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4.2 传染病的预防 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24.2 传染病的预防 教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4 15: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下生物学科教案
课题 23.1传染病的预防(1) 主备 刘金菊 主核 使用补充
课时序数 13 使用者 课型 新授 使用日期 4.12
教学目标:1、认识病毒及病毒性传染病。2、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流行的基本环节和传播途径。3、模拟体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教与学互动设计:1、引入新课(1)问题:你患过感冒吗?患感冒时和你同处一个教室的同学和你的父母会受到传染吗?(2)播放“非典”录像,再现恐慌场景。2、引发传染病的病原体(1)引导学生提问,鼓励多种猜测,肯定多种答案:细菌、病毒、真菌、头虱等。(2)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补充和校正。(3)承前启后: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通常体积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如细菌、寄生虫等,但大多数是病毒。3、认识病毒(1)多媒体演示SARS病毒图片。指出:传染性非典是SARS病毒引起的。(2)用心形、球形、不规则型、多棱角形的气球模拟演示病毒的形态,用图片解释病毒的结构、营养方式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3)引导学生明确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必须依赖其他生物的活细胞才能生存。4、指导达标练习 结合生活实际引入:学生有话可说,兴趣浓厚播放非典视频,给予视觉的冲击,和情景的再现,学生印象深刻学生自主学习,总结教师适时点播
课后追记 这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关,特别是播放“非典”的视频,让学生再一次感受,从而引出----传染病;学生兴趣浓厚,效果不错;但个别同学,注意力不集中,应加强
清华中学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案
课题:23.2传染病的预防(1)
【考点】
1.传染病致病的病原体2.传染病的特点3.认识病毒
【自主学习】
1.传染病是由致病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 人 与 人 之间,或 人 与 动物 之间传播的疾病。
2.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 和 流行性 的特点。
3.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除了 细菌 、 病毒 以外,还有 真菌 和一些 原生动物 等。
【巩固练习】
一.自主选择
1.引起流行性感冒的微生物是(B )
A.细菌 B.病毒C.霉菌D.寄生虫
2.细菌的细胞不含有哪一种结构(A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3.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D )
A.细菌性痢疾B.肺炎 C.脚癣 D.流感
4.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发病季节是( B )
A.春季、夏季 B.春季、秋季 C.夏季、冬季 D.冬季、春季
5.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B )
A.飞沫和空气 B.饮水和食物 C.蚊子和跳蚤 D.土壤和水源
6.下列常见传染病中,不属于血液传染病的是(D )
A.丝虫病 B.乙型肝炎. C.疟疾 D.血吸虫病
7.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
A.都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都没有细胞结构C.都不能独立生活D.都对人体有害
8.下列传染病中,死亡率最高的是(C )
A.甲型肝炎 B.疟疾病 C.狂犬病 D.伤寒
9.2003年春我国部分省市出现了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流行,下图是引起SARS的元凶——冠状病毒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是 蛋白质外壳 ,B是 核酸 。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B] 核酸 。
(2)该病毒寄生在人体的 活细胞 里,离开人体就不能 表现生命活动 。
(3)该病毒侵害人体,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类生物传播给人类的( A )
A.鸟类B.两栖类C.细菌D.哺乳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