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章 实验探究(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2章 实验探究(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6-24 21:1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探究(一)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红磷燃烧会消耗集气瓶中的    ,当燃烧结束,且装置冷却到室温后,瓶内    变小,此时打开弹簧夹,右侧烧杯中的水会            。
[得出结论] 根据           ,得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反思与评价] 选择红磷进行该实验的依据是              。
 药品的选择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如图G1-2)。
图G1-2
小组同学第一次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发现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第二次用镁条代替红磷进行实验(资料:镁除能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固体),发现集气瓶中的进水量远大于集气瓶原气体体积的。该小组同学经过仔细检查认为装置的气密性以及操作步骤均没有问题,那么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由此,得出 结论:进行该实验时,选择药品的依据是                。
 装置的变形
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G1-3所示装置完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G1-3
(1)整个实验过程中,装置A中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2)你认为A、B、C三种不同装置均能够进行该实验的原因是              。
2.
图G1-4
用如图G1-4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时先在容积为250 mL的集气瓶中装进50 mL的水,在粗铜丝末端的铜勺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接好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白磷燃烧。
(1)写出白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mL。
(3)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由此现象分析,影响气体压强的主要因素有       (答出两点即可)。
(4)集气瓶中预先装入50 mL水,水的作用是            。
 数字化实验
可以利用手持技术较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G1-5甲),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的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乙、图丙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p'分别是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图G1-5
(1)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
(2)为什么集气瓶中的压强会先增大后减小 请说明原因:               。
(3)    (填“能”或“不能”)用木炭来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请结合图示说明理由:
                        。
教材原型 
[实验原理] 氧气 压强 倒流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气体体积的
[得出结论] 集气瓶中氧气体积等于流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
[反思与评价] 红磷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是固体
探究1 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中的气压几乎不变;镁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与氮气反应,且生成物均为固体,因此进水量远大于集气瓶内原气体体积的 仅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或非气体)
探究2 1.(1)开始时,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去底集气瓶中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红磷熄灭,待温度恢复至室温后液面上升至约刻度1处
(2)装置体系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装置内的液体体积(液面)或活塞会发生变化,变化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体积(叙述合理即可)
2.(1)白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90 
(3)先下降后上升 温度、气体的量 
(4)吸收白烟,降温,液封
探究3 (1)P+O2P2O5
(2)开始时燃烧放热,温度升高,使集气瓶中气体压强增大;而后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下降,压强减小
(3)不能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压强几乎不变,无法测定氧气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