的基本工作,也是重要工作.
学情分析 学生有什么 知道压强、了解影响固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能估算固体压强的大小
学生缺什么 表现液体压强的学具、对压强计的了解和使用、对液体压强进一步探索的方法
重点、难点表述 重点: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形成对液体压强的认识
课前准备 (两人一实验小组) 自备物品:500mL废透明饮料瓶1只,剪去上部,用直径4cm的薄钢管烧烫扎孔,底部一孔、侧壁一孔;柱形气球1只,剪去口部;2.5L废透明饮料瓶2只,剪去上部,做成25cm高的容器,一只盛水,一只盛盐水,贴上标签 提供器材:压强计
教学过程设计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1.体验液体压强的存在 一、导入 盛水容器会对实验台产生压强,容器里的水,会对容器产生压强吗?如果有,你能证实它的存在吗? 二、方法引导 用“小板凳”对沙面作用,观察沙面的形变,能体会压强的存在.能否用同样的方法,证实液体压强的存在呢? 三、学具制作帮助 1.要求:用自备材料制作. 2.方法提示: 水湿润气球膜内壁,能减小摩擦,使制作顺利. 四、观察要求 1.注意气球膜形变的方向. 2.注意气球膜形变的程度. 3.手指触压气球膜形变部分,感觉水对手指的作用. 五、指导形成结论 板书: 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一、因疑生趣 提出猜想,产生实验动机 二、选择方法验证猜想 1.评议各小组的做法 2.推荐方案:用气球膜套住打孔的塑料瓶,向瓶内注水,观察气球膜可知能否产生压强. 三、自制学具 1.做法:一同学持打了孔的塑料瓶,另一同学张开剪去口部的气球膜,从底部套上去,把气球膜理顺即成. 2.大组合作完成制作. 四、实验并交流观察情况 在自制学具中慢慢倒入水,观察气球膜的形变情况. 现象1.底部气球膜向下凸出,侧壁气球膜向外凸出. 现象2.手指触压气球膜会感到水对手指有外压的感觉. 五、分析现象,得到结论 1.认识:水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能产生压强. 2.结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能产生压强. 烧烫扎孔由老师课前做好,保证安全. 柱形气球膜套上去,松紧适宜,不会漏水,又易发生形变.
一、提出新疑问 容器底部上面有水,侧壁旁边有水,水能对底部和侧壁产生压强.水中某位置,那儿会有压强吗? 二、指导形成统一认识 板书:液体内部有压强 三、进一步提问,引出压强计 液体内部有压强,液体的压强有何特点呢?借助压强计能进一步研究液体的压强. 四、指导使用压强计 转动旋钮,测不同方向的压强. 借助刻度板,能记录 U型管两边液体高度差. 3.压强计不能表现具体压强值. 对问题提出猜想 二、实验验证猜想 方法:将制作的学具按入盛水容器中,观察气球膜,可知有没有压强. 现象:底部气球膜向上凸,侧壁气球膜向里凸. 结论:水中不同位置,都有压强. 三、认识并会使用压强计 观察压强计构造. 了解压强作用. 试一试如何使用压强计. (1)手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体验对压强的反应. (2)将金属盒按入盛水容器中,观察 U型管两边液体高度差,会记录数据. 气球膜不透明,从旁边不好观察,应从口部往下观察. 自制学具不能满足研究需要,引出压强计.
2.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一、现象引出新问题 上面实验中气球膜的形变程度有没有引起你的注意?对此,你能提出什么疑问? 二、明确研究内容 板书: 影响液体压强的大小的因素 三、指导设计方案 1.控制变量法应用指导 2.有序实验步骤的安排 3.质量与深度关系的说明: 液体质量多少,不能决定深度,还要看容器的形状. 四、观察指导学生实验 1.发现故障,帮助排查 2.出现错误,指导纠正 3.好的做法,积极推广 四、引导分析、得出结论 1.同组数据,纵横的比较. 2.不同组数据,对应量的比较. 3.结论 板书: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相同深度,密度越大的液体,压强越大. 五.提出整理器材要求 一、学生提出问题 1.气球膜的形变程度表现水的压强大小吗? 2.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水的压强大小? …… 二、对问题作出猜想 深度、密度、方向、质量……可能会影响液体压强的大小 三、设计实验方案 1.将压强计金属盒浸入水中不同深度,观察并记录U型管两边液体高度差. 2.将压强计金属盒浸入盐水中与水对应的不同深度,观察并记录U型管两边液体高度差. 四、实验操作 1.在水中5cm深度,改变橡皮膜方向,观察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并记录数据. 2.在水中10cm深度,改变橡皮膜方向,观察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并记录数据. 3.在盐水中5cm深度,改变橡皮膜方向,观察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并记录数据. 4.在盐水中10cm深度,改变橡皮膜方向,观察压强计液面高度差,并记录数据. 操作要求: 协作分工,细心观察, 及时记录,相互交流 四、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同组数据,纵向比较可知: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横向比较可知:相同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不同组数据,纵向比较可知: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横向比较可知:结论适用于不同液体. 五、整理好实验器材 5cm 、10cm是指导性深度,不作指定深度要求. 重视学生不正常数据,分析其实验原因. 收齐数据分析,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知识 应用 指导练习WWW 学生解题 由时间确定选题数量
总结 反馈 总结本课内容 交流学习收获和疑惑 为课后辅导提供信息
布置 作业 完成WWW未落实的作业
教学反思:
1. 探究活动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不容易:
(1)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操作上之后,教师的提示性语言、演示性操作,不能引起学生普遍注意,而集体暂停操作的做法,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会打消学生探究的兴趣;所以,活动之前要充分考量,做齐各项准备工作.
(2)较为完整的探究活动,需要各种能力的整合,但参差不齐的能力现状,给探究活动带来不少变数,面对多种变数指导就较为困难;所以,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优劣搭配,由学生合作,尽可能化解出现的矛盾.
(3)活动环节多时间长,各组进程可能不一致,也会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对学生不要提过高、过全、一致的要求,课内做不好的,就课外补做好.不能因课内做不好,就没有探究的机会了.
2.改变部分实验设计的理由:
(1)变专业器材为自制学具,教材(图10-9(a))器材看上去简单,但农村学校难找到二三十只所需的玻璃管,再说学生蒙橡皮膜不是易事,松紧难把握,线系高了影响观察,低了容易脱落,不如自备材料自制器材简单方便.
(2)充分用好自制学具做好替代实验,教材(图10-9(b))实验,课外实施效果不错,但课堂上完成会遇到些问题,将水从袋子倒入盛水容器中,容易外溢,引起课堂混乱,不如直接手指触压自制器材的气球膜方便,也获得同样的感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