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椒江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卷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台州椒江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卷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4 18:00:1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台州椒江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卷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镜子 C.关闭的电灯 D.燃烧的蜡烛
【答案】D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A、月亮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 镜子依靠靠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关闭的电灯能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
D、燃烧的蜡烛能发光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
2.下列工具中,与汽车反光镜原理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家用穿衣镜 C.三棱镜 D.眼镜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以上选项中利用反光镜原理的是: 家用穿衣镜,原理都是光的反射 。放大镜、三棱镜、眼镜是光的折射的应用。
3.地球内部的结构与(  )的结构相似。
A.篮球 B.鸡蛋 C.鹅卵石 D.乒乓球
【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慢、地核三个圈层,鸡蛋从外到内分为蛋壳、蛋白、蛋黄三部分,从圈层结构上看两者具有很大相似性,故B正确。
4.小明是五年级男生,他的体重指数是16千克/平方米,他的体重指数属于(  )。
体质项目 男生正常范围 女生正常范围
体重指数 (千克/平方米) 肥胖:≥24.2 肥胖:≥23.0
超重:21.5-24.1 超重:20.6-22.9
正常:14.4-21.4 正常:13.8-20.5
A.正常 B.超重 C.低体重 D.肥胖
【答案】A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由分析可知,小科的体重指数与表中的数值相比,发现小科的体重指数在14.4-21.4之间,属于正常。可见A符合题意。
5.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  )。
A.看不到任何物体 B.能看到白墙
C.能看到衣服 D.能看到镜子
【答案】A
【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人眼能够看到发光的物体即光源,是因为它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中,引起视觉;人眼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光源的光进入眼中,引起视觉。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源,房间内的物体也就不能反射光,所以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任何东西。可见A符合题意。
6.中国古代将一天定为(  )个时辰。
A.6 B.12 C.24 D.36
【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
7.下列图示表示光的反射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且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A、D图示中反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不正确;C图示中没有绘制反射出反射光,不正确。B图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箭头是相反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符合光的反射特点。
8.浙江南部地区,地势高低起伏,坡度较缓,低矮的山丘连绵不断。据此判断,浙江南部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浙江省南部地区低矮山丘连绵不断,说明该地海拔较低,且低矮山丘主要指丘陵,故浙江省南部地区的地形主要是丘陵。
9.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插入水中,所看到的现象应该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由于光射入水中,或观察水中物体比原来高了,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10.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领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其中大脑体积最大。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雨后彩虹 C.看书阅读 D.水中倒影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雨后彩虹是光射在空中小水珠上发生的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
12.页岩的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它是一种(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答案】A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把岩石的颜色、光滑程度、透明度、硬度、形状、花纹等方面的特点作为分类标准,来对岩石进行分类,如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很硬的岩石是砾岩;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薄层状,常有化石的岩石是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积岩,A符合题意。
13.下列成语或短语,涉及光的传播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鱼翔浅底 B.—叶障目
C.三点一线 D.立竿见影
【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鱼翔浅底与光的折射有关,—叶障目、 三点一线 、立竿见影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14.门窗合页(如图所示)与我们身体中(  )的作用相似。
A.关节 B.肌肉 C.骨骼 D.韧带
