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5-30 20:50:18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2导体和绝缘体扬州市花园小学 陈立云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一、说教材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2、 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科学知识: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2、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教学重点:能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检测区分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教学难点:
1、不同材质的物体的导电性能。
2、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1、课前准备尽量充分2、课堂组织尽量妥善二、说教法3、尽量让学生探究
(一)教学准备电源实验盒、待检测物体【小木棒、钥匙、回形针(一种铁的,一种带塑料套的)、一元硬币、直尺(一种铁尺、一种塑料尺)铁夹子、玻璃、吸管、汤勺(一把不锈钢的、一把瓷的)】、量杯、接线板、电笔、人体验电球、PPT课件三、说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导电”概念2、检测区分17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二)教学流程3、检验水的导电性能 4、探究人体能否导电5、进行安全用电教育容易导电不容易导电导体与绝缘体的运用与电有关的警示标志板书设计

2、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 不容易
导电板书设计

2、导体和绝缘体
容易 不容易
导电谢谢指导!《导体和绝缘体》说课设计
扬州市花园小学 陈立云
一、说教材
(一)分析教材
《导体和绝缘体》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本课与《简单电路》、《探究暗盒里的电路》、《研究磁铁》、《电磁体》共同组成了《电和磁》这一单元。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联系。
导体和绝缘体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广泛,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学生也应该了解一些有关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本课在学习了第一课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各种物体放到电路中去检验其导电性能,从而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就是本课的主要内容。
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设计制作一个检测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装置。做个检测器是上好这节课的一个准备工作,检测器的灵敏、有效程度直接影响到对物体导电性能的检测。一定以要严格要求学生不能用电池以外的电源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以免发生危险。
第二部分,呈现了一个小男孩正在用他自己制作的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的场景。教材展示了一些材料及一份记录表,让学生先预测再检测。这部分的教学是本课的一个主活动。
第三部分,认识人体和大地以及自然界的水也都是导体。让学生检验水的导电性能,用验电球检验人体的导电性能。此外,还需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现象推测人体的导电性能。
第四部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常见的电器、电工材料和工具进行辨析,分析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不是导体,从而更好地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还展示了一些用电的错误做法,这部分内容地展开就是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用电,让他们承担器宣传小卫士的责任,通过学生们的行为来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教材还特意呈现了“小心触电”标志。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认清这个标志,提醒学生注重用电安全。
本课一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课的知识结构,并结合本课要完成的任务,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设计检测装置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2、 能对物体的导电性能作出预测并检验自己的预测。
科学知识:
1、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人体、大地和自然界的水也是导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三)教学重点:能用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检测区分多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四)教学难点:
1、不同材质的物体的导电性能。
2、教室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材料和安全用电事项。
二、说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育之与其它工作的区别,就在于工作的双方都是人,所以课堂应该充满人性化。在课堂中如何去落实一些更人性化的东西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课前准备尽量充分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材料,选择的材料要典型,效果明显,以减少学生探究的历程和降低难度。
2、课堂组织尽量妥善
在学生实验时,事先如果组织得不好,就会造成实验时课堂秩序的系乱,因此,实验的组织工作十分重要。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3、尽量让学生探究
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忽视,课堂上,尽量让学生提问、预设,尽量让学生观察、质疑,尽量让学生动手、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合作中探究。
三、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电源实验盒、待检测物体(小木棒、钥匙、回形针(一种铁的,一种带塑料套的)、一元硬币、直尺(一种铁尺、一种塑料尺)铁夹子、玻璃、吸管)、量杯2个、电笔、人体验电球、PPT课件
2、知识铺垫:课前简单讲解简单电路的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
每组5人,组长、记录员、监督员各一名,检测员两名。明确具体分工并练习。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
