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6章第1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第6章第1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教学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4 10:3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三单元 ·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植物生长靠太阳吗?
植物靠太阳干什么?
人们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开始于17世纪。此后的几百年间,人们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到18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因其在研究光合作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光化学反应。
17世纪 范·海尔蒙特的实验
1.你能描述该实验的过程吗?
2.计算:柳树增加的质量是多少?而土减少的质量是多少?
3.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
4.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范·海尔蒙特第一次企图用实验来回答植物营养物质来源的问题。他在100kg干燥的细粒土壤中,种了一棵2.5kg重的柳树,然后往盆里浇水,但不供给其他营养物质。五年后,他发现柳树的重量为82.5kg。土壤晒干后的重量仅比原来少100g。因此范·海尔蒙特说,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
思考题
1. 请你描述实验一、二、三。
2. 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一]:密闭的钟罩下的植物和燃烧的蜡烛是互利的。植物能放出使蜡烛燃烧和小老鼠存活的气体。
[实验二]:在光下没有蜡烛,植物无法生存。植物需要蜡烛燃烧放出的气体(二氧化碳)。
[实验三]:在光下,没有植物,蜡烛无法燃烧;在光下,没有植物,小老鼠无法生存。说明蜡烛燃烧时耗尽了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希尔带着氧气是由叶绿体在什么时候产生的问题,把植物的叶片烘干后,碾成粉,然后把叶绿体和叶绿素一起提取出来,放到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黑暗中,发现光照射有混合物上时,出现了气泡,当光照停止后,氧气流也就停止了。
20世纪 希尔的实验
1.该实验中,进行了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的变量是什么?
2.实验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3.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思考题
1.变量是光照。
2.研磨过滤后的绿色叶片在阳光下放出气泡。
3.有光照时,有气体产生;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气体。
三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光合作用与
水、二氧化碳、光照有关
光合作用的意义:植物从外界获得水和二氧化碳,在体内积累有机物,释放出氧气;植物把太阳能变成化学能。
请同学们尝试用公式的形式表达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不论是微小的单细胞藻类,还是高大的绿色植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在体内积累有机物。绿色植物像一个巨大的能量转换站,把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
习题
1、普利斯特莱的实验不能说明 (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C.蜡烛的燃烧需要消耗氧气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2、哪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
A. 普利斯特莱   B.范.海尔蒙特   C.希尔   D.列文.虎克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
①食物来源  ②空气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