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第十二中学语文校本研修教学设计
教师 叶 丽 时 间 reserved-39916x1F
教学内容 端 午 的 鸭 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平淡而有味、雅俗共赏、自由闲适的特色;
2、感悟风俗文化的魅力;
能力目标 1、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悟生活,在平凡中发现美;
2、用有特色的语言进行写作;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1、培养保护文化传统的意识;
2、感知中国节日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 点 重点 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难点 用有特色的语言进行写作
教 学 步 骤 达到的效果
一、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复习式导入,
明确学习目标
1、汪曾祺所写的《端午的鸭蛋》中介绍了哪些节日习俗?
2、风俗中所特有的是什么?鸭蛋具有什么特色?
导语:
一个小小的咸鸭蛋在作者眼里、心里、笔下具有无穷趣味,不难想到
倘若没有一种超然自在的心,没有一种故乡情结,没有具有个性和特色的语言表达是很难做到的,今天我们就来品味一下一代语言大师的语言特色,借鉴他的风格来写一写我国蔚为壮观的传统节日习俗。
二、品味语言特色 1、勾画语句,
注重感知
2、讨论,注重体验。
(一) 合作与探究:
1、细读课文,划出有特色的句子。
2、指名学生大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情感。
3、同桌讨论感悟语言特色。(合作)
4、指名学生谈感悟:(师生探究)
语言特色归纳:(板书黑体字部分)
A、口语色彩浓厚(感情的自然流露,倍感亲切) 感悟语言特色,
学习有特色的表达。
例:手腕上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
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
……
B、用方言(有地方特色。)
例: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麻雷子”“炮仗”
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空头”
白嘴吃也可以。“白嘴”
……
C、有淡淡的幽默(增添趣味)
例: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鸭蛋也有蠢笨与秀气之别吗?生活处处有情趣)
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
D、善于运用语言“造型”——拟声词、短句、设问
(绘声绘色、别具一格)
例:筷子头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吱”字活灵活现)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
……
E、古汉语的点缀(增添了典雅之美)
例:曾经沧海难为水。(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下句:除却巫山不是云。) 小结语言特点
引用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腌蛋》、囊萤映雪
……
(二)小结:通过品味,我们感谢汪曾祺老先生平淡而有味、闲适自由的语言风格让我们平凡的生活变得如此有趣,美好。
(展示小诗:一代大师汪曾祺,
方言俗语也入文,
平淡有味写心意,
幽默风趣抒真情。
三、学法实践,课堂练笔 学法实践,
走进节日文化,
感知节日文化魅力
“家乡的 节
(要求:1、修改上节课介绍的家乡习俗,
2、尽量使用具有特色的语言。)
1、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2、学生习作展示;
3、点评(点语言特色,点情感价值,点节日文化内涵。)
4、小结:无论是春节的“硕果累累辞旧岁 ,歌声阵阵庆新年”,还是中秋的“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留下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深刻痕迹。
技能培养
四、情感迁移,拓展延伸:
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证” , 也是一个民族的价值的承载者和记录者。去年,韩国欲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从这件事上,我们面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应持一种什么态度——抢夺乎,保护? (学生自由发言) 引起思考
提示:
1、懂过节要义,树保护意识,传节日精髓;
2、过好传统节日,珍爱人间真情,;
3、洋节日要有属于自己的选择;
……
培养爱国情和责任感
五、小结:
无论是端午、中秋还是春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凝聚力的
表现,是每个炎黄子孙灵魂深处的烙印。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
民族都没有感情,终有一天我们的烙印会淡去。不要等到像韩国那样把我
们的端午节申请成了他们的文化遗产时,再去叹惋自己传统文化的流逝。
热爱中国,就应该传承中华文化,不要让几千年的传统在我们手中失传。
最后想以这样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中华文化代代传,民族精魂世世歌。
板书设计:
端午的鸭蛋
品味语言:
(副板书) (主板书)品味语言特色: (副板书)
一代大师汪曾祺 A、口语色彩浓厚(感情自然,倍感亲切)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方言俗语也入文 B、使用方言(具有地方特色) 抢夺乎,保护?
平淡有味写新意 C、有淡淡的幽默(增添趣味)
幽默风趣写真情 D、善用语言造型(拟声词、短句、设问) 中华文化代代传
(绘声绘色、别具一格) 民族精魂世世歌
E、古汉语的点缀(增添典雅之美)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