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5 电磁铁扬州市花园小学 陈立云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一、说教材单元总体说明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联系。最后一课《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自己做一个电磁铁。
2、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3、能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4、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3、知道电磁铁的磁极位置是可以转换的。
4、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
2、意识到电磁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究 电磁铁磁性强弱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一)教学准备导线、铁钉(用火烧过的)、细铁丝、大头针、指南针、电视资料、电池、PPT课件三、说教学过程互动式教学 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说教法 1、制作电磁铁2、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二)教学流程3、研究电磁铁的两极4、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报告板书设计:
5、电磁铁
电池的节数√
线圈的圈数√
铁钉的粗细×
导线的粗细×谢谢指导!《电磁铁》说课设计
扬州市花园小学 陈立云
一、说教材
(一)分析教材
《电磁铁》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本课与《简单电路》、《导体和绝缘体》、《探究暗盒里的电路》、《研究磁铁》共同组成了《电和磁》这一单元。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联系。
本课是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与电和磁的关系。电磁铁实际上就是在通电状态下具有了磁性的装置。电磁铁与永久磁铁虽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本课主要让学生研究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不同之处,如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磁极位置可以改变等。
本课主要教学活动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制作一个电磁铁。制作电磁体是本节课的基础,因为下面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制作的电磁铁的基础上展开的。
第二部分,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活动 。
第三部分,研究电磁铁的两极变化。有了研究磁力大小的基础,学生对磁极变化的研究就容易多了。
第四部分,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分析本课的知识结构,并结合本课要完成的任务,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1、能够自己做一个电磁铁。
2、 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3、能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
4、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
科学知识:
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3、知道电磁铁的磁极位置是可以转换的。
4、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
2、意识到电磁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 电磁铁磁性强弱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导线、电池、铁钉(用火烧过的)、回形针、细铁丝、指南针、影视资料、PPT课件
(二)教学流程
一、初步了解电磁铁。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二、学习制作电磁铁,做好探究准备。
1、通过组织学生制作电磁铁,来验证先前的设想,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2、在有结构的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磁铁”的科学概念及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尤其是描述通断电流时看到的现象,本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感知电磁铁基本性质的过程。
三、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认识电磁铁的性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思考后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归纳、总结出说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在学生假设猜想的基础上,加以指导,特别注意变量的控制,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和水平,再由学生设计实验加以研究,汇报交流,总结出规律来。
四、研究电磁铁的两极
“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的探究,再次体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主
动建构科学概念的要求。组织学生用“指南针测试法”来验证电磁铁的南北极,从而建立电磁铁也有南北极这个概念;从交流中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有些组的铁钉的南北极不一样,从而过渡到“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又一次经历一个“提出问题→计划制定→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在活动中建立“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个科学概念。
五、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观看视频, 通过列举的一些物体,引导学生了解电磁铁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让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加强对生活中电磁铁的研究和关注。
(三)板书设计
5、电磁铁
电池的节数
绕线的圈数
附: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看视频了解电磁铁。(出示一包回形针与牙签的混合物)
提问:怎样快速的分开它们?学生可能提出用磁铁把大头针吸上来。教师给予肯定后,说:我还有一种办法。观看视频,教师介绍这个装置叫电磁铁。
制作电磁铁
1.观看视频了解制作要求。
2.学生尝试制作并验证电磁铁吸铁。
3.小结:永久磁铁与电磁铁的异同。
三、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教师统计各小组吸上回形针的数量后,提问:为什么各组吸上的回形针数有多有少?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做出假设。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 :你们认为与什么因素有关?该怎样做实验?需要注意什么?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班级内讨论、交流。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与结果,得出结论。
四、研究电磁铁的两极
1.谈话: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电磁铁有吗?(学生做出假设)
2.怎样判断呢?(学生会想到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
3.学生实验判断、汇报结果。
4.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大家互相看一看,你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5.学生互相观察,找出原因。教师可以让各组重新验证一下。
五、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你们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吗?学生根据经验谈。
2.播放电视资料,增加学生的见识。
3.谈话:请你设想一下,你还能把电磁铁应用到哪些地方?
4.学生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