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3 17:4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课堂导入】2019年的“两会”已经结束,但对“两会”热词的研究却悄然升温。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一词至今热度不减,影响深远。美国《时代周刊》在其网站公布了2018年度全球一百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入选。“改革”“变化”也是习近平多次入选年度影响力人物时的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是对1978年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又取得哪些方面的重大成就?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课程标准:
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背景: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1、邓小平理论的提出(1978—1991年末)
②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衷成败的历史经验。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
----确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2)概况:
(一)邓小平理论
②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
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中共“十三大”: 1987年 北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
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奋斗目标
依靠力量
“三步走”的战略
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21世纪)中叶,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深化(1992—1997年十五大)
(2)概况:
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的困惑阻碍改革的进程
①1992年南方谈话,使“发展才是硬道理” 深入人心。
②“十四大”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十五大”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B、主要内容:
①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目标: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
C、评价: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思想界出现了混乱。
A、背景:
①1992年南方谈话,使“发展才是硬道理” 深入人心。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1997年9月)
③“十五大”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
发展道路
发展阶段
根本任务
外部条件
政治保证
战略步骤
领导力量
依靠力量
祖国统一
3、邓小平理论主要内容:
(1)发展道路:
(2)发展阶段:
(3)根本任务:
(4)改革外部条件:
(5)政治保证:
(6)战略步骤:
(7)党的领导:
(8)依靠力量:
(9)祖国统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和平与发展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步走战略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一国两制
4、邓小平理论的意义
①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提供了理论武器。
③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时代背景
思想内涵
主要内容
重要地位
历史意义
国际国内形势,党员队伍状况
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涵盖。。。加强改进。。。提示了。。。是新世纪中共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中共十六大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能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 “建设一具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中共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共的指导思想
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南
2003年7 月首次提出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2007年10月“十七大”进一步阐述
2、内涵
第一要义:
发展
核心:
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
3、意义
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
(三)科学发展观
1、提出: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2017年- )
1)首次提出: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2017年10月24日,中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3)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二条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意义:这次宪法修正案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大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二)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新一代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是中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它集成了大量现代国产高新技术,牵引、制动、网络、转向架、轮轴等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
(三)文化事业逐年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8年初,《红海行动》、《厉害了,我的国》等一批以弘扬国家精神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让观众意犹未尽;
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电视纪录片《四十年 四十个第一》《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将镜头聚焦在社会的时代轨迹;
《国家宝藏》、《上新了 故宫》等饱含传统文化基因的综艺节目,使更多传统文化在人们眼里再度熠熠生辉……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坚定不移加快海军现代化进程,善于创新,勇于超越,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习近平 2018年4月12日
(四)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外交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二)中共十八大以来
主要活动:
1、新型国际关系:互相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为核心。
2、周边国家:“亲、诚、惠、容”理念
3、非洲:“真、实、亲、诚”原则。
4、欧洲、拉美:相互增进了解和合作。
5、联合国事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1)成就: 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倡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2)意义:①中国正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②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2013年9月)
“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政策引领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告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周边国家之间的物质经济、科技文化交流;
(2)走向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之新航路开辟与中国传统丝绸之路在世界文明中的贡献;
(3)农耕文明的封闭性与海洋文明的开拓性探究;
(4)中国古代商业之从传统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看影响中国崛起的背景、表现、启示及其精神特征;
(5)当今经济全球化之历史角度看待“一带一路”下的国际合作及其风险。
实施“一带一路”设想可行性
(1)历史条件:古代丝绸之路奠定历史基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入WTO,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发展意义:提高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水平,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扩大对外贸易、市场和投资,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这5年
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