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自相矛盾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自相矛盾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10:4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五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15《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借助文中注释,理解文言文中每句话的意思,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读中感悟文言文,理解句意,了解课文主要意思,从中明白道理或某种情感,这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文言文虽短,但有些字体较难写,难记,导致学生对整篇课文、句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方法 1.通过初读,划分停顿体会文言文大意。 2.借助文中注释与工具书,解读明其意。 3.精读悟其情,明白作者表达的情感与道理。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课件出示一些成语,让同学们观察一下有什么特点?(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 简介韩非。 3.读课题,利用图片讲解“矛”与“盾”。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课件出示学习古文三步法。 (1)初读 正其音 (2)解读 明其意 (3)精读 悟其情 2. 同学们一边听课文录音,一边勾画不认识的字词。 3. 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4.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 重点讲解:矛(máo) 盾(dùn) 誉(yù) 鬻(yù) 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师范读,生边听边画出朗读节奏。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yù)之/曰(yuē):“吾(wú)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fú)能应也。夫/(fú)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解读课文,明白意思。 课件出示句子,理解句意。 精读,悟其情 用原话作答: 楚国人在做什么? 他是怎么说的? 后来谁又说了什么?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他又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都能戳破。”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是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小结 这篇课文是一则文言文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卖矛与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与盾,他说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