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北师大版) 暑假作业 19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题1分,共12分)
100-43=57 56÷14=4 800-600÷20=770
550÷5=110 69÷3=23 756-74-36=646
18×5=90 18×(587-488)=1782 35×18=630
14×30=420 25×37×4=3700 35.35-23.23=12.12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4分)
1、从左边数起,第八位是千万位。(×)
2、估算:5678÷28≈5700÷30=290。(×)
3、375+98=375+100-2。(√)
4、个位上是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
5、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
6、长3厘米、3厘米、6厘米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7、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平方千米比89公顷大(11)公顷。
2、有一块长方形的山地长500米,宽300米,它的面积是(15)公顷;如果每公顷种果树2000棵,这块山地共能种果树(30000)棵。
3、早晨6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180)度,是(平)角;下午3点时,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是(90)度,是(直)角。
4、260加上144除以36的商,所得的和乘以15,列出的算式是((260+144÷36)×15),正确的结果是(3960)。
5、一个数的35倍是490,这个数是(14)。
6、李叔叔带9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还剩260元,每袋化肥(40)元。
四、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12分)
1、五个十万减去五个一万,结果是 (C)。
A、405000 B、550000 C、450000
2、甲、乙两个七位数,甲万位上的7比乙千位上的7多(C)。
A、63000 B、630 C、6300
3、两个因数的积是1998,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0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000倍,则积是(C)。
A、不变 B、扩大4000 C、扩大4000000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面积是48平方厘米,那么长和宽分别是(C)。
A、6厘米和8厘米 B、4厘米和12厘米 C、12厘米和4厘米
五、奥数专区。(每题7分,共14分)
1、如下图,A,B,C,D,E五个区域分别用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中的某一种染色,要使相邻的区域染不同的颜色,共有(360)种不同的染色方法。
解题思路:将染色这一过程分为依次给A,B,C,D,E染色五步。先给A染色,因为有5种颜色,故有5种不同的染色方法;第2步给B染色,因不能与A同色,还剩下4种颜色可选择,故有4种不同的染色方法;第3步给C染色,因为不能与A,B同色,故有3种不同的染色方法;第4步给D染色,因为不能与A,C同色,故有3种不同的染色方法;第5步给E染色,由于不能与A,C,D同色,故只有2种不同的染色方法。根据乘法原理,共有不同的染色方法5×4×3×3×2=360(种)。
2、一批小朋友去买东西,若每人出10元则多8元;若每人出7元则少4元。问:有(4)个小朋友,东西的价格是(32)。
解题思路:两种购物方案的盈亏总额是8+4=12(元),两次分配数之差是10——7=3(元)。小朋友的人数(8+4)÷(10-7)=4(人),东西的价格是10×4—8=32(元)。
六、趣味数学。(每题7分,共28分)
1、阳阳从1楼到3楼用了12秒,他从一楼到六楼需要(30)秒。
解题思路:从1楼到3楼只上了两层楼,所以每去层楼要花12÷2=6秒,故他从一楼上到六楼需要6×(6-1)=30秒。
2、一箱苹果连筐共重28千克,卖出苹果的一半后,剩下的苹果连筐共重16千克,原来有苹果(24)千克,筐重(4)千克。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卖掉的一半的苹果重28-16=12(千克),所以苹果重12×2=24(千克),筐重28-24=4(千克)。
3、每个茶杯6元,茶壶的价钱是1个茶杯价钱的5倍。买右图这样一套茶具,一共要用(72)元。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茶壶的价钱是6×5=30(元),所以买一个茶壶和7个茶杯一共需6×7+30=72(元)。
4、明明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照这样算,他从家走到图书馆用了14分钟,明明家到图书馆的路程是(84)米;明明放学回家最少要走(10)分钟。
解题思路:因为他从家走到图书馆用了14分钟,步行的速度是60米/分,所以明明家到图书馆的路程为60×14=840(米);而由图可知:明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米,所以要花600÷60=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