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又名岩溶地貌
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喀斯特地貌欣赏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喀斯特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课程标准
1.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培养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观念,初步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与科学发展观。
2.综合思维:能运用基础知识,说明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3.区域认知: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特定区域(如居住周边、旅游地区等)的喀斯特地貌,并简单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
4.地理实践力:学生能运用地图或视频观察、识别喀斯特地貌,进而具备一定的观察、调查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概况
1.定义
可溶性岩石: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等)
硫酸盐类岩石(石膏、芒硝)
卤岩类岩石(石盐和钾盐)
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东部地区分布最广。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碳酸盐岩石分布的面积也较广。
2.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
课本活动P58-59:
结合右图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分布特点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在西南地区尤为集中。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是什么?(结合概念,从气候、岩石和水文三个方面分析)
岩石: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广布,岩性纯,裂隙发育,透水性强。
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水文: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流动性好,水的溶蚀力强。
化学反应方程式:
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
喀斯特溶蚀地貌
溶沟、石芽、峰林、峰丛、孤峰、溶洞、溶斗等
喀斯特堆积地貌
石钟乳、石笋、石柱、钙华等
4、喀斯特地貌类型
〖图文详解〗(1)喀斯特溶蚀地貌的类型及景观特点
地貌类型 景观特点
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而成的 石质 。
凸出于溶沟之间的 。
的石灰岩山峰,山坡 。
岩溶地区 的石灰岩山峰
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 ,平面轮廓为 或 。
地表崎岖,奇峰林立
圆形
洼地
椭圆形
沟槽
孤立
陡峭
高耸林立
石脊
溶沟
石芽
峰林
孤峰
溶斗
溶蚀地貌
溶沟呈长条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
溶沟
难点突破1:地表喀斯特溶蚀地貌形成过程
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 米,远望如林。
洼地边缘残留的岩体,常常呈锥状耸立,构成峰丛、峰林。
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基部完全相连,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的山峰。
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常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峰林又可以演变为孤峰,以至残丘。
残丘
残丘: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小山丘,常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
总结:地上喀斯特溶蚀地貌之间的演变过程。
难点突破2:溶洞形成过程
形成石灰岩(可溶性、透水性)
形成溶洞
→气候:温暖湿润
→水:多裂隙,地表水易下渗
地下溶洞:
富含CO 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溶洞。
形成石灰岩
地下水溶蚀形成溶洞
溶洞坍塌形成天坑
难点突破3:天坑形成过程
〖图文详解〗 (2)喀斯特沉积的类型及景观特点
地貌类型 景观特点
石钟乳是悬垂于 的CaCO3逐渐 而成。
石笋是由碳酸盐淀积形成的不断从溶洞 向上发育的形似 的堆积体。
石柱是 和 相对生长连接在一起形成。
富含Ca(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导致CaCO3沉积,常形成 、 。
沉积
钙华湖
钙化坝
石笋
石钟乳
竹笋
洞顶
石钟乳
钙华
石柱
石笋
沉积地貌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难点突破4:喀斯特沉积地貌形成过程
说出图中下列数字所代表的地貌并回答下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①峰丛②峰林
③孤峰④地下河
⑤石柱⑥石笋
⑦石钟乳
1、溶蚀地貌有哪些?沉积地貌有哪些?
2、地表地貌有哪些?地下地貌有哪些?
①②③④
⑤⑥⑦
①②③
④⑤⑥⑦
材料四:贵州一句俗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两银”。
材料一: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大窝凼,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 106.8°E) 隐藏在贵州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
材料二:云南路南石林、广西桂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和广西环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被收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更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材料三:喀斯特地貌区地形陡峭、土层薄、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较低,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但在一些暗河落差大的地段,可以建立地下水电站,如中国云南六郎洞地下水发电站等。
二、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有利影响
1、重大工程选址
2、开发旅游资源
3、开发地下水
不利影响
1、地表水缺乏
2、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3、交通落后
当堂巩固
读某区“喀斯特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类型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B.土壤肥沃且深厚
C.气候湿热
D.地表径流多且水量大
2.图中各部位由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当堂巩固
2020年1月11日,坐落在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地“大窝凼”中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2021年3月31日起,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图示为射电望远镜及周围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贵州平塘“大窝凼”洼地的成因可能是( )
A.地质时期海水遗迹 B.陨石撞击的深坑
C.石灰岩溶洞坍塌 D.岩浆喷发的火山口
4.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
A.一马平川,沃野千里B.地表崎岖,奇峰林立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冰川广布,河湖众多
。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喀斯特为石灰岩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包括孤峰、峰林、溶洞等)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地跻身于世界自然遗产之列。2014年6月23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又增加了贵州施秉、重庆金佛山、广西环江。
5.描述“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的形成过程。(3分)
地壳下沉,在外力沉积作用下形成石灰岩,
地壳上升,出露地表的石灰岩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
尤其是流水的溶蚀、搬运,形成了奇峰林立的自然景观。
当堂巩固
课后作业
必做:完成系统集成《课后巩固,素养提能》
选做: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研究安化喀斯特地貌,并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