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陋室铭》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下册 16 《陋室铭》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4 16:1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陋室铭
1. 了解铭文的特点。
2. 疏通文意,积累文中关键词句,熟读并背诵全文。
3.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
学习目标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曾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而被贬为地方官。
作者简介
德馨
鸿儒
苔痕
案牍
xīn
hónɡ rú
tái

读准字音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德馨
(品德高尚的“我”)

1. 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山 水
比喻起兴



陋室
合作探究
2. 作者在本文提到诸葛亮、杨雄有何作用?
明确: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的高尚志趣和抱负,以此类比,证明“陋室”不陋。
3. 作者借山水喻陋室,以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美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
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不慕名利、安贫乐道、高洁傲岸、追求朴素自然
托物言志
松树


屹立峭壁
不畏风雪
坚韧顽强
傲岸不屈
陋室铭
设喻引题






陋室
德馨
环境清幽(景)
情趣高雅(事)
古贤自喻
反诘点题
人物不俗(人)
手法:托物言志
修辞:对比、对偶、比喻、比兴、反问、借代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何陋之有
陋室不陋
课堂小结
翻译下列句子。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 孔子云:“何陋之有?”
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
之:助词,宾语(何陋)前置的标志。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仿照《陋室铭》的文体,为我们的教室或为你的书房、课桌、铅笔盒等写一篇《 铭》的铭文,可写文言文,也可用现代文。
要求: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作业布置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