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3-05-31 16:4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3单元 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测量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3. 掌握利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5.学会分析和校准实验中的系统误差。
二、实验器材
打点计数器、纸带、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版、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气垫导轨,气源,通用电脑,游标卡尺,物理天平,钩码及托盘等。
三、实验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 F=ma
验证此定律可分两步
1.验证F一定时,a与m成反比
如图所示装置,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钩码的质
量m,从而改变细线对小车的牵引力F(当m<2.验证m一定时,a与F成正比。
保持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减钩码, 改变小车的质量M,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a, 由多组a、M数据作出加速度和质量倒数的关系a-M-1图线, 验证加速度是否与质量成反比。
四、实验步骤:
1.用调整好的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和m ,把数据记录下来。
2.按如图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挂钩码用的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垫块,反复移动垫块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以从纸带上打的点是否均匀来判断)。
4.在小车上加放钩码,细线下挂适量的钩码 把钩码的质量m记录下来。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钩码 ,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取下纸带,在纸带上写上编号.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质量 ,按步骤4再做5次实验。
6.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表明计数点,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的值。
7.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作用力F,即钩码重力 m g,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平面上描出相应的点,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所受作用力成正比。
8.保持钩码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钩码,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做好记录,求出相应的加速度,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钩码总质量的倒数 1/M,在坐标平面上根据实验结果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若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就证明了研究对象所受作用力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五、实验内容
(一)回顾:
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1.定义: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
(二)新课教学
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轨道上并连接好电源,将测出质量的小车放在轨道上,把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穿过限位孔。使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一端, 在不带定滑轮的一端的下面垫一块小木块,反复移动小木块,使小车在长木板上的运动可视为匀速运动。打出一条纸带,从纸带上打出的点来分析各个点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判断是否已经平衡好摩擦力。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一个小钩码。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取下纸带,在纸带上标出编号。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个数按上面的做法再做几次实验
六、数据处理
1、把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加速度a/( m/s2) 小车受力F/N
1
2
3
4
由以上数据画出它的a-F关系图像。通过a-F关系图像,我们可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力F成正比。
2、把不同质量的小车在相同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加速度a/( m/s2) 小车质量 M/kg
1
2
3
4
由以上数据画出它的a-1/M图像,a- 1/M图像,我们可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 质量M成反比。
七、例题: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
m
M
纸带
打点计时器
M
T
T
a
m
斜面
o
a
F
1/M
o
a
电火花计时器
小车
纸带
重物
电源插头
图(a)
0
图c
a
F
单位:(cm)
6.19
6.70
7.21
7.72
v
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