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材料一:登山爱好者苏余年多年坚持边旅行边捡拾沿途的垃圾,同时动员身边的亲友也这样做。他和他的朋友们出资拍摄了环保公益片《流浪的口袋》,呼吁大家外出自带垃圾袋,并把垃圾随身带走。
材料二:12369是环境保护的举报热线,每一位公民都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向各级环保主管部门举报破坏环境事项。该热线设立以来,收到各类举报几十万件,一大批责任组织或个人受到惩处。
材料三:根据《巴黎气候协定》,中国的环保目标是到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由于中国加大环保力度和转变经济方式,这一目标有可能提前9年完成。外媒认为这是中国对世界气候的“巨大贡献”。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向本市市民写一份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任务驱动型
材料型
任务驱动型作文
目
录
01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02
如何写这类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就是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即:
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下达一个指令性任务,让考生更好地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明确的要求来写作文。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二)增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
(三)明确要写作的任务。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
1.创设一个真实情境。(情境性—叙事表达)
2.出现对立性的问题。(问题对立性—如保护环境/污染环境)
3.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可行性)
4.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指令性、封闭性)
“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如何对待题目材料和题外素材
任务驱动型作文 新材料作文
对待题目材料 审题立意后,强调“就事论理”,对题目材料说深说透,始终围绕题目材料中的核心观点分析论证。 审题立意后,可以淡化甚至舍弃题目材料。
对待题外素材 拒绝塞进大段古今中外名事、名言论证。强调适度引用,一般以句子的形式自然插入,忌讳以“段落论证”的形式出现。考生将“议论焦点”回归到“叙事题目”中来,就事论事,就事说理,要说出思辨的厚度和深度。 提炼观点后,抛弃材料,可以联想开去,旁征博引,分段论证中心观点。
主体内容结构 结构中“议”的部分,要求多层次、多维度地提出独到的论断,并展开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强调“就事论理”。 结构中“议”的部分是简单的事实(素材)+议论,更注重“借事说理”。
如何写“任务驱动型作文”
看清作文指令,
完成写作任务
完成任务②——
角色设定:我是谁,(身份:孩子、学生、公民等)写给谁;(父母、师生、政府机构、广大市民等)
完成任务①——
文体要求:给某人写一封信、倡议书、演讲稿等等;(固定格式和文体内容特征)
完成任务③——
主题要求:写什么?为什么写?(庆祝建国七十周年/保护环境等)
完成任务④——
你的认识和思考/希望、建议;
暖心提示——①要求中暗含行文思路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向本市市民写一份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体要求:倡议书
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正文内容:
写明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时代要求)
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原因 目的 做法 意义 再次倡议)
角色设定
我:某校高三学生 写给:本市市民
暖心提示——②既看材料,更看要求;
要你往东,你不往西
要你搬砖,你不加瓦
记得迅速切入材料,绝不另起炉灶
记得行文紧扣关键词,反复点题
祝你成功!
2019全国一卷作文——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嘛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任务指令
1.文体任务:必须是演讲稿,要符合演讲稿的针对性、说服性、现场感等特点。开头结尾应有称呼语和礼貌用语。
2.角色任务:“你”的身份是复兴中学的一名学生。
听众是复兴中学的同学,尤其是那些“不理解、不愿意、不尊重劳动”的同学。
3.主题任务: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4.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演讲稿
主要功能——
使人知——这是一种以传达信息、阐明事理为主要功能的演讲。它的目的在于使人知道、明白。
使人信——演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信赖、相信。
使人激——演讲意在使听众激动起来,在思想感情上与你产生共鸣。
使人动——使听众产生一种欲与演讲者一起行动的想法。鼓动性强,多以号召、呼吁式的语言结尾。
使人乐(写作暂不考虑)
演讲稿
开头——开头要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
开头方式:
开门见山,亮出主旨
叙述事实,交代背景
提出问题,发人深思
引用警句,引出下文
开门见山——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尊重劳动》。
众所周知,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我们每天的吃穿用度,无一不是劳动的成果。因此,唯有热爱劳动、参与劳动、尊重劳动,我们的青春才能在劳动中绽放光彩。
引用警句,引出下文——
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是青春最美的亮色。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从古人这些富有哲理的话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一代代炎黄子孙脚踏大地,心贴热土,用勤劳的双手披荆斩棘,开创了中华民族泱泱五千年的宏大文明。没有劳动,就没有富饶的天府之国;没有劳动,就没有杏花江南的鱼米之乡;没有劳动,就更没有当下中国巨龙腾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时代!
叙述事实,交代背景+提出问题,引人深思——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复兴中学近来有这样的现象:部分学生借学习之由看轻劳动,倚重科技漠视劳动,畏惧苦累排斥劳动。其实,劳动与学习并非冤家对头,而是一对互相协调、健硕有力的羽翅,都会助我们在人生路上腾跃翱翔。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演讲稿
主体部分——层层展开,步步推向高潮
在主体部分的行文上,要在理论上一步步说服听众,在内容上一步步吸引听众,在感情上一步步感染听众。
主体部分展开方式——
并列式(类比/正反对比)
递进式(由表及里/由因及果/由小到大)
并列递进结合式
演讲稿
结尾——干脆利落,简洁有力
结尾或归纳、或升华、或希望、或号召,方式很多。
劳动无小事,其中蕴乾坤。共同打扫庭院,培植了互助协作的精神;独自擦拭黑板,强化了责任在肩的意识;捡拾纸屑,诠释了爱护环境服务他人的情怀……优秀品质的嫩芽就这样在劳动中滋长壮大起来。同学们,让我们从一屋扫起,理解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用劳动创造美好未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暖心提示——②既看材料,更看要求;
要你往东,你不往西
要你搬砖,你不加瓦
记得迅速切入材料,绝不另起炉灶
记得行文紧扣关键词,反复点题
祝你成功!
还记得曾经的暖心提示吗?
为什么高考要设置“任务驱动型作文”?
多年来的新材料作文命题,在给考生提供充分的写作空间、多元的立意角度的同时,也出现了难以回避的问题——考生容易自选一个自己很熟悉或早已准备好的角度进行套作。
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问题,纠正学生的“假大空”写作风气,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次跑题作文“集锦”
《敢想敢发声》《敢为天下言》《踊跃发言,更要符合实际》
《为术业者发声》《发声》《敢于说“正确”的话》《敢于发“真”声》《处新时代,发中国声》
跑题原因:片面理解材料,被材料迷惑,忽视任务“写作”,用“说话”替换“写作”
《发光为国荣》《青年兴,国运兴》《新时代,敢于拼搏》《观照现实》(途径是实践)《从心所欲》
跑题原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材料中选择了一个自己所认为的“关键词”展开论述,将任务驱动作文解读为材料作文,无视任务,另起炉灶,完全跑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策略
读懂材料内容及含义+
审清任务要求
事件(叙事型材料)、
标语口号、名言(标语名言式材料)
事件所体现的主旨、
标语口号、名言蕴含的深层道理
具体任务:对什么问题的看法;立场;建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