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唐诗三首》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3 21:39:1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唐诗三首》教学设计(3课时)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品味诗歌写法、语言等方面的精彩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读到这些诗句,我们就会想到伟大的诗人杜甫,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感受其中涌动的家国情怀。
设计说明:从学生已学的杜诗入手,引入新课学习。
初读诗歌,了解诗人、写作背景。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读出节奏。
明确: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五字一句, “二三”节奏。
2. 了解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巨变,因而被誉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圣”。代表作有《望岳》《登高》以及“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歌《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
3. 了解写作背景
设计说明: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诗歌体裁、诗人与写作背景,为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
品读诗歌,感受诗情
朗读诗歌,边读边圈画,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关键信息。
预设:
时间:暮——夜——夜——天明
地点:石壕村
人物:吏、老妇、老翁、作者(旁观者)
起因:有吏夜捉人
经过: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老妇前致词
结果: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本诗有四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内容。
明确:第一段 诗人傍晚投宿石壕村,遇到差役捉人。
第二到三段 老妇的致词。
第四段 交代事件的结局和作者感受。
诗中老妇致词的内容是全诗的核心。
再读诗歌,说说诗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妇的境遇?
明确:苦——“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何”强调差役怒的程度和老妇一家人苦的程度。一怒一苦形成强烈的对照,突出差役蛮横的气势,也为下文老妇的致词渲染了悲苦的气氛。
朗读老妇的致词的内容,注意韵脚的变化,思考老妇的“苦”体现在哪些方面?
预设:
死 矣 押i韵
孙 裙 押un韵
归 炊 押ui韵
音韵的变化往往意味着行文思路的变化,所以老妇的致词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老妇诉说自己的儿子应征、驻守邺城,其中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第二层老妇诉说家中的现状。第三层老妇自请应役河阳。老妇的“苦”体现在三方面。
丧子之苦——“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已经应征防守邺城,家里已经没有男丁了。“新”表明自己的两个儿子最近战死沙场。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意思是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的完结了一生,老妇希望得到差役的同情,不要再逼迫这个不幸的家庭了,这是第一个“不幸”。
困窘之苦——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惟”是只,表明家里没有能应役的人了,家里只有一个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可是没有完整的衣服不能出来走动。老妇人的这番答语既表明家里只有老弱妇孺,又表现家境极度贫困,这是第二个“不幸”。
应征之苦——“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万般无奈之下,为了保全家中仅有的三个人,气力衰弱的老妇主动请求应役河阳,牺牲自己,保全家人,这是第三个“不幸”。
全诗大多数语句都是老妇哭诉其“苦”,她为何如此致词?(明确致词意思:对差役说
话)联系“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把“吏呼”的内容补充出来。
预设:
吏:汝家有男丁否?
老妇: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吏:还有其他人否?
老妇:室中更无人。
吏:其真无人耶?
老妇:惟有乳下孙。
吏:孙母现何在?
老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吏:汝家必征一人!
老妇:老妇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一人模仿差役语气,一人模仿老妇语气,分角色朗读。
小结:研读老妇致词的三层含义,根据前后语境推断了差役咄咄逼人的问话,感受老妇悲苦情感不断加深的过程。致词并非是老妇人一气呵成的,诗人直接写出妇啼之苦,含蓄写出吏呼之怒,这种方法叫“藏问于答”。
除此之外,这首词还写了什么?
明确:
第1段——诗人傍晚投宿在石壕村的老妇家里,亲眼目睹了差役捉人,老翁翻墙躲避,老妇开门周旋,为什么差役要“夜捉人”呢?诗人为什么不用征兵、招兵这样的词语?
诗人用词非常精准传神,一个“夜”字含义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老百姓白天躲藏不易捉到,差役改成夜晚捉人;第二差役捉人的手段粗暴,在百姓已经入睡的黑夜突然袭击,人民深受捉丁之苦,昼夜不安,从“老翁逾墙走”一句可知诗人不用征兵、招兵这样的词语表明他对官府这一蛮横行为的批判揭露之意。
第4——诗歌的结尾,前两句是诗歌的所闻,它的意思是夜深人静说话声已经消失了,诗人听到了低微断续的哭声,这是谁的哭声,是老妇媳妇的哭声,老妇应役河阳,更加深了这个家庭的不幸。后两句写诗人的所感,躲藏的老翁已经回来,诗人只能和老翁告别,暗指老妇已被捉走,含蓄流露出诗人对老妇一家的悲悯之情。
小结:整首诗歌中,诗人作为一个旁观者,依靠“听”“闻”了解事件。老妇一家的苦难命运激起作者深切同情。一方面,作者支持唐王朝进行这场平叛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所以她赞扬老妇主动应役的牺牲精神。另一方面,牺牲的具体方式是战争所迫,差役所胁,这又是让诗人难以接受,甚至想要控诉的。因此诗人内心的情感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他没有办法为老妇一家解决问题,所以只能成为一个近距离的旁观者。
设计说明:围绕“苦”字划分诗歌内容,分析老妇形象和作者情感。通过补白和对话朗诵,体会诗歌“藏问于答”的精巧构思,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联系诗人旁观者的视角,了解诗人内心复杂矛盾的感情。
课堂小结
1. 这首诗,诗人想表达什么?
