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3 17:3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一根均匀铁管长20m、重500N,当平放在水平地面上时,人抬起一端(另一端不滑动)。最少需要用    N的力;如果保持用力的方向与铁管垂直,则在抬起铁管的过程中,所需的力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所示,一名同学在做俯卧撑.若把人的躯干看作一个杠杆,这是一个   (省力/费力/等臂)杠杆,该杠杆的支点是   (填图中字母).若人的重力为450N,为了撑起身体,手臂需要的推力至少为   .
3.如图所示,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所用拉力F甲   F乙(选填“>”、“<”或“=”),拉力做功的功率P甲   P乙(选填“>”、“<”或“=”).
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用40N的拉力拉着重为90N的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力为    N.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N,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    .
5.旅客推动旅行箱,旅行箱离开手后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由于它具有   。用如图 所示的方式拉动旅行箱时,它相当于一个   杠杆。
6.如图所示,质量为60kg的人,站在质量为30kg的吊篮内。他至少用   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状态,此时吊篮底面对他的支持力为   N。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7.如图所示,用一长为1.2m的斜面将重6N的物体从底端沿斜面匀速拉到0.4m高度处,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0%.则该过程中(  )
A.物体的动能变大 B.物体的内能不变
C.拉力做功为4J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4N
8.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重为10N的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50N的物体.不计摩擦,则该同学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A.20N B.25N C.30N D.35N
9.用滑轮组把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高6m,所用拉力F为250N,移动的距离为12m,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
A.60% B.70% C.80% D.90%
10.如图钢丝钳是劳技课上经常使用的工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钳口较薄是为了减小压强
B.橡胶的表面有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使用钳口剪铜导线时可以省距离
D.使用钳口剪铜导线时是省力杠杆
1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用300N的力将重500N的物体匀速升高了2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B.动滑轮重为200N
C.若采用轻质滑轮完成原任务,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D.若用该滑轮组提升更重的货物,机械效率将保持不变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时,灰尘脱落是利用惯性
B.用筷子夹菜,筷子实质是费力杠杆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人抓住牵牛绳拉牛时,绳拉牛的力大于牛拉绳的力
13.如图中的皮划艇运动员一手支撑住浆柄的末端,另一手用力划桨,此时的船桨可看作是一个杠杆.下图中的船桨模型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14.一个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2000N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800N,绳子自由端被拉下4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总功是3200J,效率是40%   B.有用功是8000J,效率是40% 
C.有用功是3200J,效率是62.5% D.总功是3200J,效率是62.5%
三、画图题(每题2分,共4分)
15.如图所示是一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及动力F1的力臂L1,请在图中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以及动力F1的示意图.
16.请在图中画出阻力 F2的力臂 L2及在 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 F1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8分)
17.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A,收集了表中的实验数据:
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   力(选填“省”或“费”);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则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   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3)把第4次实验数据与表中数据综合分析可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   有关。
18.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a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1 6 3 2.5 9
2 6 5 2.5 17
3 6 8 2.5 24
(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③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2)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多使用一个滑轮也做了实验,如图b所示.
①小红多使用一个滑轮,目的是为了改变   ;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
19.(1)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
①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B被钢球A撞出距离的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   (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理想模型法”)。
②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高度h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速度越大,木块B被撞得越远。所以质量相同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    ;改变钢球的质量,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质量越大的钢球将木块B 撞得越远。从而可知钢球的速度相同时,   越大,动能越大。
(2)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①实验中要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
②表格中a处的数据为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表格中b处的数据应为   。
③如图丙所示,将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五、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20.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700N的货物,绳子自由端被外力F竖直向上拉起6m,所做的额外功为600J,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当另一重物被提起相同高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此时被提升重物的重力。
21.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1,动滑轮A所受重力为G1,物体M1完全在水面下以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拉力F1做功的功率为P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用所受重力为G2的动滑轮B替换动滑轮A,如图乙所示用替换动滑轮后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M2,物体M2完全在水面下以相同的速度v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2,拉力F2做功的功率为P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G1-G2=30N,η2-η1=5%, ,M1、M2两物体的质量相等,体积V均为 ,g取10N/kg,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求:
(1)物体M1受到的浮力F浮;
(2)拉力F1与F2之比;
(3)物体M1受到的重力G。
答案
1.250;减小
2.省力;B;300N
3.>;=
4.30;80%
5.惯性;省力
6.225;375
7.C8.D9.C10.D11.A12.D13.B14.D
15.延长力F2,过支点O做力F2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力臂L2;根据力和力臂的垂直关系,过力臂L1的右端,作垂直于力臂L1的直线,与杠杆的交点为力F1的作用点,已知阻力F2的方向向下,那么力F1的方向应向上,然后标出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16.解:如图所示:
17.(1)左;省 (2)1.5;62.5% (3)斜面的粗糙程度
18.(1)17;80%;物体上升的高度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2)用力方向;相同;额外功相同、有用功相同
19.(1)转换法;越大;质量 (2)匀速;3.2;62.5%;不变
20.(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为n=3,物体上升的高度
由做功的计算公式可得,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Gh=700N×2m=1400J
答: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1400J;
(2)由做功的计算公式可得,滑轮组拉力做的总功而W总=W有+W额=1400J+600J=2000J
由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
(3)不计绳重和摩擦,由W额=G动h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当另一重物被提起相同高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因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总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得
答:当另一重物被提起相同高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此时被提升重物的重力为1200N。
21.(1)解:物体M1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1×103kg/m3×10N/kg×4×10-2m3=400N
答:物体M1受到的浮力F浮为400N;
(2)解:由图知,n=2,由功率的公式
可得P1=F1v绳=2F1v
P2=F2v绳=2F2v
则拉力F1与F2之比F1∶F2=P1∶P2=16∶15①
答:拉力F1与F2之比为16∶15;
(3)解:绳重、轮与轴的摩擦及水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拉力F1=
可得2F1+F浮=G+G1-----②
拉力F2=
可得2F2+F浮=G+G2-----③
②-③得G1-G2=2(F1-F2)
由题知G1-G2=30N
所以可得F1-F2=15N-----④
由①④解得F1=240N,F2=225N
在水中提升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已知η2-η1=5%
解得G=760N。
答:物体M1受到的重力G为76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