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 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 2.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6-24 13:2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2.1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执教班级:高一(1)(2)(3)(4)(5)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标 通过探讨游戏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了解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描述算法。进一步理解三种基本结构的流程图。
教学重难点 重点:算法的描述。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难点:能够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区分三种结构。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媒体或技术应用
一、游戏引入 【比一比】最强大脑——记忆力。教师:运行“最强大脑游戏.py”,学生观察结果学生:体验游戏。显示结果。——探讨游戏解决问题的过程。 启动Python软件
二、新知新授 一、算法算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的描述(1)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尝试用自然语言描述“最强大脑游戏”的算法,完成下表。实现“最强大脑游戏”的步骤环节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步骤出题显示物品和编号10秒1.2.......答题输出结果师生活动:1.教师分析问题,学生思考实现“最强大脑游戏”的步骤;2.教师举例生活中存在的算法,讲解算法的含义,学生理解相关内容;3.学生尝试用自然语言描述“最强大脑”游戏的算法;4.教师给出正确的算法描述,点评几个学生的描述结果。(2)用流程图描述算法1、流程图符号2、三种节本结构的流程图【实践探究一】第一章鸡兔同笼说说下面两个流程图是什么结构流程图一:流程图二: Ppt和Word
三、实践 在学生用自然语言描述“最强大脑”游戏的基础上,尝试用流程图来描述。师生活动:1.教师讲解流程图描述算法的相关知识;2.学生尝试用流程图描述“最强大脑”游戏的算法,画出流程图;3.教师给出完整正确的流程图,点评几个学生的流程图。
总结 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描述方法三种基本结构
板书设计:见ppt
备注:实验等实践课的教学设计样式可参照新授课教学设计模板编制。
起止框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判断框
流程线
连接符
条件?
A
B


A
条件?


A
B
兔的数量=(94-35*2)/2
输入头的数量
输入腿的数量
鸡的数量=35-兔的数量
输出兔的数量
输出鸡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