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水中的藻类植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藻类植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重要生产者,对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本节引言部分教材对藻类植物进行了概述,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藻类植物的鲜活的生活环境中,又通过人们常见的海藻的海滩图片,介绍藻类植物的简单结构。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宏观上让学生对藻类植物的生活习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藻类植物的兴趣。
观察水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选择水绵作为藻类植物的代表进行观察,是因为水绵是一种常见的藻类植物,分布较为广泛,比较容易采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考虑到水绵的细胞结构微小,学生又不是很熟悉,教材给出了水绵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观察时参照。
教材最后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比较简洁的概括了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于组织教学,同时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查找有关水华和赤潮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上交流,关注了水生植物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二、学情分析
学校处于六盘山脚下,清水河边,所以对水绵学生都比较熟悉,但并不了解水绵的结构,所以组织学生完成好教材安排的观察的水绵的实验,引导学生通过水绵认识藻类植物的特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举例说出几种常见的藻类植物名称,概述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⑵ 说明水绵细胞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尝试完成“观察水绵”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藻类植物的生存状况,形成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点:水绵的结构特点
五、教学难点: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手段
采用观察实验、分析讨论,教师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七、课前准备:水绵等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了绿色,这是为什么呢?
【自学交流】
活动一:阅读课本P49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藻类植物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显微镜下看到的水绵细胞与绿色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
①水绵细胞的形状?(长筒状)
②水绵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藻类植物 (多细胞藻类)
③水绵细胞是如何排列的?排列方式与外形相关吗 (单行排列,结构决定外形)
④水绵细胞的结构有哪些
⑤与其他绿色植物细胞相比,水绵的叶绿体有什么特点
(叶绿体呈带形,螺旋状)
3、阅读P55和观看课件图片回答:
(1)海带是什么颜色的?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2)海带可以分几部分?分别是什么?
(3)海带是否有真正的根、茎、叶?为什么?
4、总结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展示解疑】
活动二:认识常见的藻类植物1>
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认识它们的名称。
问:水绵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多细胞藻类,与水绵相比,这些藻类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多细胞藻类。
<课件海带的结构>,以海带为例认识藻类的结构。
生:观察海带分叶状体、柄、根状物三部分,认识到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师:根状物的作用是起固定作用,叶状体通常是我们的食用部分,明确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结构简单。
问: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什么成分?
生:生产者。
师:为什么说它们是生产者?它们能进行什么作用?
生:光合作用。
师:那它们的细胞都含有什么结构?
生:叶绿体。
师:含有叶绿体,那含有什么色素?那藻类应该是什么颜色?
生:含叶绿素,绿色。
师:评价。衣藻是绿色的,小球藻也是绿色的,石莼也是绿色的,水绵也是绿色的,那海带与紫菜为什么不是绿颜色呢?
生:讨论交流。
信息库中课件海带与紫菜阅读资料
海带和紫菜都是生活在浅海中的藻类植物,植物体中都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海带除叶绿素还含大量藻黄素,所以海带呈现褐色。
紫菜除含叶绿素还含大量藻红素和藻蓝素,所以紫菜呈现紫色
生:阅读资料明确。
师:引导学生从生存环境、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归纳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并板书:
1、生存环境:大多生活在水中。种类多,约有3万多种,分布广,在海洋中、湖泊、池塘里都有分布,甚至在85度的温泉中也有藻类的生活。
2、形态结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
3、大部分藻类植物体内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活动三: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师:藻类植物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生:讨论交流。
师:评价投影补充。
师:这些都是藻类植物对人类有功劳的方面,那藻类植物对人类有没有危害呢?(提示藻类过度繁殖)
生:讨论交流。
师:海洋藻类过度繁殖可形成使海水看起来呈红色,我们称之为赤潮,淡水中藻类过度繁殖,我们称之为“水华”。
活动四:赤潮、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生:讨论交流。
师:投影补充小结。
1、含磷、氮等的化肥、粪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水体富营养化。
2、水体自然环境与世界气候变化,如全球气温变暖(温室效应)
师:假设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都发生赤潮,所有的淡水都发生水华,那人类还有水喝吗?还能生存吗?
生:没有水喝,不能生存。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讨论交流如何保护环境。
<投影砍伐树木、购无磷洗衣粉等的图片>
生:讨论交流。
[检测反馈]
【检测反馈】
1.大气中,近90%的氧气来源于哪类植物 (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2.某类植物提供了空气中绝大部分的氧气,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分布在占地球表面约71%的水域环境中。这类植物是 ( )
A.苔藓植物 B.藻类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水泛绿是由于下列哪类植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 )
A.裸子植物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4.水绵细胞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 ( )
A.细胞呈长方形 B.细胞核很大 C.液泡很大 D.有螺旋形的叶绿体
5.1945年夏,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部分乘客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孤岛上,并最终得以生还。在等待救援期间,他们只能从浅海中捞取植物充饥,你认为他们能捞到哪些植物?
A.水绵和衣藻 B.水绵和苔藓 C.海带和石莼 D.满江红和水绵
6.如果洋鱼缸长时间不换水,缸的内壁就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这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