【答案】A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合页又名合叶,正式名称为铰链。常组成两折式,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普通合页用于橱柜门、窗、门等。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能活动的叫“活动关节“,不能活动的叫“不动关节“。门上合页就相当于我们身体中的关节,起连接作用。所以A符合题意。
15.电影院应选择(  )的布料做窗帘。
A.颜色深、比较薄 B.颜色浅、比较薄
C.颜色深、比较厚 D.颜色深、比较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为了减少室外光线的干扰,电影院的窗帘应选择颜色深、比较厚的布料做窗帘。故C符合题意。
16.后天要科学考试了,小科很紧张。下列有助于他缓解压力的方法是(  )。
A.暗自发愁 B.学习到深夜 C.适当运动 D.想办法请假
【答案】C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要面对学习压力,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缓解,请求老师的帮助,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可以适度的调节情绪。分析选项可知,适当运动有助于减轻压力,C符合题意。
17.背对阳光喷水,我们就有可能看到美丽的人工彩虹。这个实验与三棱镜实验相类似,其中充当三棱镜角色的是(  )。
A.空气中的尘埃 B.空气中的小水珠
C.空气 D.太阳
【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在彩虹的形成实验中,空气中的小水珠与三棱镜实验相类似,其中充当三棱镜角色。
18.如图是楠溪江的狮子岩,其形成原因可能跟(  )有关。
A.风化 B.火山喷发 C.流水 D.冰川
【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使岩石改变形状。楠溪江的狮子岩,其形成原因可能跟风化作用有关。
19.如图是雅丹地貌中的一种,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火山喷发冷却后 B.雨水的侵蚀冲刷
C.海浪的拍打冲刷 D.风卷沙子的磨蚀作用
【答案】D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于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或河、湖阶地上,大部分为未固结或半固结的砂砾岩。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的侵蚀作用。
20.下列计时工具从简单到精确,正确排序的是(  )。
A.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 B.水钟→石英钟→机械摆钟
C.石英钟→机械摆钟→水钟 D.石英钟→水钟→机械摆钟
【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三种计时工具中古代水钟最简单,粗糙。石英钟最精确,所以答案选A。
21.在数摆摆动次数时,若小球从B点出发,小明和小红提出了4种数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从B到C,再回到B算一次 B.从O到C算一次
C.从B到C算一次 D.从B到O算一次
【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 小球从B点出发,从B到C,再回到B算一个周期,小球来回一次算一个摆动次数。
22.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的步骤有(  )。
A.感官感受→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B.感官感受→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C.感官感受→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D.感官感受→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做出反应
【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感受刺激,然后传入神经传递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出神经传出指令,最后做出反应。神经就像电话线,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经是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
23.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最主要原因是(  )。
A.水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人类乱砍伐森林等行为破坏环境
D.地壳的运动引起
【答案】D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D选项符合题意。
24.有关火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是地壳的运动造成的
B.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后成为沉积岩
C.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也有好处
D.火山喷发会改变地形地貌
【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火山喷发是地壳的运动造成的 ,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 ,火山喷发会改变地形地貌 。火山喷发会在地下形成铁、金刚石等矿藏,人们把死火山开发成旅游景点,供人参观,所以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也有好处 ,ACD观点正确, 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浆岩,B观点错误。
2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B.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彩色轮时,彩色轮视觉上会变白色
C.发生日食时,太阳、月亮、地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
D.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速度都一定发生变化但是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当光垂直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光发生折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D选项不正确。
二、综合题。(50分)
26.光的研究。
(1)小明先把三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第一次用手电筒照射,使光进入小孔;第二次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照射。
①在图1中用箭头分别画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光前进的路线   。
