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目 新授《五指山歌》 八年级上册 第3课时 总课时3
课时目标:1、能够关注并喜欢黎族民歌,乐于对歌曲《五指山歌》相关的音乐要素进行探索。2、能够用优美的歌声演唱《五指山歌》,尝试用海南方言演唱歌曲。3、在欣赏、感受、演唱“啰呢调”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本黎族民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1、交流激趣2、引入课题《五指山歌》二、新课1、学习歌曲2、聆听3、分析(三)拓展 教师:同学们,说起我们美丽的海南岛,有很多风景名胜,有一座山是我们海南岛上最高的一座山,那是什么山呢?学生:五指山。教师:对,五指山!现在就让我们共同随着画面走进五指山。课件:五指山风光视频教师:五指山之所以成为海南乃至于全国的名山,名就名在于它美丽的自然景观;在于它富有特色的风土人情;更在于它那天籁般的民歌旋律!教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歌声走进五指山,走进那孕育着黎族民族文化和民歌的发源地!课件:展示课题——《五指山歌》教师:现在就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具有海南独特风韵的歌曲,请大家在演唱前仔细观察,这首歌曲的拍号有什么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课件:问题——仔细观察,这首歌曲的拍号有什么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教师:我们先不忙于解释和回答,现在,请大家在演唱的体验中一起来寻找答案。课件:《五指山歌》大歌页面① 感悟歌曲的意境美——聆听教师示范演唱。(用两种方言)(请同学们思考、对比两种语言演唱的不同风格。)② 感受歌曲的旋律美—— 读谱(强调装饰音和变换的拍号的正确演唱)③ 体会歌词的韵律美——方言念词(用节奏念词的方法并强调衬词的作用)④ 享受歌曲的形象美——填词歌唱 (要求:节奏从容、旋律舒畅、抒情性强,唱出美感)⑤ 理解歌曲的节奏美——变拍子——知识点(音乐要素)丰富、流动而富于变化。⑥ 音乐实践活动: ★ 尝试用2/4拍演唱歌曲,对比音乐情绪有无变化? ★ 尝试改变速度和节奏,对歌曲的风格有无影响? ★ 再次完整演唱歌曲。课件:归纳——《五指山歌》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拍子记号——3/4拍,2/4拍,变换拍子使得歌曲更加丰富、流动而富于变化。聆听两首不同演唱形式的《五指山歌》,对比歌曲音乐情绪和风格的变化。★童声合唱《五指山歌》 ★男声独唱《新五指山歌》教师:同学们,聆听欣赏了这些不同(现代、合唱、创作)的五指山歌,相信这首 “啰呢调”的旋律已经根植在我们的心中。分析歌曲的音乐要素教师:《五指山歌》是我们海南黎族民歌,我想我们应该对其音乐特点有所了解?课件:《五指山歌》音乐特点介绍:学生①:《五指山歌》正是海南人民依据“啰呢调”的调腔而创编的革命民歌。其内容它歌唱红军胜利归来,嘲讽蒋军失败。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和问答的方式说明——正义的红军必将战胜反动的蒋家王朝。学生②:黎族民歌的体裁——黎族各支系都有自己特定的传统音乐调腔。在传统音乐调腔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山歌、情歌、劈山栏歌(一种刀耕火种时唱的劳动山歌)、舂米谣(杵歌)、犁田歌、打硪歌、儿歌、叙事歌等民歌体裁。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明确歌曲《五指山歌》的音乐要素: 拍子速度力度旋律曲式情感3/4拍和2/4拍 中速刚柔相济 委婉舒畅、抒情性强二部曲构第一乐段:沉稳而抒情;第二乐段:坚定而自信1、拓宽欣赏一组赞美五指山的歌曲教师:同学们,神奇美丽的五指山曾经让多少作曲家和歌者为它倾倒和动情,在这里,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组描写五指山的歌曲:课件:多媒体播放歌曲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我是五指山人》 思考学习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聆听分析 通过导入,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带着问题学习,有助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去聆听各种版本的音乐,有助于后面的学习系统的分析乐曲,有助于写生全方面的了解乐曲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16周 本学期第14课时 主备人:刘杰 时间:20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