明确: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诗虽仅有120个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讲述了石壕差役捉人、老妇致词、被迫应役河阳的事情。诗人写老妇的致词层层深入,讲述了老妇一家的三个不幸,也表现老妇悲苦的情感不断加深的过程,诗人通过藏问于答的形式,含蓄写出吏呼之怒,直接写出妇啼之苦,两者反差强烈,差役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
诗人通过这首诗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反映了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设计说明:从内容、情感、语言、写法等角度进行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1. 熟读并背诵诗歌
2. 完成练习部分p69 1、3题
第二课时
背景导入
唐肃宗上元二年秋天,杜甫弃官来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修建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但是在上元二年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茅屋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这首诗。
设计说明: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初读诗歌,体会诗体
1. 请一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读出节奏。
明确:古体诗(歌行体),以七言为主,多用“二二一二”的节奏。
设计说明:体会诗歌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
品读诗歌,感受诗情
题目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诗人为什么要歌诗一首呢?首先思考诗歌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
明确:共4段。第一段写秋风破屋,诗人无能为力。第二段主要写了南村群童盗茅草一事。第三段写了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境。最后一段淋漓尽致的流露出诗人饱览民间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朗读第1 段,关注这首叙事诗中的关键因素“秋风”,说说诗人笔下的秋风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此刻有怎样的感受?
预设:
前两句主要写了八月秋风威力很强,卷走了屋上的多层茅草。
“怒”用拟人的修辞,和“卷“字共同写出秋风强劲;“号”从听觉写出秋风咆哮,威力迅猛,引出下文屋上多层茅草随风而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系列动词使用,传神写出茅草随秋风,有的挂在高林的树梢上,有的沉到池塘水中。
情感:诗人的视线跟随茅草移动,心弦被拨动,面对劲风强势,只能任凭茅屋被破,却无能为力。
在怒号的秋风中,茅屋又有怎样的经历,“破“成了什么样呢?作者此时的感受如何?
预设:
屋外:
第二段写南村的孩童们欺负我年迈、体力衰弱, “公然抱茅”照应“欺”字,写出孩子当着诗人的面直接抱走茅草,“唇焦口燥”的情态和“呼”的动作写出诗人对孩童行为的愤怒,但诗人因为老无力,只能任其所为,独自叹息,却无力阻止。
情感:总之,诗人在愤怒、焦灼之后,情绪转为沉静,独自叹息。
屋内:
第三段写了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境。前两句写不一会儿大风过后,黑云涌动,天色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一场大雨势必来袭,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用饱蘸浓墨的笔触渲染出暗淡的氛围,烘托诗人哀愁忧郁的心境。
追问:诗人为何哀愁忧郁?
生活极度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意思是被子已经使用多年,冰冷似铁,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早已蹬破。写出诗人极度贫困的生活,就连现在居住的草堂也是在亲友的帮助下建成的。
生活环境恶劣:茅屋没有充足茅草覆盖的前提下,屋漏又逢连夜雨,导致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满屋尽是雨水,没有一处干爽的地方,屋外的雨水仍旧像下垂的麻线一般,密集的落着,没有停歇。这样的夜晚诗人则能入眠。
忧国忧民: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丧乱指安史之乱,这漫漫长夜如何挨到天亮,诗人不禁陷入沉思。由眼前的处境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因战乱而残破不堪的国家,他怎能不泪沾衣襟呢?
成都的这间茅屋,是诗人多年飘泊后难得的安定之所。一朝被秋风无情吹破,茅草还
被群童抱走,如果你是诗人,遭遇这样的情形,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和愿望?请大家从最后一段中找出表达诗人愿望的句子。
预设:第四段诗人一改前文的叙述,从沉思中振作起来,进行了抒情、议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怎么能够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庇护天下贫寒的士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怎样能使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的像山一样。这是诗人的期望与理想。
结尾由七言转为二言,呜呼引发抒情、议论,由己及人,又转为九言,他甘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宁可独守茅屋,受冻而死来换取理想的视线,牺牲自己在所不惜。
最后一段淋漓尽致的流露出诗人饱览民间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小结:在这样一个充满愤怒与无奈、凄凉与哀伤的长夜,诗人却能超越自我,从一般人对不幸的感受中超脱出来,推己及人,由个人司机社会,由自己一屋之破,念及天下寒士的苦难,并表达了愿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作为条件,为天下寒士换来广厦千万间的强烈愿望,这是何等博大的胸襟。
设计说明: 通过体味秋风,还原破屋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并通过一般人与诗圣在境界上的差异,体会诗人的伟大情怀。
课堂小结
1. 这首诗作者想表达什么?
