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30 09:3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 情境导入 17.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授课人:张德汉山东省滕州育才中学
http://tzyc.30edu.com/ 学习目标1、掌握第一颗原子弹、导弹成功试爆、人造卫星和飞船的成功发射、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巨大价值。
2、了解我国科技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古代科技
近代科技
现代科技 整体落后,被动挨打突飞猛进,增强国力辉煌灿烂 ,领先世界 问题导学分组讨论
1、两弹组。
2、卫星、飞船组。
3、农业水稻组。 问题导学1、“两弹一星”指什么?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及意义各
是什么?
2、人造地球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发
射成功的历程?
3、什么是籼型杂交水稻?它所带来
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有哪些
呢?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中国第一枚氢弹爆炸成功,其研制速度世界第一。 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导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 问题导学 问题导学1、“两弹一星”指什么?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及意义各
是什么?
2、人造地球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发
射成功的历程?
3、什么是籼型杂交水稻?它所带来
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有哪些
呢?
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
1970年第一艘无人飞船
神舟一号
1999年第一艘载人飞船 神舟五号 2003年中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航天员,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杨利伟 神舟六号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神舟七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从左至右)组成飞行乘组执行“神舟七号”。天宫一号与神八对接卫星、航天研发的价值卫星:导航定位、数据处理、信息传播、
气象感应、环境监测等很多功能。
航天:利于对卫星或空间站进行维修保养
利于对地球以外的太空、星球进行
研究,进行太空科学实验,
利于把各种航天器发送到近地轨道,从 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问题导学1、“两弹一星”指什么?中国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及意义各
是什么?
2、人造地球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发
射成功的历程?
3、什么是籼型杂交水稻?它所带来
的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有哪些
呢? 杂交水稻的研究始于1964年。当时任职于湖南省安江农校的袁隆平最先发现了水稻天然雄性不育株,便带领助手们开展了有关研究。他们利用野生不育株在中国首先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配套的重大突(1973年),并解决了杂交水稻"优而不早"、"早而不优"等许多技术难题。杂交水稻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水稻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的国家。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合作探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训练反馈1、课后练一练
2、助学达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