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3 22:0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圈画、品析人物描写的语句,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沉母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感怀。
通过理解“好好活儿”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对生命沉淀后的思考与探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沉母爱及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感怀,学会感恩。
难点:通过理解“好好活儿”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对生命沉淀后的思考与探寻。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零)课前准备
1.请学生在预习本上回忆与母亲度过的一件平凡的小事。课前请同学们分享。
2.模拟10分钟残疾人生活。
(一)披情入文,整体把握
1.请同学分享预习过程中从文中或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史铁生。
预设:①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史铁生
②我21岁双腿瘫痪,后来患肾病发展到尿毒症,每周靠着三次透析维持生命。有一回记者问到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病隙碎笔》
③身体疾病——“双腿瘫痪”/精神困境——暴怒无常(动词:砸碎、摔;副词:猛地、突然)
【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暴怒无常”、“突然”、“猛地”等词语应用激烈急促语气,读出我面对打击时的绝望、不甘、悲痛与无助。】
④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设计说明】了解史铁生面临人生困境的句子及资料,带领学生初步感受作者当时绝望、暴戾的精神世界,为后文体会深沉母爱做铺垫。
2.看似走向绝路的人生,是谁让他重拾生活希望,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让我们一起来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从中找找答案。
【设计说明】了解作家史铁生生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听课文范读,(播放音乐陶笛曲)并思考谁是陪伴史铁生的人生秋天的重要人物?她说了哪句话刻进了作者一生?
【明确】母亲;咱们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设计说明】抓住“好好儿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母亲深沉的爱。
(二)品读词句,观语悟情
1.母亲为什么不说“你好好儿活”,而是“咱娘儿俩好好儿活”呢?什么是“好好儿活”?
【明确】因为母亲自身也生病了,勉励“我”的同时,也是在勉励自己要活得坚强。/想要陪伴着儿子一同度过他的人生低谷期。
那么,母亲为了让“娘儿俩”好好儿活,有哪些表现?圈画文中描写母亲肖像动作语言等语句,找出相关依据来谈一谈。
预设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了,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动作描写,母亲深深理解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用宽厚的母爱无声、小心翼翼地容忍着儿子的暴怒,同时又担忧着儿子,疼痛不已的揪心。)
预设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语言、动作、肖像描写)
追问:为什么要“挡”?挡什么?/可不可以把“央求”替换为“请求”?
【明确】“挡”的是窗前秋日衰败之景,母亲不想让我看到生命凋零而联系到自身感到伤感,母亲时时刻刻都在小心翼翼地顾忌着“我”的情绪。“央求”可见已屡遭儿子拒绝,但却始终未改变过关怀和希望儿子振作的希望。
预设3: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动作描写,隐忍、坚强)
预设4: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细节,一心只有儿子,只为儿子。)
预设4: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设计说明】从“好好儿活”生发开,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在刻画人物形象时的人物描写,从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形象特点。
小结:原来,从始至终,母亲说给自己的“好好儿活”里,没有她侍弄的花草、也没有她病入膏肓的亟待治疗的身体状况,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就是极力帮助我“好好儿活”。母亲对“我”的爱是那么坚忍、那么纯粹又那么小心翼翼。
“我”是否领会了母亲的爱呢?找出依据。
预设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一直”表达了作者当时只顾着沉浸在自己的悲苦情绪中,完全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严重病情。事后想来无比悔恨。)【朗读】
预设2: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再也”表达了“我”对母亲永远离去的无比痛苦和悔恨之情。)【朗读】
预设3: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我”对当时母亲病情严重、对母亲突然离世的毫无思想准备。)【朗读】
小结:不妨想一想,本文是作者在人生暮年时所写,于是清醒地回忆自己曾经的不“好好儿活”、刻画母亲的隐忍与苦难,想来必是剜心之痛了。
预设4: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朗读】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情感。
分析难点,内化情感
我终于领会了母亲要我“好好儿活”的期望,但“我”为什么要写菊花?
【个性解读】菊花绽放在秋天,隐喻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淡雅的菊——平平淡淡地生活;白菊花——活得纯洁高尚;紫红色的菊活得热烈、活力顽强而不张扬。它们在秋风中泼泼洒洒,活出自我,这才是真正“好好儿活。”
象征着作者在经受命运残酷的打击后,经历了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的某个秋日里,真正体会到了母亲的坚忍和伟大,懂得母亲的期望和乐观直面残缺生命的勇气。
(四)走近作家,延伸拓展
1.于是,史铁生如母亲期望的,真的“好好儿活”。
Ppt展示:28岁的史铁生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之后,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合欢树》等。
51岁,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奖。
59岁,去世。按其生前遗愿,捐献了脊椎、大脑和肝脏。
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着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里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轮椅)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选自史铁生《我与地坛》
这是史铁生不止一次地在怀念母亲时表达,母亲原来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
再抽读学生课前准备中写的与母亲平凡的一件事,母爱其实也一直藏在你们给我的字里行间。
【设计说明】由史铁生到学生,映射到实际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思考身体健康的我们,又该怎样“好好儿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