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合与句子排序专项突破
一、选择题
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敏回答说,“我非常乐意。你叫我干什么都行!”
B.“我非常乐意。”小敏回答说:“你叫我干什么都行!”
C.“我非常乐意。”小敏回答说,“你叫我干什么都行!”
D.“我非常乐意。”小敏回答说。“你叫我干什么都行!”
2.下列关于标点符号用法的解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省略号表示话没有说完)
B.“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引号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嘘!别说话,”他小声说道:“老师们正在午休。”
B.我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了……”
C.“正紧趁热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母亲微笑着说。
D.“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脚上跳舞。”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重阳节登高吃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B.洞的正中,用朱漆写了三个大字“逍遥宫!”
C.“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D.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革命事业的信心。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B.鲁滨逊和“星期五”救出了船长,船长愉快地答应带他们回英国去。
C.“哼!你不认识?我可认识他。”侦探冷笑着,又吩咐他手下的那一伙。“看好,别让他自杀!”
D.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次任务有点重,完成了任务的同学大概只有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C.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着辉煌飞去。
D.“一定要竭尽全力去做,”爸爸说:“不能三心二意面对。”
7.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你想想,还有哪些更好的建议?
B.小弟弟最爱哭,他就是家里的“警报器”。
C.全班同学都在阅读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
D.大娘断断续续地念叨:“端午粽——划龙舟——艾草叶。”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C.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D.“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 )
A.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B.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C.魏格纳系统整理了他的“大陆漂移学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
D.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
B.“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C.中国的晋西北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
D.《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原名《心》。
1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B.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C.“你过来,”名叫金百合的牛说:“我要让你在我的角上跳舞。”
D.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
12.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我便到小水湾去钓鱼。
②每到干旱季节,小河断流了,便形成了一片片的小水湾。
③每次到那里去,我都能钓回满满一网兜。
④小水湾里鱼可多啦,柳条鱼、麦穗鱼,还有金尾巴的鲤鱼。
⑤鱼可爱咬钩了,你看,我那浸在水中的网兜里,鱼越来越多。
⑥我们村外有一条小河。
A.⑥②④①⑤③ B.⑥②③⑤①④
C.⑥③②④①⑤ D.②⑥③④①⑤
13.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诚,;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①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②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③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④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A.②③①④ B.③④②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1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世界之大,宇宙之大,此时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的鸟鸣声,也听而不闻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欢的东西,现在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③④①②
15.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
(1)瞬间,大圆盘的边缘,透出一线光亮。
(2)月亮失去了银白色的光泽,变成古铜色的大圆盘,悬挂在宝蓝色的天幕上。
(3)渐渐的,渐渐的,月亮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似乎比先前更明亮,更皎洁。
(4)为了看月食,人们站在房前的空地上等待着。
(5)八点十七分,一派壮丽的景象,呈现在人们眼前。
(6)周围的繁星闪烁,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夜明珠,发出青白色的光。
A.(4)(6)(5)(2)(1)(3) B.(4)(5)(2)(6)(1)(3)
C.(4)(5)(6)(2)(3)(1) D.(4)(5)(6)(3)(2)(1)
16.给下列几句话排序,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①首先投入眼帘的是对着门的一张床,床上仰面躺着她的女邻居。她一动不动。
②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③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④桑娜把马灯举得更近一些,不错,是西蒙。
⑤桑娜举起马灯,想看看病人在什么地方。
A.①③⑤④② B.⑤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⑤② D.③⑤①④②
17.将下列句子插入段落合适的位置是( )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谁都离不开谁的共同体,中华儿女从来荣光一起分享,困难共同面对,责任互相承担。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饱含浓浓的家国情怀,每每听之总令人心潮激荡。
②千千万万个“我”构成的“我们”,代表着团结,象征着力量,也意味着命运与共、荣辱与共、责任与共。
③面对新冠肺炎这个共同的敌人,没有谁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我们都是战“疫”者。
④能不能顾全大局、维护全局,形成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战局”,我们互有责任……
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1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让一束阳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
②于是他断定,明亮的太阳并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③1665年的一天,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
④牛顿又做了许多次试验,出现的都是这种情景。
⑤当光束从一块玻璃制的三棱镜上通过时,这束光折射在墙上,映出了一条美丽的七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同天上的彩虹完全一样。
A.③①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③①②⑤④ D.⑤①③②④
19.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②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还很漫长。③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④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⑤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A.②④①③⑤ 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③① D.①④⑤③②
1.C
【详解】
