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3 19:1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科学考察要点
认识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
确定出发时间
了解极地地区独特自然环境
(地表景观;气候;动物资源,矿产资源)
假设:我们进行一次极地考察
现在我们开始出发








北 美 洲
北冰洋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




西

印 度 洋
地 理 位 置 北极地区 南极地区
纬度 位置
海陆 位置
高纬度,北寒带
高纬度,南寒带
以海洋为主,三洲围一洋
以陆地为主,三洋环一洲
南极地区的暖季
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
每年11月到次年3月
到达南极洲,下船踏上了这片神秘的土地,第一感觉是什么
视频南极风光
东方站
南极气象观测记录
平均风速17—18米/秒
最大风速100米/秒
最长的暴风雪时间340天/年
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未落地就冻成了冰粒。
酷寒
为什么寒冷?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
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
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气温要低的多
小组交流:
提示:
根据海陆差异、地形地势和冰雪的反射作用来考虑。
南极的地形
P62
图7-43 沿东、西经90°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
冰雪反射
极地地区(第一课时)
南极气温远低于北极的原因
海陆性质不同:南极以大陆为主,而北极以海洋为主
海拔高度不同:南极大陆号称高原大陆,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受海拔的影响,气温低
表层冰面反射阳光,吸收热量少
洋流、人类活动等等………….
南极洲的降水几乎全部是雪,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
降水
稀少
南极地区降水如此稀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
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设在南极的观察站曾纪录过92.5米/秒的世界最高的风速(12级台风的风速为33米/秒)。
多狂风
(1)酷寒
“冷极”
(2)干燥
“白色沙漠”
(3)多狂风
地球上的“风库”
南极地区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
北极地区人口接近300万,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法国和意大利合建的康科迪亚南极考察站
南非萨纳伊Ⅳ南极考察站
英国哈里VI南极考察站
中国南极昆仑站
说出极地动物的名称,并归纳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极地环境
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企鹅为南极洲的代表动物。
海象 身躯肥大,常常聚集在北极冰原上。
海豹 广泛生活在南、北极地区的大陆沿岸、浮冰区和岛屿周围海域,擅长游泳和潜水。
北极狐 生活在北极冰原地带,善于在冰面上奔跑。
厚厚的脂肪和皮毛,能够防御严寒
北极熊
北极狐
海象
海豹
企鹅
磷虾
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极地环境?
地球上的90%的冰雪集中在南极,72%的淡水储存在南极。
冰雪高原——南极洲
北极浮冰、冰山
查尔斯王子山
查尔斯王子
南极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煤田,还有大量的稀有金属 。
这里有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这里生物资源很丰富
极地科学考察
南极科考站
泰山站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环境污染
极地冰川融化
过渡捕杀极地动物
结合图片说出极地地区出现了哪些环境问题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
火眼金睛——真的还是假的?
1、北极地区由于是海洋且天气寒冷,没有长期居住的人类。
2、在南极地区,人们不太会感冒。
3、麦哲伦花费了几年时间才实现环球航行,但是有人说他只要2秒钟就可以实现环球一圈。
4、据报道,2012年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乘坐“雪龙号” 的途中发现一袋1989年生产的且开封的饼干,打开一看还很干脆,可以吃
5、有人说可以建造一间窗户四面都是朝北的房子
6、据科考队员说,在南极,用劈柴的斧头凿冰,斧头经常会像瓷器一样一碰就裂掉。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特色动物
居民
1、根据图文资料,完成表格: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
纬度位置 高纬度;南寒带 高纬度;北寒带
海陆位置 以陆地为主,三洋环一洲 以海洋为主,三洲围一洋
地表景观 冰雪覆盖 冰山、浮冰
气候特征 酷寒,干燥,多狂风 程度比南极地区小
代表动物 企鹅 北极熊
居民 无常住人口 因纽特人和拉普人
1、根据图文资料,完成表格: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