②这个实验说明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2)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给图2的潜望镜加上镜子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答案】(1);直线
(2)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第一次可以穿过去,第二次被挡住;
(2)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呈像,光的的反射原理。
27.小兰同学看到一则信息——我国某一地区植树造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
时期 水土流失面积
植树造林前 200000平方米
植树造林后 80000平方米
植树后增减数 减少120000平方米
(1)根据上面的资料,你猜测: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坡度大小 B.植物覆盖面积的多少
C.雨量的大小 D.土质
(2)比较植树造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水土流失的越少。
A.土地坡度越小 B.植物覆盖面积越多
C.植物覆盖面积越少 D.雨量越小
(3)下图是小兰对此做的一个相应的模拟实验,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的实验照片。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小兰在研究时应该控制不变的因素:(  )。
A.土地的坡度、雨量的大小 B.有无植被、土地的坡度
C.雨量的大小、有无植被 D.土质、有无植被
(4)小兰这个实验中,喷水时最先被冲走的是 (  )。
A.细小的泥沙 B.小石子
C.植被 D.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小兰这个实验中,甲容器内没有植物覆盖,乙容器内有植物覆盖,实验时“流下来的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
A.甲比较浑浊,乙比较干净 B.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C.两个都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1)B
(2)B
(3)A
(4)A
(5)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1) 植树造林前和植树造林后对比发现前后水土流失状况有较大不同,说明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植物覆盖面积的多少。
(2)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是土地坡度大小 、植物覆盖面积、雨量大小 , 植物覆盖面积越多水土流失的越少。
(3)对比实验要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有无植被。故选A;
(4)颗粒越小就越容易被水冲走;
(5)有草的一组由于有植物根系可以固着土壤,所以径流要比没有草的一组干净。
28.心脏工作模拟实验。
(1)水模拟   ,吸耳球模拟   , 用手挤压吸耳球模拟心脏的   
(2)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一分钟后手会觉得   (填“吃力”或“轻松”),从而可以证明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很辛苦。
(3)下列做法不利于我们健康的是(  )。
A.合理休息 B.适当锻炼
C.保持心情愉快 D.保持心情愉快
【答案】(1)血液;心脏;跳动
(2)吃力
(3)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1)洗耳球代表了心脏的心房与心室,用手挤压洗耳球模拟心脏的跳动,塑料管代表血管,输送的水代表血液。
(2)在用洗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的实验中,时间长了,就会有劳累感,手会觉得吃力,说明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很辛苦。
(3)心脏为了克服工作的疲劳,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会有短暂的休息。为了让心脏更好地工作,助于我们的健康,应该合理休息以及进行适当的锻炼,而不是无休止的工作学习,使身体过度劳累。
29.“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以下材料:不同长度的摆绳(10、15、20、25、30)厘米;不同的摆锤,用圆圈大小表示,其中1号、4号和5号球大小相同。
(1)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应选择(  )。
A.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2号和3号球各一个
B.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4号和5号球各一个
C.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2号和4号球各一个
D.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3号和5号球各一个
(2)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他们选择了3个1号球作摆锤,摆绳长度分别为(30、25、20)厘米,请将摆绳长度填入下面表格内。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表
我选择的摆绳长度(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  ) 18 18 19 18
25 13 13 13 13
(  ) 8 8 8 7
【答案】(1)B
(2) 我选择的摆绳长度(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20)
18
18
19
18
25
13
13
13
13
(30)
8
8
8
7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控制的变量是摆锤质量,其余条件保特不变。给出的材料中,①、④、⑤球大小相同,材料不同,所以质量不同,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应选择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4号和5号球各一个。
(2)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他们选择了3个1号球作摆锤,摆绳长度分别为(30、25、20)厘米,15秒内摆动次数最多的应该是摆绳最短,填入20厘米;摆动次数最少的摆绳最长,填入30厘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台州椒江区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卷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月亮 B.镜子 C.关闭的电灯 D.燃烧的蜡烛
2.下列工具中,与汽车反光镜原理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家用穿衣镜 C.三棱镜 D.眼镜