明确:诗人由前三段的叙事转入第四段的抒情、议论,发出由衷的呐喊,诗人采用七言杂以二言、九言的句式表现情感的变化。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还有一个特点,用多次换韵表现情感的变化。第一段ao韵,第二段力、西i韵,第三段e韵,第四段an韵和u韵。五次换韵体现诗人情感起伏变化的过程,从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可奈何到南村孩童公然抱走茅草的愤怒、叹息,从生活困苦,国有战乱的哀愁忧郁,再到一扫愁苦忧郁的振作昂扬
这是一首叙事诗,诗人主要写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和所思,先写个人的处境经历和感受,然后由己及人,引发思考,想到天下寒士和战乱中的国家,借助多次换韵呈现诗人的情感起伏变化过程。最后由叙事转入抒情、议论,表达了诗人愿牺牲个人换取天下士人欢颜的博大胸怀与真切的爱国之情。
设计说明: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诗歌对比
内容:这两首诗都表现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写作手法:《石壕吏》偏向客观的叙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引发思考,结尾处借助抒情、议论升华主题。
作业布置
1. 熟读并背诵诗歌
2. 完成练习部分p69 2、4题
第三课时
背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研读诗歌,我们感受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天走近白居易的乐府诗《卖炭翁》,继续研读诗歌,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
设计说明:复习导入,了解诗歌体裁。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1. 请一生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停顿、读出节奏。
明确:
2. 了解写作背景
本来皇宫所需的物品是由官吏采买的,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是有数十百人分布在长安东西两市,即热闹街坊,以低价强购,甚至不给分文,白居易写卖炭翁一诗就是为了揭露这样的社会现实。
3. 了解诗人
明确: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继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歌《钱塘湖春行》。
设计说明:扫清字词读音障碍,了解写作背景,为品读诗歌做准备。
品读诗歌,感受民苦
再次朗读诗歌,思考诗歌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诗歌主要讲了卖炭翁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终横遭掠夺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个故事揭露社会现实。
研读第一段,第一段共7句话,主要写卖炭翁悲苦的生活。思考:卖炭翁悲苦的生活表现在哪里?
预设:
卖炭翁悲苦的生活首先表现在烧炭之艰辛,1.2两句体现诗人对卖炭翁虽然年迈但仍要从事艰辛劳动的同情。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中”点出劳动场所,在这样的环境里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老翁的心血,凝聚着生存的希望。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两鬓苍苍”写其年迈苍老,“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通过写面庞和食指的颜色进一步写出劳动之艰辛、烧炭之不易。
卖炭翁悲苦的生活表现在缺衣少食,贫困不堪。3-5句体现了诗人对卖炭翁生活处境无比艰难的同情。
“卖碳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诗人没有自己出面向读者介绍卖炭翁家庭经济状况,而是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写出这来之不易的千斤碳是老翁赖以生存的全部依托,老翁卖炭所得到的钱只是为了换取最基本的温饱而已,可见当时社会已把像卖炭翁这样的底层劳动者剥削到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的境地,这两句为后文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卖炭翁现在穿着怎样的衣服?“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让人值得同情的是老翁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他却担心碳价低廉,让天气再寒冷些,这是对老翁心理矛盾的刻画,这种矛盾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卖炭翁艰难的生活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
卖炭翁悲苦的生活表现在运碳的艰难。6、7句表现作者对卖炭翁运碳途中艰难疲惫的同情。
6-7写老翁驾牛车运碳到长安城里卖碳的经过。“夜来”“晓驾”“日已高”诗人用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寥寥数笔勾勒出老翁运碳的漫长过程。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诗人有意把卖炭翁放在雪后这样一个极其寒冷的,天气状况下,表明天气已如他所愿,他满怀希望自己的碳卖个好价钱,他顾不得路不好走,牛已疲惫,
“泥中歇”更写出老翁筋疲力竭的情态,老翁实在太疲惫了,已没有力气给自己选择最佳的地点安身卖碳。
小结:第一段主要叙述了卖炭翁烧炭之不易,缺衣少食,运碳之艰辛,着力刻画卖炭翁形象,写出了老翁悲苦的生活。
研读第二段,卖炭翁的悲苦生活还表现在哪里?
