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创造》教案
教学分析:
以听鼔、赏鼔、玩鼔、用鼔为主线,通过聆听《鼓乐》,引导学生感受非洲鼓乐的多声部节奏,了解其多声部跨节奏合奏的特点,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参与坚贝鼔节奏合奏练习与实践。通过合奏练习,丰富跨节奏合奏的体验;通过鼓语游戏,以鼔、舞、节奏乐器结合的方式体验非洲音乐的节奏风格和特点,知道鼔、节奏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手风琴与坚贝鼔合奏的节奏创编与实践,升华、拓展鼔与跨节奏多声部体验。
教学目标:
1、欣赏《鼓乐》,体验非洲鼓乐跨节奏多声部节奏特点,参与非洲鼓乐及非洲音乐的实践、创造,知道非洲鼓和非洲鼓乐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
2、通过聆听、讨论、演奏、小组合作、创编等形式参与音乐实践,感受以坚贝鼓为代表的鼓乐之独特魅力,培养创新能力。
3、喜爱非洲音乐文化,拓展音乐视野,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的独特魄力,了解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感受、理解、体验跨节奏多声部合奏的特点;体验非洲音乐的风格与节奏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理解、体验非洲鼓乐跨节奏多声部合奏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学生跟随音乐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1、提出问题: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是哪个洲的?亚洲?非洲?美洲?随后,播放非洲音乐相关视频,验证答案。
2、请学生说说非洲音乐有什么特点?
3、出示PPT,总结非洲音乐的特点、鼔的分类重要地位。
(二)新授(15’)
1、请学生欣赏微课,学习坚贝鼔的演奏方法,并按照微课中的方法,练习低、中、高音。(播放视频、指导学生练习)
2、欣赏《鼓乐》,提出问题:这段音乐是多声部的还是单声部的?每个声部的节奏是否一样 各声部节奏是否具有重复性?(播放《鼓乐》)
3、讲解、总结“跨节奏”的多声部节奏特点。
4、邀请学生欣赏A、B、C声部的节奏,并跟随老师体验用坚贝鼔演奏各声部节奏。
5、指导学生体验A、B、C声部跨节奏合奏的效果。
(三)实践、创造与展示(20’)
1、多声部跨节奏合奏练习。
(1)讲解演奏要求:三组同学按照A、B、C的顺序逐一进入,前一组进入两小节后,下一组进入,待三组全部进入后再反复两次,最后连接共同的结尾小节。
(2)指导各组练习节奏。
(3)要求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研究如何在坚贝鼔上呈现节奏。
(4)指导学生进行跨节奏合奏。
① ② ③结尾小节
A. XXX XXX XXX XX|XXX XXX XXX XX:||X 0 0 0 ||
B. 0 0X 0X 0X| 0 0X 0X 0X :||X 0 0 0 ||
C. XXX X0 0 0 |XXX X0 0 0 :||X 0 0 0 ||
演奏顺序 A:①②①②①② ①②①②③
B:①②①②反复两遍①②①②③
C: ①② ①②①②③
鼓语游戏
师生用鼓及节奏乐器发出指令,邀请表演的同学跟随鼓语、鼔声,即兴舞蹈、呼喝,感受非洲音乐的魅力。
讲解规则,学生选择角色:鼔、舞、节奏乐器、拍手群众。
进入游戏,感受非洲音乐魅力。
打击乐器:X 拍手| XXX XX |*4
坚贝鼔: XX XX |拍手 0 |XX XX | X 0 |……
即兴舞蹈
3、师生互动器乐合奏《西班牙斗牛士》
教师手风琴演奏《西班牙斗牛士》片段,学生演奏坚贝鼔与老师合奏。
坚贝鼔节奏提示:
(一) XXX XXX | XXX X X :||(跨节奏练习) ①②③齐
(二) 一组创编
(三) XXX XXX | XXX X X | (跨节奏练习) ①②③齐
(四) 二组创编
参考节奏:
①X X X X |…… ② 0 X 0 X |……
③XX XX XX XX |…… ④ X 0 X 0 |……
德育教育、下课(2’)
1、出示非洲贫困地区图片,引导学生得出珍惜粮食、珍惜水资源的结论。
2、总结下课,在律动中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