3.地球内部的结构与(  )的结构相似。
A.篮球 B.鸡蛋 C.鹅卵石 D.乒乓球
4.小明是五年级男生,他的体重指数是16千克/平方米,他的体重指数属于(  )。
体质项目 男生正常范围 女生正常范围
体重指数 (千克/平方米) 肥胖:≥24.2 肥胖:≥23.0
超重:21.5-24.1 超重:20.6-22.9
正常:14.4-21.4 正常:13.8-20.5
A.正常 B.超重 C.低体重 D.肥胖
5.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  )。
A.看不到任何物体 B.能看到白墙
C.能看到衣服 D.能看到镜子
6.中国古代将一天定为(  )个时辰。
A.6 B.12 C.24 D.36
7.下列图示表示光的反射的是(  )。
A. B. C. D.
8.浙江南部地区,地势高低起伏,坡度较缓,低矮的山丘连绵不断。据此判断,浙江南部地区的地形主要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9.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插入水中,所看到的现象应该是(  )。
A. B. C. D.
10.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其中体积最大的是(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雨后彩虹 C.看书阅读 D.水中倒影
12.页岩的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它是一种(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火山岩
13.下列成语或短语,涉及光的传播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鱼翔浅底 B.—叶障目
C.三点一线 D.立竿见影
14.门窗合页(如图所示)与我们身体中(  )的作用相似。
A.关节 B.肌肉 C.骨骼 D.韧带
15.电影院应选择(  )的布料做窗帘。
A.颜色深、比较薄 B.颜色浅、比较薄
C.颜色深、比较厚 D.颜色深、比较薄
16.后天要科学考试了,小科很紧张。下列有助于他缓解压力的方法是(  )。
A.暗自发愁 B.学习到深夜 C.适当运动 D.想办法请假
17.背对阳光喷水,我们就有可能看到美丽的人工彩虹。这个实验与三棱镜实验相类似,其中充当三棱镜角色的是(  )。
A.空气中的尘埃 B.空气中的小水珠
C.空气 D.太阳
18.如图是楠溪江的狮子岩,其形成原因可能跟(  )有关。
A.风化 B.火山喷发 C.流水 D.冰川
19.如图是雅丹地貌中的一种,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
A.火山喷发冷却后 B.雨水的侵蚀冲刷
C.海浪的拍打冲刷 D.风卷沙子的磨蚀作用
20.下列计时工具从简单到精确,正确排序的是(  )。
A.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 B.水钟→石英钟→机械摆钟
C.石英钟→机械摆钟→水钟 D.石英钟→水钟→机械摆钟
21.在数摆摆动次数时,若小球从B点出发,小明和小红提出了4种数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从B到C,再回到B算一次 B.从O到C算一次
C.从B到C算一次 D.从B到O算一次
22.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的步骤有(  )。
A.感官感受→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B.感官感受→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C.感官感受→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做出反应
D.感官感受→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做出反应
23.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最主要原因是(  )。
A.水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C.人类乱砍伐森林等行为破坏环境
D.地壳的运动引起
24.有关火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发是地壳的运动造成的
B.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后成为沉积岩
C.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也有好处
D.火山喷发会改变地形地貌
2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B.快速旋转红、绿、蓝三色彩色轮时,彩色轮视觉上会变白色
C.发生日食时,太阳、月亮、地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
D.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二、综合题。(50分)
26.光的研究。
(1)小明先把三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卡纸和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屏)排成整齐的一列,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第一次用手电筒照射,使光进入小孔;第二次把第二张卡纸向右移动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照射。
①在图1中用箭头分别画出第一次和第二次实验光前进的路线   。
②这个实验说明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2)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给图2的潜望镜加上镜子并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27.小兰同学看到一则信息——我国某一地区植树造林前后水土流失状况对比表。
时期 水土流失面积
植树造林前 200000平方米
植树造林后 80000平方米
植树后增减数 减少120000平方米
(1)根据上面的资料,你猜测: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坡度大小 B.植物覆盖面积的多少
C.雨量的大小 D.土质
(2)比较植树造林前后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水土流失的越少。
A.土地坡度越小 B.植物覆盖面积越多
C.植物覆盖面积越少 D.雨量越小
(3)下图是小兰对此做的一个相应的模拟实验,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的实验照片。为了实验的严谨性,小兰在研究时应该控制不变的因素:(  )。
A.土地的坡度、雨量的大小 B.有无植被、土地的坡度
C.雨量的大小、有无植被 D.土质、有无植被
