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验2 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类型一 教材实验原型练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下列仪器肯定不会用到的是 ( )
A.集气瓶 B.酒精灯 C.试管 D.导气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 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4.[2020·杭州] 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如图图所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类型二 教材实验拓展练
5.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③收集的氧气比装置⑤要纯净得多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四套装置,其中可能收集不到CO2的是 ( )
7.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推压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及二氧化碳能与
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分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8.[2020·阳泉改编] 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们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思考。请结合图完成下列任务。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图丙实验观察到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为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9.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验满”。
(1)图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所缺仪器的名称是 ,所缺药品是 。
(2)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 。
(3)图是小明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操作,这些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下同),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10.[2020·黔西南州] 实验室利用如图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C装置中实验所需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 装置获得。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2)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 。若要证明b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 ,进行对比。
(3)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 。
11.化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图甲是实验室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的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1)图甲中A仪器的名称为 。
(2)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类似常见仪器 ,与A相比,其优点是 。
(3)图乙装置弯管B处若盛放紫色石蕊试液,则此处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4)与图甲装置相比,采用微型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
12.[2019·温州] 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图甲、乙),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图下实验。
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图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下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s 3.2 3.8 5.0 7.1 11.1 19.0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图丁),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 。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 。
(3)结合本实验的探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作出简要解释:
。
答案
1.B
2.C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是先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药品(先加入固体药品,后加入液体药品),然后收集气体,最后验满。
3.A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形成液封。
4.A 制取二氧化碳不能选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固体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
5.A 6.C
7.B d处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先变成红色,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8.(1)锥形瓶
(2)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由红色变为紫色 H2CO3CO2+H2O
9.(1)镊子 稀盐酸
(2)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cabde d
(1)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需要用镊子,故缺少的仪器是镊子,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故缺少的药品是稀盐酸。(3)此实验的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气体;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已收集满;清洗仪器。
10.(1)B 检查装置气密性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紫色石蕊试液染过的干燥纸花(合理即可)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11.(1)长颈漏斗
(2)分液漏斗 可以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
(3)CO2+H2OH2CO3
(4)操作简便、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2)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的作用与分液漏斗类似,能控制液体滴加速率。(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号表达式为CO2+H2OH2CO3。(4)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药品等优点。
12.(1)小玻璃罩内高处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合理即可)
(2)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受蜡烛燃烧的影响(合理即可)
(3)大玻璃罩中蜡烛燃烧时,产生热的二氧化碳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冷却,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从周围下沉,导致玻璃罩底部二氧化碳积聚并逐渐上升,所以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