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4 17:0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为了改善室内居住环境,建筑师在设计窗户时常采用双层真空玻璃,这样做的优点是:①   ;②   。
2.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学校“倡导同学们不要在楼道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   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3.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Hz~20000Hz:靠近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一般都安装有隔音墙,这是在声音   减弱噪声.
4.深夜,电视机音量太大会影响他人休息,为此电视台在深夜播放节目时,屏幕下方有如下提示语:“深夜了,请您把音量关小!”从声音的特征看这是减小声音的   ;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的波形是   的。
5.(1)如图1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是乐音的波形图,    是噪声的波形图;
(2)如图2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6.细心观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法。小明同学观察到我市交通道路旁的标志牌如图所示,图甲中65.0dB表示的是当前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图乙表示的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7.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属于噪声的是   。
二、选择题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B.声音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C.在穿过住宅区的公路两旁建隔音墙是为了控制噪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9.在如图所示的做法中,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减弱噪声的是(  )
A. 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高架桥旁安装隔音板
C. 佩戴防噪音耳罩
D. 禁止汽车鸣笛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C.“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D.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11.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最有效、合理的(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1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都伴有振动现象
B.音调、响度和频率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C.声不能在气体、液体中传播
D.在教室周围植树不能控制噪声
13.如图所示的各种声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拉二胡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B.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发声体的振动变小了
C.穿越公园的公路设置“隔音蛟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
D.发声的音叉轻触悬挂的乒乓球,球被多次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14.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
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1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歌舞厅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三、实验探究题
16.学习“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变化。
(1)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   ;
(2)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的关系;当钢尺伸出桌边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振动   ;
(3)图丙中   (选填“a”或“b”)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可以看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选填“规则的”“无规则的”)。
四、综合题
17.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到之间,高干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著名的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通过实验作出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
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科学家们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科学家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发射和接收的声波的频率 ____;
A.等于20000Hz B.等于2000Hz C.小于20000Hz D.大于20000Hz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音,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选填“是”或“不是”)噪声;
(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声,还是雨滴落水声,都是气泡的    引起的,这个声音都能被鲸鱼听到,说明    能传播声音;
(5)若从水面的气泡产生声音开始,到鲸鱼听到的时间为0.06s,则鲸鱼距离水面上    m(此时海水中声速为1500m/s)。
答案
1.隔热;隔声
2.振动;响度;声源
3.20;传播过程中
4.响度;声源;无规律(杂乱无章)
5.甲;乙;A
6.响度;声源处
7.甲、乙;乙、丙;丁
8.C9.B10.C11.C12.A13.D14.C15.B
16.(1)振动;放大音叉的振动 (2)频率;频率小于20赫兹 (3)b;无规则的
17.(1)超声波 (2)D (3)是 (4)振动;海水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