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课时《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课题 小熊购物 单元 一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内容是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通过“小熊购物”这一情景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两个层次上进行探究解决问题。一是利用图画图策略表达、分析问题,让学生体验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二是进行列式计算,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列式的意义,并体会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合理性,为后续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乘加算式。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乘减算式。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形成混合运算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科知识,学生感知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数学价值,通过合作探究,发现事物的科学规律,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索求真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的形成。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难点 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5分钟) 媒体出示练习题。花开朵朵。5×7 37-15 7×7 36+7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说一说运算顺序。 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讲授新课(20分钟) 1、课件出示,故事引入。 小熊壮壮和胖胖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有吃的、有穿的、有用的……他们来到了食品区。2、通过看图,获取信息。同学们,请大家仔细看图,看看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条件:一个蛋糕6元,一个面包3元。胖胖买了1个蛋糕和4个面包。问题: 胖胖应付多少元?教师提出要求: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方法一:先算出4个面包多少钱,再算一共多少钱。如图所示:方法二:也可一这样表示:3元+3元 +3元 +3元=12元3×4=12(元) 12+6=18(元)5、提出要求: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吗? 教师总结: 3元×4+6=18元6、教师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这样列式,你能看懂吗?3×4+6 6+3×4 教师总结:第一个算式用买面包的钱加上买蛋糕的钱。第二个算式:用买蛋糕的钱加上买面包的钱。7、(1)教师讲解脱式计算的格式和方法。 展示过程: 3×4+6 = 12+6 = 18(元)讲解:这样计算叫脱式计算。脱式计算时,左侧等号要对齐。先算哪一步就把哪一步的得数写在下面,不参加计算的部分直接写下来。(2)教师提出要求:请仿照老师刚才的计算方法,脱式计算第二个算式。 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困生。8、课件出示填一填。3×4+6 表示( )。 表示( ),所以( )。6+3×4 表示( )。,所以( )。我发现( )。9、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10、完成试一试。(1)①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②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能不能写出一个算式? 教师总结:分步: 4×3=12( 元 ) 20-12=8(元)③说一说: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教师先计算,再总结:20 – 4 × 3= 20-12=8(元)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课件出示: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计算。20-2×7 5×3+4 4×6-20 教师总结:算式一表示有20元钱,买两包花生剩下多少钱? 算式二表示买3袋糖果和一包饼干共多少钱? 算式三表示有20元钱,买4个蛋糕差多少钱?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 1、学生听故事,看图。2、指名说说自己获得的信息。3、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展示汇报。学生配合老师认真听讲。5、学生独立试一试。指名说一说。7、学生听讲并认真观察。8、学生小组讨论,填空并展示汇报。9、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汇报。10(1)①指名说问题。②学生独立完成。③指名说一说。(2)学生说一说。学生计算。 1、通过听故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让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即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3、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5、通过认真听讲,感知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通过独立完成找到合二为一的方法。通过学生说一说,感知两种 计算方法疏通同归。7、通过听和看,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产生知识迁移。8、通过填空练习,理解乘加和加乘的算理。9、通过讨论,总结乘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10(1)①通过提问题,感知一幅图可以提出很多问题。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③通过说一说,总结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通过说一说。理解算式表示的意思。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恩能力。
课堂练习(10分钟) 1、小猫钓鱼。 教师订正。2、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6×6+43 9×5-20 57-3×6 89-5×4 看图列式计算 。4、解决问题。(1) (2)5辆出租车和一辆大客车一共可以坐几人? 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并订正。 学生独立连一连。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 经过连一连和比一比,巩固学生对乘加、乘减运算顺序的掌握。通过看图列式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说一说: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跟学学生的汇报总结:在有加减法又有乘法的算式里,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指名说一说。 通过师生回顾全课,说说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总结知识,升华认识。
板书 小 熊 购 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