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7、血染的实验报告
1 X- m/ i/ k) R& T$ F7 S1 ~教材简介
% B: V4 j8 e% Q《血染的实验报告》是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芝加哥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的动物学家卡尔·施密特博士以生命作为代价,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实验,完成了一份血染的实验报告,为人类的科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赞颂了施密特博士为了科学事业贡献出宝贵生命的伟大精神。-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老科学家对待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文章细节描写的理解,体会老科学家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2、理解“透、盘、吐、蜷、抬”几个动词,并能准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初步理解
1.教师板书:实验报告
问:什么叫实验报告?
指名大概说说。教师:就是根据某个课题,把实验的过程及观察的事物的变化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就是实验报告。
2.我们用什么词形容实验报告?
预设:完美的、唯一的、精彩的
语文书中用什么词来形容的呢?
齐说:血染的(教师板书:血染的)
师:就是?
预设:就是用鲜血染成的。
师:还可以怎样理解呢?
预设:用生命换来的。
师:分析得非常好。下面请大家带着我们的理解再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激发阅读渴望。深刻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 重点分析
1、自由读课文
师:在这血染的实验报告背后隐藏着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47页。把课文读三遍,第一遍要大声朗读,注意把字读准读通;第二遍要小声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三遍要默读,并且说说课文讲的是什么事。
师:把课文读几遍?思考什么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读课文。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2、分析课文:
①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③课文哪部分对卡尔博士进行了介绍?
师:谁愿意读一段?
指读课文第一段。
师:通过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师:是一般的研究人员吗?
师:这说明什么?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博士的背景,初步感知博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结合重点句子理解课文
师:这篇课文的确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卡尔·施密特身上有种闪光的东西在感动着我们。那么施密特先生的哪些行为最使你感动?
请大家看课文2~5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学生看书,找句子。
师:你认为施密特先生的哪些行为最使你感动?
师:、“在被蛇咬伤5个小时以后,卡尔 施密特博士手中的笔落在地上,他停止了呼吸。”
“5个小时后”,足见时间之长。可以想象,在漫长的时间里,老科学家该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也可猜到老科学家的实验记录该多么艰难。我们联系上文不难知道,他记下了体温的变化,器官功能的变化,血液的变化,体力的变化等等。这是在疼痛中的记录,是在知觉逐渐消失中的记录。卡尔 施密特是多么坚强的科研工作者,有多么崇高的令人折服的品格!句子不直接写“死了”,而写“手中的笔掉在地上”,表明老科学家科研至死,坚持记录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反映作者不忍用“死”这个字眼去记叙可敬的科学家。
生齐读这句话。
师:我们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再读课文。
师:这是怎样的五个小时啊?
师:这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师:如果你是先生的子女,此时,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师:如果你是博士的同事,你想对博士说些什么呢?
师:如果你是被毒蛇咬伤因为这份报告而获救的人,你想对博士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科学家对待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三、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
师:把这个故事饱含激情的讲给亲人听,或者有感情的把这篇课文读给家人听。
四、板书设计
7、血染的实验报告
坚毅无私 认真仔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