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2节 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2节 水中的藻类植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4 16:3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地面上的植物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以贯众为例进行观察活动,了解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以葫芦藓为例进行观察活动,能够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植物,让学生了解主要植物类群如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观察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进行观察活动所需的材料:贯众、葫芦藓、放大镜、尺等;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你有没有留意在树荫下、墙角边等阴暗、潮湿的地方也会长一些植物,这些植物虽然没有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种子植物高大,但是它们在植物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二)蕨类植物
师: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相似之处,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但蕨类植物的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多。为什么两类植物生活环境相似而形态差别很大呢?藏类植物在结构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观察贯众]
师:将课前准备好的贯众拿出,供学生进行观察。
师:仔细看一看,贯众叶的形状是怎么样的?有叶柄吗?叶的背面有没有一些“斑点”?这是什么结构?用尺量一量贯众的高度,想一想,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吗?
生:用放大镜观察贯众根的形态,在实验练习册的相关地方注出观众植株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师:观察贯众、凤尾厥、卷柏等植物。他们的根、茎、叶与贯众相似吗?
总结:大多数的厥类植物的茎都生长在地下。叶从茎处向上生长,茎向下生有不定根,将植物固定在地面上,并从土壤吸取水分和养料。在成熟的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依靠孢子囊内的孢子进行繁殖。
(三)苔藓植物
师:根据平日的观察,谈谈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苔藓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相比,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吗?
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师:适时以课件同时展示部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并及时对学生的发言予以肯定、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使学生对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师:用媒体展示资料“苔藓植物分布极广,它们广泛分布在森林、沼泽和其他阴湿的地方,在适宜的环境中可以大片地生长……”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为学生更好地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作了铺垫。
[观察葫芦藓]
师:将课前准备的葫芦藓拿出,供学生观察。
1.用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叶,叶有没有叶脉?叶的厚度与贯众比较有什么区别?它的“根”与贯众有什么不一样?
2.将你观察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比较观众和葫芦藓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名称 结构名称
叶 茎 根
贯众
葫芦藓
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探究材料、用具进行充分的观察、讨论、动手实验,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求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并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及时提出观察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测量时如果发现有葫芦藓结构并有长柄的植株,不要把这种结构及长柄测量在内;注意茎的质地、茎有无筋络(输导组织)叶的厚薄和大小、有无叶脉;观察假根的形态等。
讨论交流:各组同学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记录,并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大家相互补充,最终认识到: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细弱;叶绿色、小而薄、无叶脉,推断茎和叶里都没有输导组织;假根纤细,结构简单(教师补充假根只起固着作用),故要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上特点决定了苔藓植物吸水和保水能力都不强,植株也矮小(约1~3厘米),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