(4)小兰这个实验中,喷水时最先被冲走的是 (  )。
A.细小的泥沙 B.小石子
C.植被 D.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小兰这个实验中,甲容器内没有植物覆盖,乙容器内有植物覆盖,实验时“流下来的水”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
A.甲比较浑浊,乙比较干净 B.甲比较干净,乙比较浑浊
C.两个都一样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8.心脏工作模拟实验。
(1)水模拟   ,吸耳球模拟   , 用手挤压吸耳球模拟心脏的   
(2)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一分钟后手会觉得   (填“吃力”或“轻松”),从而可以证明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很辛苦。
(3)下列做法不利于我们健康的是(  )。
A.合理休息 B.适当锻炼
C.保持心情愉快 D.保持心情愉快
29.“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以下材料:不同长度的摆绳(10、15、20、25、30)厘米;不同的摆锤,用圆圈大小表示,其中1号、4号和5号球大小相同。
(1)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应选择(  )。
A.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2号和3号球各一个
B.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4号和5号球各一个
C.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2号和4号球各一个
D.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3号和5号球各一个
(2)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他们选择了3个1号球作摆锤,摆绳长度分别为(30、25、20)厘米,请将摆绳长度填入下面表格内。
15秒内摆动次数记录表
我选择的摆绳长度(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  ) 18 18 19 18
25 13 13 13 13
(  ) 8 8 8 7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A、月亮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 镜子依靠靠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关闭的电灯能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
D、燃烧的蜡烛能发光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
2.【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以上选项中利用反光镜原理的是: 家用穿衣镜,原理都是光的反射 。放大镜、三棱镜、眼镜是光的折射的应用。
3.【答案】B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慢、地核三个圈层,鸡蛋从外到内分为蛋壳、蛋白、蛋黄三部分,从圈层结构上看两者具有很大相似性,故B正确。
4.【答案】A
【知识点】身体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人的一生
【解析】【分析】由分析可知,小科的体重指数与表中的数值相比,发现小科的体重指数在14.4-21.4之间,属于正常。可见A符合题意。
5.【答案】A
【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人眼能够看到发光的物体即光源,是因为它发出的光进入人的眼中,引起视觉;人眼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光源的光进入眼中,引起视觉。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没有光源,房间内的物体也就不能反射光,所以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任何东西。可见A符合题意。
6.【答案】B
【知识点】古代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
7.【答案】B
【知识点】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且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A、D图示中反射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不正确;C图示中没有绘制反射出反射光,不正确。B图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箭头是相反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符合光的反射特点。
8.【答案】D
【知识点】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浙江省南部地区低矮山丘连绵不断,说明该地海拔较低,且低矮山丘主要指丘陵,故浙江省南部地区的地形主要是丘陵。
9.【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由于光射入水中,或观察水中物体比原来高了,都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10.【答案】A
【知识点】大脑的结构
【解析】【分析】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领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其中大脑体积最大。
11.【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雨后彩虹是光射在空中小水珠上发生的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
12.【答案】A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
【解析】【分析】我们可以把岩石的颜色、光滑程度、透明度、硬度、形状、花纹等方面的特点作为分类标准,来对岩石进行分类,如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很硬的岩石是砾岩;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薄层状,常有化石的岩石是页岩,页岩是一种沉积岩积岩,A符合题意。
13.【答案】A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 鱼翔浅底与光的折射有关,—叶障目、 三点一线 、立竿见影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14.【答案】A
