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0课《好的故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3 21: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好的故事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中“综、锦、萍”等12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理解课文,找出体现故事“美丽、幽雅、有趣”的句子读读。
3.朗读课文,对于难懂的词语,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4.学习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执着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教学难点
通过文本体味文中描述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课文中“综、锦、萍”等12个生字和新出现的词语。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整体感知“好的故事”。
课前预习:
1.抄词。2.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关注课文的预习部分,理解要求:遇到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跳过去。
2.第一次读的时候,哪些词是跳过去的?
(预设)
膝髁:骨头上的突起,多长在骨头的两端,也指大腿骨或膝盖骨。
伽蓝:佛寺。
皱蹙:蹙:收缩。皱着眉头,眯眼睛。形容不满的神态。
瘦削(xuē):形容身体或脸很瘦。
虹霓:彩虹的一种。
3.这些词语属于现代文学初创时期的词语。你知道现代文学初创时期是什么时候?
提示:借助课文去思考。(1925年),距今大约100年。
出示词语齐读。古今对照字形,发现规律。
猜一猜朦胧为什么换成“目”字旁?表示眼睛半开半闭着。睡态。
为什么作者不把过去的词语换成现在的词语?
(具有年代感,对作品的尊重)
二、作者简介
本文的作者是鲁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好的故事》选自《野草》(《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听朗读音频,找出文中写现实景象和梦中景象的内容,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预设:第三段独句成段,写道“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可见文章从这一段开始主要写“好的故事”。
第十段写道“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由此可以读出,“我”此时骤然惊醒,从梦境中醒来,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Ppt显示:
(1—3)在昏暗的夜,朦胧中,“我”看到一个好的故事。
(4—11)具体描述了这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
(12)“我”从梦中回到现实,‘我’总记得这一篇好的故事。
2.请大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眼前这个好的故事。
(明确)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理解“错综”。
出示以上段落,指名读。落实联系上下文的具体方法:抓关键词(交错、织)
6.这些都写的一种事物,你觉得写的什么?
7.出示云锦资料,看图片和资料,说说云锦给你的印象。(鲜艳、色彩斑斓等)
补充材料: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被誉为“锦中之冠”,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配以图片)
总结:故事也是如此,这故事纷至沓来、繁华灿烂、错综复杂。(比喻)
四、文本研读。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指名读:
好的故事是一个梦境,故事的美丽、优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
理解题意,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
2.默读课文,画一画,你从哪儿看出好的故事真是一个梦境?(递粉笔)
第2、3段:闭上眼睛还能看到,显然是在梦里。说说关键词是哪个“朦胧”。
第9段:梦境留下的回忆。
有没有人直接在好的故事中找到依据的?(4自然段)人和事交织在一起,光怪陆离,只能是在梦中发生。
小结:好的故事就是一个梦境。
(设计意图:理解内容的方法简单而高效。抓关键句理解内容,走进文本印证内容。)
3.鲁迅先生用了那三个词语形容梦境?指名说,圈出来。(美丽、优雅、有趣)
前半部分静态景物:就像是电影镜头略过水乡的各个小景,具有强烈的画面感,清晰、画面丰富。
后半部分:倒影在河水中的影像。解散”“摇动”“扩大”“融和”“退缩”等动词写出了这些水中倒影景物的变化丰富,让人感到惝恍、迷离,同时也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作者还用“夏云头”来比喻倒影的边缘,它们参差不齐,带着明亮的日光。这里用“镶”这个字表现出明亮的日光围在倒影边缘的样子,把这种奇幻的景色写得非常形象。不仅如此,由于光影的变化,在倒影的边缘上还发出水银色焰,使得倒影的整体色调变得更加明亮和闪耀。
4.前面的梦是广角镜,现在的梦聚焦了。出示句子。
(1)聚焦到大红花、斑红花、红锦带等词语,说说这红色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鲜艳、夺目、透出希望)
红锦带:作者把视线聚焦在大红花上,一朵朵大红花在水中的倒影被拉长了,变成了跳跃奔放的红色缎带。而且还似乎能听到如浪花跳跃,碰撞般的声音。此时,梦境中不仅有动态的色彩,还有丰富的声响。
(2)顶针手法。富有水乡特征的事物在水中的幻影,一个接着一个,互相融合,随着水的浮动而起伏变幻着。最后又退缩了。
5.与第五段作者所描绘的记忆中的景象相比,第七段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有什么特点呢?
第七段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显得更加梦幻、迷离。
6.出示资料,体会作者情感。--冯雪锋 论野草、李何林--课后资料 p96
说说读了资料,你大致知道了什么信息?
小结:鲁迅先生之所以写这个故事,是因为这是他的“希望”
结合时代背景:
梦境往往与作者所处的环境有关。这个故事写于1925年,1925年的鲁迅,在干什么?
作于1925年,当时全国大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着一系列的革命运动。在封建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平,更是一片黑暗。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鲁迅蔑视黑暗,憧憬光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精神鼓舞着他,虽说中国当时是黑暗的,但他坚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好的故事》就作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7.再次默读课文,画一画哪些地方暗示了当时环境的黑暗。词语背后暗示了什么?(昏暗、碎散)
第10段修辞注意分析:比喻,这个梦境从整篇变成片片,再化为几点碎影,最后连一丝碎影也都不见了。作者将梦境消失的过程写得详细而形象,也同样表现了对梦境消失的不舍、惋惜和失落之情。
怎样理解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提到“昏沉的夜”? 夜晚+中国的黑暗社会
“昏沉的夜”是现实中作者所处的环境。环境的昏暗反映出作者心境的低沉和孤寂,这是与“好的故事”截然相反的,而源于现实生活的压抑与梦境美景带来的宽慰交织在一起,让作者既陷于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之中,又在矛盾之中更进一步地激发了他对好的故事,美丽的事物,以及美好的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五、读写结合,领悟情感
1.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梦境呢?
出示句子,齐读、引读:这样的梦境,那有什么烦恼、怅惘所言呢?
2.出示资料,“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
六、小结全文,升华主题
这就是鲁迅1925年写下的梦,这就是鲁迅先生1925年的希望。这就是先生的希望,也是中国人的希望。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好的故事。鲁迅先生把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信念可以编织在梦里,再从梦中又回到现实里继续战斗,这真是一种执着的追求,也足以证明鲁迅先生对故乡的深厚情结和对“昏沉的夜”的憎恶。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课后探究第五题。
2.钉钉上传朗读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