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回顾历史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东北师大附中 刘屿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3.亚非万隆会议1.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国建交(1949-1955)苏联把外交变为科学
中国把外交变为艺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
——联合国秘书长
瓦尔德海姆 “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周恩来外交轶事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周恩来外交轶事 在美国人心目中,以下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1. 富兰克林·罗斯福 2.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3. 温斯顿·丘吉尔 4. 毛泽东 5. 圣雄甘地 6. 约瑟夫·斯大林 7. 周恩来 8.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9. 戴高乐 10. 伍德罗·威尔逊二十世纪10个最伟大的人物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 同学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 自主 和平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49年10月3日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4日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5日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49年10月6日
波兰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7日
蒙古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6日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49年10月27日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23日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1月18日
印度共和国1950年4月1日
瑞典王国1950年5月9日
丹麦王国1950年5月11日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50年6月8日
瑞士联盟1950年9月14日
芬兰共和国1950年10月28日
另外,还有英国、挪威、荷兰、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锡兰、阿富汗等八国也承认了中国。新中国成立初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17个国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国建交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到达莫斯科车站的情景。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
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访问苏联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949年12月16日,中午12时,中共中央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开始了他对苏联的第一次访问,也是他出国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这对于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推动和加速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49年12月16日 毛泽东访问苏联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首
次
提
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经过4个月的充分协商,双方于1954年4月29日达成并签订了《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协定主要规定印度与西藏地方正常的交通通商来往的办法,而换文主要是取消印度在藏一些特权的办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进了协定的序言,成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正
式
提
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4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抵达缅甸首都仰光。图为缅甸总理吴努(左二)向周恩来总理介绍缅甸政府各部部长。意义:①②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几十年来,虽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寻找公平、合理解决边界争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印度1950年趁朝鲜战争之机军事占领了“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单方面改变边界现状。 1951年,印度占领位于“麦克马洪线”东段的达旺。
1953年,侵占了“麦克马洪线”东段以南9万平方公里土地。
1954年,印度政府将“麦克马洪线”作为国界。
1962年,史称“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战争以印度受挫告终。 1986年,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印争议地区和印缅边界一些地区合并建立“阿鲁纳恰尔”,中印争议地区的面积占该邦总面积的80%。
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将藏南和达旺纳入版图。 至今,印度已有近百万移民屯居在中印争议地区上。 三段合计,印度共占领我9.2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六个北京、一个浙江省、两个半台湾省,比英阿争夺的马岛大10倍,比日俄争执的“北方四岛”大20倍,为我国总领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这样大面积的领土争端,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是一个国家非法侵占别国领土的最大案例,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极大耻辱.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外交部:中印应寻求双方都能接受边境解决方案
2013年5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印度外长胡尔希德。 亚非万隆会议1955(Bandung Conference) (1)时间
(2)地点
(3)特点
(4)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5)中国为万隆会议做出了怎样的贡献?新中国的外交成就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亚非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探究现实同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亚非万隆会议1955(Bandung Conference) “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周恩来总理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
里(前右)及其夫人(左二)合影。 (Bandung Conference) 周恩来总理(左一)同印度总理尼赫鲁(右
二)、缅甸总理吴努(右一)亲切交谈。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955年4月24日万隆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会议充满了亚非世界团结胜利的喜悦。各国之间加强了了解,为后来许多国家建交创造了条件。 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Bandung Conference)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005年4月24日,参加亚非峰会的各国领导人从雅加达来到万隆,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这是胡锦涛与来自亚洲、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领导人在万隆会议旧址―独立大厦集体合影。 (Bandung Conference)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