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这次疫情期间,小明在家中学习,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大声喧哗,他从窗外看,原来是一个不戴口罩就要出小区的人,被保安拦住而发生了争执,小明觉得这影响到了他的学习,于是关紧了窗户,在自己的房间放起了音乐,但是邻居来敲门了,对小明说他家还有婴儿正在睡觉,希望不要放音乐。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喧哗”描述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关紧窗户是从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小明放的音乐对于邻居来说属于 (选填“噪声”或“乐音”)。
2.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3.如图甲、乙、丙所示是手机软件采集到的三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的音调较高,图 的声音响度较大,每年高考期间考场附近都要竖立禁止鸣笛标志,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4.下表是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适用区域 白天环境噪声/dB 夜晚环境噪声/dB
高速干线道路两侧 70 65
工业区 65 55
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 60 50
居民、文教区 55 45
特别安静的住宅区 50 40
(1)请根据提供的资料总结一条规律:
(2)假如我们生活在月球上,会受到噪声干扰吗?请说明理由:月球上的这种现象对我们生活中防止噪声有什么启示?请举例说明,答: (选填:会或不会),理由: 此理由在生活中防止噪声应用举例:
5.2013年“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蘑菇兄弟”王嘉诚和张燕峰的演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蘑菇兄弟”在弹奏小吉它时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产生的,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能区分出他们两位的演唱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不同.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6.如图,医生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声音来诊断疾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考场上,监考老师要求考生不能交头接耳,保持考场安静,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7.我市靠近路口处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65dB,这个数值反映该路口处噪声的 (选填“音调”或“响度”);若此时有一辆载重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填选“增大”或“减小”).
二、选择题
8.以声消声原理 ( )
A.利用声波的密部与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加强
B.利用声波的密部与密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
C.利用声波的疏部与疏部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
D.“以声消声”的方法也称作“有源消声技术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B.在交响乐演奏中,台下的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主要靠音色辨别
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
D.摩托车加消声器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0.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敲打钢尺的力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低
②乙图中,齿轮转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③丙图中,向瓶外不断抽气,听到手机铃声的音色发生改变
④丁图中,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污染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①②④正确
11.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实现的(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改变声音的音调
12.小明家对面楼的住户正在装修房间,影响了他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影响,小明设计了下列方案,其中最佳方案是( )
A.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门窗关紧,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
D.将门窗打开,同时用棉花塞住耳朵
13.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要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减少大气污染 B.绿化居住环境
C.缓解“热岛效应” D.降低噪声污染
1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波具有能量
C.“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5.下列关于图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回声都能被人耳接收并准确分辨
B.哨子音调变化取决于空气柱的长短
C.倒车雷达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
D.该图反映的是一种噪声的波形图
三、实验探究题
16.小明和小红想比较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这三种材料的隔声性能.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m 1.5 2.0 1.0
(1)小明将机械闹钟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不同/相同) 厚度的不同隔声材料.接着他一边听秒针走动的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见声音为止。小明在远离声源的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 (响度/音调)发生改变,然后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距离(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待测材料中隔声性能最好的可能是 。
(2)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 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 (好/差)
四、综合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城市噪声来源有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控制措施有将噪声严重的工厂迁出市区;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声器并限制使用;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在市区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积极搞好城区绿化植树,宜用多孔建筑材料,加强隔音;此外,在市区有关地段如闹市区等处设立噪声监控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以加强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加强每个公民控制噪声的环保意识,不制造噪声并增强自我保护;为防止噪音干扰,有些居民戴着耳罩休息。
问题:
(1)这里噪声是指 ;
(2)阅读上述材料,从材料中得知控制噪声采取的措施是在 处减弱,在 过程中减弱,在 处减弱。
答案
1.响度;传播过程中;噪声
2.响度;声源
3.乙;丙;声源
4.夜晚比白天环境噪声分贝要低些;不会;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双层真空隔音玻璃
5.琴弦振动;音调;空气;音色;声源处
6.信息;声源
7.响度;增大
8.D9.B10.A11.B12.C13.D14.B15.A
16.(1)相同;响度;泡沫塑料 (2)人到声源的距离;差
17.(1)妨碍人们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以及对要听的声音造成干扰的声音 (2)声源处;传播;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