【知识点】关节和肌肉的运动
【解析】【分析】合页又名合叶,正式名称为铰链。常组成两折式,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普通合页用于橱柜门、窗、门等。骨与骨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关节,能活动的叫“活动关节“,不能活动的叫“不动关节“。门上合页就相当于我们身体中的关节,起连接作用。所以A符合题意。
15.【答案】C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为了减少室外光线的干扰,电影院的窗帘应选择颜色深、比较厚的布料做窗帘。故C符合题意。
16.【答案】C
【知识点】情绪管理
【解析】【分析】要面对学习压力,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缓解,请求老师的帮助,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将压力化为动力,可以适度的调节情绪。分析选项可知,适当运动有助于减轻压力,C符合题意。
17.【答案】B
【知识点】棱镜
【解析】【分析】 在彩虹的形成实验中,空气中的小水珠与三棱镜实验相类似,其中充当三棱镜角色。
18.【答案】A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风化
【解析】【分析】风化作用使岩石改变形状。楠溪江的狮子岩,其形成原因可能跟风化作用有关。
19.【答案】D
【知识点】风对地貌的影响
【解析】【分析】典型的雅丹地貌形成于干旱地区干涸的湖底或河、湖阶地上,大部分为未固结或半固结的砂砾岩。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的侵蚀作用。
20.【答案】A
【知识点】计时工具
【解析】【分析】水钟、机械摆钟、石英钟三种计时工具中古代水钟最简单,粗糙。石英钟最精确,所以答案选A。
21.【答案】A
【知识点】观察并记录钟摆运动的特点
【解析】【分析】 小球从B点出发,从B到C,再回到B算一个周期,小球来回一次算一个摆动次数。
22.【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人体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需要经过感受刺激,然后传入神经传递给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发出指令,传出神经传出指令,最后做出反应。神经就像电话线,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传入神经是感觉神经,负责把信号从身体的各个器官传递到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
23.【答案】D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D选项符合题意。
24.【答案】B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 火山喷发是地壳的运动造成的 ,火山喷发会烧毁森林、房屋,覆盖田野,污染空气 ,火山喷发会改变地形地貌 。火山喷发会在地下形成铁、金刚石等矿藏,人们把死火山开发成旅游景点,供人参观,所以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也有好处 ,ACD观点正确, 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浆岩,B观点错误。
25.【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棱镜;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速度都一定发生变化但是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当光垂直射向两种介质的界面时,光发生折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D选项不正确。
26.【答案】(1);直线
(2)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第一次可以穿过去,第二次被挡住;
(2)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呈像,光的的反射原理。
27.【答案】(1)B
(2)B
(3)A
(4)A
(5)A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1) 植树造林前和植树造林后对比发现前后水土流失状况有较大不同,说明引起这个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植物覆盖面积的多少。
(2)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是土地坡度大小 、植物覆盖面积、雨量大小 , 植物覆盖面积越多水土流失的越少。
(3)对比实验要保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有无植被。故选A;
(4)颗粒越小就越容易被水冲走;
(5)有草的一组由于有植物根系可以固着土壤,所以径流要比没有草的一组干净。
28.【答案】(1)血液;心脏;跳动
(2)吃力
(3)C
【知识点】心脏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1)洗耳球代表了心脏的心房与心室,用手挤压洗耳球模拟心脏的跳动,塑料管代表血管,输送的水代表血液。
(2)在用洗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的实验中,时间长了,就会有劳累感,手会觉得吃力,说明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很辛苦。
(3)心脏为了克服工作的疲劳,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会有短暂的休息。为了让心脏更好地工作,助于我们的健康,应该合理休息以及进行适当的锻炼,而不是无休止的工作学习,使身体过度劳累。
29.【答案】(1)B
(2) 我选择的摆绳长度(厘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20)
18
18
19
18
25
13
13
13
13
(30)
8
8
8
7
【知识点】摆运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控制的变量是摆锤质量,其余条件保特不变。给出的材料中,①、④、⑤球大小相同,材料不同,所以质量不同,符合对比实验的要求,应选择20厘米的摆绳3根,1号、4号和5号球各一个。
(2)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研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的关系”,他们选择了3个1号球作摆锤,摆绳长度分别为(30、25、20)厘米,15秒内摆动次数最多的应该是摆绳最短,填入20厘米;摆动次数最少的摆绳最长,填入30厘米。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