很高兴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之前大家已经了解了简单电路,(在展台上出示)我们将这两根导线里面的金属丝连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闭合电路,灯泡就会亮了。如果陈老师在两根导线之间连接了其他物品,灯泡还会亮吗?我们试一试。
将导线的两端分别与钥匙的两端相连。灯泡亮了吗?再试一次。
将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橡皮的两端相连。灯泡亮了吗?再试一次。
问:为什么第一次将钥匙连起来灯泡亮了,第二次将橡皮连起来灯泡不亮呢?(钥匙容易导电,橡皮不容易导电。)
板书:导电 容易 不容易
预测:
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他们有的像钥匙容易导电,也有的像橡皮不容易导电(出示幻灯)猜猜看,这些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同学们的猜测正确吗?我们用这个简单电路来检验。注意检验时将导线两端与被检测物品的两端相接,不可将导线碰到一起。如果灯泡亮了,证明被测物品容易导电,反之则不容易导电。)
2、实验之前老师提几个要求:(出示幻灯)师读。
师:实验结束小组保持安静,监督员整理好器材,小组长准备汇报小组实验情况。听清楚要求了吗?好,开始!(生实验活动,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回报时要分类归纳总结)
3、汇报:
师:请最先完成实验的这个组第一个汇报。(若预测与实验结果完全一致:真厉害,你们小组的同学对有关电的知识了解还真多呢!)(若有不同:有不一样很正常,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预测有时不一定就正确,所以要想获得科学的真理,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才行。)
师:和他们组的实验结果有不相同的吗?
(生:我们检测的回形针是不容易导电的。)
师:怎么回事呢?请两个小组的组长把你们检测的回形针拿到前面来,大家分析一下同样是回形针却会有不同的检测结果?
(生:一种回形针是铁质的,容易导电;而另一种回形针外边有一层塑料膜,不容易导电。)
师:再请最后完成的小组汇报一下。(生汇报)
师:有和他们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吗?
(生:我们组检测的直尺是容易导电的,和他们的检测结果不同。)
师:是吗?把你们的直尺拿上来。大家看出原因了吗?
(钢尺容易导电,塑料尺不容易导电。)
明确概念。
我们检测的物体中使小灯泡亮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容易导电,我们给这一类物体起个名字叫——(板书)导体,比如——(生)铁勺、铁钉等;而不容易导电让灯泡不亮的物体我们就叫他们——(板书)绝缘体,比如木棒、吸管等。(幻灯出示概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电学知识,自己读一读。
检验水的导电性能。
1、过渡:刚才检测的都是固体,那么液体呢?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水,它能不能导电呢?(生异口同声“能”)师:你们检测过吗?这么肯定?老师准备了两杯水,一杯是自来水,一杯是盐水,我们继续用检测器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2、老师先用大家刚才用的检测器检测(师操作)。大家有什么发现?(灯泡没有亮,水不容易导电)老师看到大家眼中的疑惑。我将一节电池增加到四节,也就是增大了电流,我们来看看会有怎样的结果?(师操作)大家发现了什么?(自来水不容易导电,盐水容易导电)
3、自来水真的不导电吗?仍然有质疑的同学举手。好,科学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质疑中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进步的。老师再来检测一下,这回换的检测器更厉害,它叫(出示“万用表”),本领很了得,再微弱的电流它都能明察秋毫。先检测一下它是否能正常工作,请大家注意仪表上的指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自来水究竟能不能导电?(将万用表两端的导线伸入自来水中)大家发现什么了——指针摆动。真的吗?再来检测一次。(师操作)大家发现了什么?(自来水可以导电)
4、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有怎样的发现?
5、小结:很明显,这两种不同的水都是可以导电的,只不过盐水比自来水容易导电,所以自来水也是导体?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可能容易导电,也可能不容易导电。
探究人体能否导电。
1、我们玩个游戏: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手拉手连成一圈,其中两个同学松开手抓着人体验电球的两端的金属扣,(同学们预测一下,验电球会有什么变化?仔细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如果其中两名同学松开手呢?
再请一组同学来玩一玩。师:你们从这个游戏中发现了什么?(生:人体也是导体)
2、生活中有很多利用“人体导电”原理的例子,比如:(楼梯口的触摸式)感应开关、电笔等。(出示电笔)这就是电笔。别看她其貌不扬,可却是电工师傅保护自己的宝贝,若想检测物体是否有电只需将电笔一头触碰被测物,另一头用大拇指按上,里面的灯亮了说明有电。(在实物展台演示电笔的使用事先要连一个电源插座过来)特别提醒:大家不能私自用类似的东西检测家里的开关和电器。
3、明确导体与绝缘体的关系。
师:导体与绝缘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师:是啊!导体与绝缘体完美结合就能方便我们的生活。(幻灯出示:各种常见的电器、电工材料和工具),他们既有导体,也有绝缘体,他们的相生相随是造福人类的。
认识不安全用电的危害
1、不过如果导体和绝缘体使用不当就会给人体造成危害。有的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下面请看一段视频。
2、安全用电除了了解一些不当的做法不能去做,还需要认识一
些常见的和电有关的警示标志。(幻灯出示)在这么多的标志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的图案——电的图案,记住,看到这个图案就要小心了,电老虎是会要人命的。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了导体与绝缘体的知识,还知道了许多安
全用电的知识,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利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能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知识拓展:(出示幻灯)
其实,除了导体和绝缘体之外,生活中还有一些物品的导电性能在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我们称之为半导体。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受外界影响比较大,有许多独特而有用的性质,在电子技术和无线电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去探究。
板书设计:
导 体 与 绝 缘 体
容易 不容易
导电
实验报告单
物体
名称
预测
检测1
检测2
检测表明

不亮

不亮

不亮
容易
导电
不容易
导电
铁夹子
?
?
?
?
?
?
?
?
小木棒
?
?
?
?
?
?
?
?
回形针
?
?
?
?
?
?
?
?
一元硬币
?
?
?
?
?
?
?
?
吸管
?
?
?
?
?
?
?
?
钥匙
?
?
?
?
?
?
?
?
玻璃
?
?
?
?
?
?
?
?
直尺
?
?
?
?
?
?
?
?
我们
的发现
第 小组 组长
记录员 监督员
检测员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