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方向;
3.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得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是在学过质量、密度、力、二力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进行浮力的研究。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对浮力的研究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教材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节课的内容也是初中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学情分析
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前概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真理。当然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因此,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四、重点难点
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2.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引出浮力
船、木块可以浮在水面,石头、实心的铁块会沉入水底,而潜水艇即可以浮在水面上,也能潜入水下航行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节“浮力”。
活动2【导入】体会生活中的浮力
观看图片,引导思考:
是什么力量使人漂浮在死海的咸水上
此刻,又是什么力量托起了人们的梦想
得出结论:
它们都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活动3【讲授】浮力的概念
引导思考:
1.两张图片的共同点是什么?
2.仅仅是液体对物体有浮力吗?浮力施力物体是什么?
3.力的方向如何?
归纳总结: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板书: 一、定义
过渡提问:那浮力的确切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活动4【活动】浮力的方向
提问:
可不可以利用装有水的大量筒、乒乓球、细线、胶带等物品自制演示浮力方向的实验器材?由学生完成下面的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1:
将乒乓球用力压入水中,撤去外力后,球从水里竖直浮上来静止在水面。
演示2:
将乒乓球通过细线、重物固定在量筒底部,首先先观察该装置水平放置时拉着乒乓球的细线的方向;然后使装置呈一定的角度,再次观察拉着乒乓球的细线的方向。
观察实验:
两次实验拉着乒乓球的细线的方向均为竖直
分析结果: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板书: 方向:竖直向上
活动5【课堂练习】画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过渡提问:
1.浮在水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吗?
2.根据之前的探究,大家有没有办法来验证一下究竟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呢?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盛有水的量筒)
活动6【实验】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学生实验验证
定量+定性分析:
水中的钩码一共受三个力,分别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弹簧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
教师总结该方法为拉力差法测量浮力。
板书:二、大小(称重法)
过渡提问:
请同学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7【讲授】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
以浸在液体中的立方体为例,直接询问立方体各个表面所受液体压强、压力的特点?
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变大且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因此物体下底受到液体的向上的压力较大,上底受到液体的向下的压力较小,物体上、下底面的压力差即表现为竖直向上的浮力。
板书:三、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过度提问:是不是浸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
活动8【演示】平时压都压不沉的乒乓球, 放在水里竟然浮不起来_微课
引导思考:为何向塑料瓶加水的过程中乒乓球没有浮起来?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关键是看物体的底部是否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
活动9【课堂练习】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活动10【活动】学习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表达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及疑惑。
你还想知道与浮力有关的哪些问题?(为本节与下节课的衔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