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1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类型一 教材实验原型练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图A装置中收集氧气的方法为 。实验室还可以用图 (填字母)所示方法收集氧气,原因是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下列四种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加热时,没有对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试管底部 B.用外焰加热
C.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忘记将导管移出水面 D.试管没有冷却,就用水冲洗
(5)图D为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对比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是 。实验结论: ,木炭燃烧越剧烈。
类型二 教材实验拓展练
3.小明是一名“小马虎”,他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遇到了下列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 。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至少写两条):① ;② 。
(3)小红对小明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进行了如图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实验1:取直径0.20 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 ①写出铁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 ______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实验2:取直径_______, 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4.[2019·成都改编] 根据图J1-3回答:
(1)用C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2)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
(3)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待红磷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A
2.(1)试管 铁架台
(2)KMnO4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3)排水集气法 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4)B
(5)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氧气浓度越大(合理即可)
3.(1)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氧气不纯 铁丝表面的铁锈没有清理干净(合理即可)
(3)0.20 mm
①Fe+O2Fe3O4
②含碳量越高,产生的火星越多
(3)实验②:由题意可知该对比实验的变量是铁丝的含碳量,其余的量应是相同的,所以选取的铁丝直径应是0.20 mm,含碳0.32%的铁丝。②由燃烧的现象可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含碳量越高,产生的火星越多。
4.(1)c
(2)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的上端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已集满
(3)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B中的水进入C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