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昆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昆虫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4 19:1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昆虫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特征。
(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2. 能力目标:
(1)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的观察。
(2)在昆虫图片资料查询交流过程中,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灾),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观察蝗虫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观察蝗虫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五彩缤纷的昆虫
考一考: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什么?
学生:昆虫。(在自然界中,昆虫的家族非常兴旺发达,已记载的种类有100万种以上,占整个动物种类数的2/3)
展示不同昆虫的图片(天牛、蝴蝶、蜻蜓、螳螂、蜜蜂、蝉……)
提问:还见过其他昆虫吗?
2、观察蝗虫
通过动画的逐步展示,引导学生学习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用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①头部:触角-有触觉和嗅觉功能
单眼-只能感受到光线
复眼-真正的视觉器官
口-取食器官(介绍关于昆虫的口器,5种口器及代表昆虫)
②胸部:前足和中足-适于行走
后足-适于跳跃
翅膀-前翅坚韧,覆盖在后翅上,起到保护作用
后翅很薄,适于飞行
③腹部:气门-气管的开口,用于呼吸
提问:蜘蛛、蜈蚣是昆虫吗?
学生回答。
得出昆虫具有的主要特征。
3、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创造和控制辩论气氛。
有益—蜜蜂酿蜜,家蚕吐丝,蜂和蝶能传粉,紫胶虫和白蜡虫的分泌物可以做工业原料,地鳖虫等可以做药材。此外,从虫体获取的蛋白质已成为动物饲料和人类食品蛋白质的丰富来源。
有害—很多昆虫是农林害虫,有些昆虫不但吸人的血还家畜的血,还能传播疾病。
4、视频展示:五彩缤纷的昆虫
5、课堂小结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和1个口器。胸部有3对足和2对翅。
6、练一练,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