本题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
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A.有误,“小敏回答说”为提示语在前,后面加冒号。
B.有误,“小敏回答说”为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加逗号。
C.正确。
D.有误,“小敏回答说”为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加逗号。
故选:C。
2.C
【详解】
考查标点符号。
A项那些鸡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他活该……”(省略号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B项“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3.A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要求我们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阅读分析可知,BCD三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均正确。
“‘嘘!别说话,’他小声说道:‘老师们正在午休。’”这句话中“他小声说道”是一种说话人在中间的表达方式,“他小声说道”后面应该用逗号,而不是冒号。由此可知,A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
4.B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辨析与应用,认真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结构、用词等方面的特点,根据对标点知识的学习进行选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与写作中要注意标点的应用。解答本题时,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台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还要根据语句关系判断标点运用是否正确。
A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句中双引号里的内容是谚语俗语,要用双引号引起来。
B 标点符号有误。当引号内的内容不构成完整的句子的时候,结尾的标点符号应该在引号外,“逍遥宫”不属于完整句子,因此感叹号应该在引号外。
C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提示语在中间,前后说话内容都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
D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句中的破折号后面表示解释说明“讲的”内容。
故选:B。
5.B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口琴等”与“和年画”不是并列词语间的停顿,中间不能使用顿号,应使用逗号。
C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面应使用逗号,不能使用句号。
D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疑问句,句末应使用问号,不能使用感叹号。
6.C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的使用标点。常考的标点符号有9种: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书名号以及破折号。
A.概数之间不用顿号,因此,句中顿号删除;
B.错误,“峭壁万仞”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三个分句之间属于并列关系。
C.正确。
D.错误。“爸爸说”这个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冒号改为逗号。
7.B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要求我们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
A.该选项中的句子是一个陈述句,句末的问号要改为句号。
B.该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该选项句子中,“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均是作品的名称,要分别加上书名号,且要删去顿号(连用的书名中间一般不加顿号)。
D.根据句子中“断续续地念叨”可知,“端午粽——划龙舟——艾草叶”中间的破折号要改为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8.D
【详解】
考查标点符号。
D项错误,提示语在中间,“说”字后面要用逗号,因此“冒号”改为“逗号”。
9.D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D项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与“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是并列的分句,中间停顿应使用分号,不能使用句号。改为: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
10.B
【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句子在内容、结构、语气等方面的特点,然后判断。
A、C、D选项正确;
B.有误,引用语言,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加“,”。正确为:“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11.C
12.A
【详解】
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排列句子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完成时,先将所有句子通读一遍,整体把握这几句话在写什么;然后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从而理清事情发生的先后。一般情况下,句子中都含有一些关键词,它点明了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揭示了句子之间的联系,只要善于抓住关键词,此类试题就很容易解答。
通读全部句子可知,主要是围绕着村外的小河来写的,所以“我们村外有一条小河”是总起句,⑥为第一句。
“每到干旱季节”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所以接下来是②。
结合第②句中的“一片片的小水湾”可知,接下来描述小水湾的情景,即“小水湾里鱼可多啦”,所以接下来是④。
再结合“鱼可多啦”可得出“我便到小水湾去钓鱼”,所以接下来是①。
“鱼可爱咬钩了”交代了“钓鱼”的过程,所以接下来是⑤。
“我都能钓回满满一网兜”交代了“钓鱼”的结果,所以接下来是③。
所以答案选A。
13.A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理解运用,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解答这道题我们要整体阅读语段,把握大意,再看局部,照顾前后句,本.题由四个分句组成,每个分句都是前后反义词,所以第一个空“笑容”对应“眼泪”,第二个空“喝彩”对应“沉默”,第三个空“顺从”对应“反对”,第二个空“顺利”对应“挫折”。故选:A。
14.A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15.B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16.D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排序的能力。
做此题时可先把题目句子读一遍,再去看需要排序的句子,判断是否可以从逻辑顺序、方位顺序、时间顺序等关系进行排列,排列完后组合在一起再将语句读一遍,看是否通顺,是否合理。
③先介绍周边环境又黑又冷,是开头句;⑤句是因为环境太黑所以桑娜才会举灯,为第二句;①句中的“首先”点明了桑娜的第一视角,因此为第三句;②④连一起都是写西蒙的,②句具体写西蒙的样子,放④后。句子顺序是③⑤①④②,故选D。
17.B
【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阅读句子可知,这句话前半句讲中华民族,可以承接①的“家国情怀”;后半句讲中华儿女,可以连接第②的千千万万个“我”构成的“我们”,所以它应该放在①②之间。
18.B
【详解】
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这几句话讲的是牛顿发现太阳光不是单一的白色,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故事。首先交代故事的背景(③1665年的一天,英国大科学家牛顿在一间暗室里做实验。)接下来就是做实验证明自己想法的过程(①他让一束阳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⑤当光束从一块玻璃制的三棱镜上通过时,这束光折射在墙上,映出了一条美丽的七色光带,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同天上的彩虹完全一样。④牛顿又做了许多次试验,出现的都是这种情景。)最后得出实现结论(②于是他断定,明亮的太阳并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19.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句子排序能力。
语段对“全民阅读”进行了分析,①开启了话题,可作为第一句;③“但”体现了分析过程,也体现了与上一句的衔接;④从语意和“或者”一词辨析为第三句;⑤是对上两句分析的总结,可作为第四句;②“因此”一词体现了对语段的总结,可作为末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①③④⑤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