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4 17:0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要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物体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应   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30cm,则在光屏的像是    像.
3.凸透镜是应用广泛的光学元件之一,它对光具有    作用,当一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内时,成    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4.小周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    
(2)小周在图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
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    移动.同时把光屏向    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操作,测出了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此像是倒立、   的实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变短,烛焰所成的像将向   。
(选填“上”或“下”)移动。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凸透镜,烛焰所成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下图所示.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选“倒立”或“正立”)、   (选“放大”、“缩小”或“等大”)、   像(选填“实”或“虚”).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由图中位置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的像
二、选择题
7.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 (  )
A.缩小、正立的虚像 B.放大、正立的虚像
C.缩小、倒立的实像 D.放大、倒立的实像
8.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9.一个同学探究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得出了下面的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远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10.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3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20 cm C.25 cm D.30 cm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50 cm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10 cm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 B.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
C.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 D.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只移动透镜,发现透镜在A、B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则两次所成的像(  )

A.都是倒立的,且透镜在A处时像较大
B.都是倒立的,且透镜在B处时像较大
C.都是正立的,且透镜在A处时像较大
D.都是正立的,且透镜在B处时像较大
三、画图题
14.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15.如图,为某透镜成像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物体, MN是AB的像,试在图上的适当位置画上合适的透镜,并大致标出其焦点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进行了以下的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将蜡烛、透镜和   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   上;
(2)点燃蜡烛,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动到距离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反复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这个像是   立缩小的,生活中的   就是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将蜡烛继续移动到距离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   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烛焰的像逐渐移动到光屏的上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上或下)移动,或将光屏向   (上或下)移动。
17.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同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实验前,首先调节光源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其目的是使   。
(2)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些。
(3)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若只移动光屏,这时需要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越来越短,可以观察到光屏上的像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5)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
答案
1.10
2.大于40cm;放大、倒立的实像
3.会聚 ;放大 
4.光屏中央;远离透镜方向(左);靠近透镜方向(左);远离透镜方向(右)
5.15.0;放大;上;变小
6.倒立;缩小;实;照相机;变大
7.B8.C9.A10.A11.B12.B13.A
14.15.
16.(1)光屏;高度 (2)倒;照相机 (3)实;投影仪 (4)下;上
17.(1)主光轴;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照相机;右;大 (3)右
(4)向上 (5)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