预设:
第二段共5句,写出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诗人着重刻画宫使的形象。
卖炭翁悲苦的生活表现在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宫使无情地掠夺。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刻画宫使的肖像和动作,翩翩是轻快的样子,写出宫使在集市上趾高气昂的丑态。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诗人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把、称、回、叱、牵写宫使蛮横粗暴的动作,描绘出宫使完成整个掠夺的过程。宫使掠夺碳根本没有征询过老翁的意见。他们认为手中的文书就是皇帝的命令,代表着皇帝的权利,可以用文书为所欲为,所以他们宣读文书完毕直接粗暴的掉转牛车,掠夺千余斤木炭。卖炭翁历经千辛万苦就这样被宫使掠夺而去,我们从想象中感受到老翁的可怜。
这三句诗描绘宫使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恶行径。联系第一段,想想老翁的艰难处境,卖碳的钱只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宫使的霸道行径怎能不让人愤怒。
追问:面对掠夺,老翁有怎样的表现呢?
预设:“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一牛车的木炭共有一千多斤,宫使驱赶着向皇宫走去,老翁吝惜不得却又无可奈何,“惜不得”凝聚着老翁内心多少的无奈,多少的悲愤,多少的绝望。她内心悲苦却无力反抗,有苦却无处申诉。
宫使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挂在牛头上,用来充当一车炭的价钱。这就是一种公开掠夺。“充”说明半匹红纱一丈绫和一车炭的价值相差悬殊,这是官方用降价抢夺民财,千余斤的炭中渗透的是老翁的血汗,凝聚的是老翁生存的希望。如今这一切都化为泡影,怎不催人泪下,一个“充”字不但倾注白居易对老人的无限同情,更是揭露宫室的无耻,用贱价抢夺百姓血汗的残酷,有力地彰显诗人的情感倾向。
再次想象老翁赖以生存的千余斤木炭已经不复存在,他只能忍受着饥寒,吆喝着困牛,走回南山。他往后的日子该怎样度过?那半匹红纱一丈绫能用来干什么呢?诗人虽没交代,但我们可以在想象中再次感受老翁的可怜。诗人对老翁倾注满腔同情。
小结:第二段主要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行径,诗人形象刻画宫使公开掠夺卖炭翁千余斤碳的蛮横粗暴,飞扬跋扈的丑恶行径,揭露宫室制度的罪恶,诗人对卖炭翁遭遇的深切同情,诗人几乎很少发议论,主要通过情节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这正是卖炭翁感人至深的重要原因之一。
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预设:除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外,本诗还运用了陪衬和反衬的写作手法。
第一段作者用伐薪、烧炭、两鬓苍苍直接写出老翁烧炭不易、劳动艰辛。并以距离京城遥远的终南山作陪衬,从而激起人们对老翁悲惨境遇的同情,反衬老翁希望之火的炙列,卖碳得钱买衣买食。
以老翁的衣正单,诗人再以夜来的一尺雪,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反衬老翁希望之火的炙列,天寒碳贵,可以多换衣和食。
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劳动者和统治者境遇的悬殊。
第二段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宫室虐待的残酷。
就全诗而言,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怜可悲可痛。
设计说明: 通过分析诗歌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陪衬和反衬的运用,体会“苦宫市“的具体内容,理解诗人对卖炭翁遭遇的同情,对官府巧取豪夺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
课堂总结
1. 这首诗作者想表达什么?
明确:联系注释1、16,可知受宫市制度迫害的不止卖炭翁一个人,所以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诗人表现情感倾向的对象不止卖炭翁一个人,而是受宫市制度迫害的全体劳动人民。
这首诗主要讲述卖炭翁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第一段诗人着力刻画了卖炭翁烧炭、运碳的不易,劳动的艰辛和处境的艰难第二段诗人形象刻画了宫使公开掠夺卖炭翁千余斤碳的蛮横粗暴、张扬跋扈的丑恶行径。
在叙述、描写中,诗人多次运用陪衬和反衬的写作手法,如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就是一处反衬,揭露宫室的掠夺本质,反映中唐以后统治阶级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设计说明:总结课堂学习内容。
诗歌对比
从语言形式看,这三首诗都是古体诗《石壕吏》纯为五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言为主,杂以九言句,《卖炭翁》以七言为主,杂以三言句,用韵灵活,并多次换韵。
从思想情感上看,都表现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石壕吏》侧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诗人的悲悯之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渴望广济苍生的博大襟怀,《卖炭翁》更多的是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从写作手法看,三首诗都有较强的叙事性,也都有精彩的描写,不同的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一段是诗人的内心独白,是直接抒情,表达诗人的情感倾向,《石壕吏》和《卖炭翁》在记叙和描写中表达诗人的情感倾向,几乎很少有情感的直接表达。
设计说明:从语言形式、思想情感、写作手法三个方面比较三首诗歌的异同。
作业布置
1. 熟读并背诵诗歌
2. 完成练习部分p70 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