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市黄官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三年级期中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1三上·西峰期中)鱼缸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少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被小鱼喝掉了 B.跑到空气中去了 C.流到鱼缸外面了
2.(2021三上·西峰期中)测量水温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B.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2021三上·西峰期中)当温度达到( )以下,水会慢慢变成冰。
A.10℃ B.100℃ C.0℃
4.(2021三上·西峰期中)试管里的冰完全融化成水以后,它的体积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5.(2021三上·西峰期中)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错误的做法是( )。
A.两杯水的多少要一样
B.充分搅拌溶解了再倒入下一份食盐,
C.当加入第4份小苏打的时候,发现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是4份
6.(2021三上·西峰期中)分离水和食盐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加热,一边( )。
A.搅拌 B.降温 C.收集
7.(2021三上·西峰期中)下列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属于加快物质溶解的是( )。
A.用筷子搅拌盐水 B.和面 C.煮鸡蛋汤
8.(2021三上·西峰期中)下列变化中,还是原来的物质的是( )。
A.木头燃烧
B.面包发霉
C.湿衣服晾干
9.(2021三上·西峰期中)下列现象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流动的是( )。
A.用扇子扇风 B.轻轻晃动一根针 C.树枝的摇动
10.(2021三上·西峰期中)一个奶粉罐能装200克奶粉,使用后;只剩2克奶粉,此时,罐子里占据空间最多的物质是( )。
A.空气 B.水 C.奶粉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小题2分,共34分)
11.(2021三上·西峰期中)晾衣服是把衣服中的水变成了水蒸气。( )
12.(2021三上·西峰期中)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
13.(2021三上·西峰期中)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
14.(2021三上·西峰期中)冰不是水,所以冰和水没有相同点。( )
15.(2021三上·西峰期中)把两块相同的冰放在两杯水中,水的温度越高,冰化得越快。( )
16.(2021三上·西峰期中)因为糖能溶于水,所以一杯水可以无限制地溶解糖。( )
17.(2020三上·石林期中)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两个杯里的温度可以不同。( )
18.(2021三上·西峰期中)分离食盐和水时,当蒸发皿中有白色颗粒出现时,我们需要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
19.(2021三上·西峰期中)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相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
20.(2021三上·西峰期中)把纸折成了纸飞机,虽然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纸还是原来的纸。( )
21.(2021三上·西峰期中)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
22.(2021三上·西峰期中)一杯空气比一杯水要轻得多。( )
23.(2021三上·西峰期中)空气可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软。( )
24.(2021三上·西峰期中)一个敞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它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
25.(2021三上·西峰期中)空气有时占据空间,有时不占据空间。( )
26.(2021三上·西峰期中)水里不会有空气存在。( )
27.(2019三上·睢县期末)在空气压缩实验中,同样体积的空气和水,空气被压缩的体积更大。( )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28.(2021三上·西峰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 。
29.(2020三上·石林期中)因为食盐溶于水,沙不溶于水,所以可用 分离食盐和沙。
30.(2021三上·西峰期中)当我们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 会发生变化。
31.(2021三上·西峰期中)我们可以通过把空气装进 里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四、归类题。
32.(2021三上·西峰期中)(把下列内容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是液态
②是固态的水
③是气态的水
④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⑤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⑥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冰 、
水 、
水蒸气 、
五、实验探究题。(16分)
33.(2021三上·西峰期中)本学期小明学习了《水》这一单元后, 他想在家里做一个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在厨房里,小明找到了妈妈常用的调味品一食盐 ,他发现家里用的盐有两种,一种是粗盐,一种是细盐。这两种盐都是固态物质,但它们的颗粒粗细不同。
(1)小明把等量粗盐和细盐同时放人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更快的是
(2)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明决定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
A.20克20克地加 B.2克2克地加 C.10克10克地加
(3)小明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要选择( )。
A.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
B.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高
C.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低
(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杯子中粗盐溶解得最快的是( )。
A. B. C.
34.(2021三上·西峰期中)乐乐学习了《压缩空气》这一节课后,做了以下实验。
将注射器吸进空气,用橡皮塞堵住出口,用力压活塞(如下图一),观察空气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上实验说明了 。这时,如果将手松开(如下图二),看到的现象是 (填“活塞不动”或“活塞往上弹回来”),以上实验说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鱼缸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少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在常温下蒸发了。B选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A、使用温度计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不能接触水银部分。A的说法正确。
B、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B的说法正确。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C的说法错误。
3.【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的凝固点是 0℃ , 当温度达到0℃以下,水会慢慢变成冰。
4.【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结冰的认识,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成液体形态,体积就变小了。选项B符合题意。
5.【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A、两杯水的多少要一样,做法正确。
B、充分搅拌溶解了再倒入下一份食盐,做法正确。
C、当加入第4份小苏打的时候,发现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是3份,而不是4份,C做法错误。
6.【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水和盐:步骤1.用烧杯倒上一杯水,然后将食盐搅拌到水中直至溶解;步骤2:.把水用酒精灯加热,架在酒精灯上,我们要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进行反复地烧、烤,直到水干了为止;步骤3:.观察结果,发现食盐的颗粒。
7.【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对加快溶解的认识,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面和鸡蛋是不能溶解在水中的。
8.【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木头燃烧、面包发霉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产生。
9.【答案】B
【知识点】风;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以上选项中现象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流动的是:轻轻晃动一根针。
10.【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当奶粉壁中奶粉剩余2克时,罐中其余空间被空气占据,只是看不见摸不着。
11.【答案】(1)正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蒸发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所以晾衣服是把衣服中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12.【答案】(1)正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这是最为常见的。它的沸点也要随外界的气压而变:大气压强越高,液体沸点越高,反之就越低 。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不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有危险,说法错误。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是水的固体形式,和水是同一种物质,无色无味透明,这是它们的相同点,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答案】(1)正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成水需要吸热,温度越高,传递的热量越多。所以把两块相同的冰放在两杯水中,水的温度越高,冰化得越快。故题干说法正确。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能继续溶解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只有溶解这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一致。
18.【答案】(1)正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要边加热,边搅拌,当蒸发中有白色颗粒出现时,我们需要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的速度与物质本身、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都有关,故说法错误。
20.【答案】(1)正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 把纸折成了纸飞机,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纸得性质没有变,它还是原来的纸。
21.【答案】(1)正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空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
22.【答案】(1)正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一杯空气比一杯水要轻得多。题意正确。
23.【答案】(1)正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有:容易泄露,很轻,可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软,特别一点是可压缩。
24.【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一个散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它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这种说法错误。杯子里有空气。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6.【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水中是有少量空气存在的,当加热水时有气泡冒出以及鱼类和植物能在水中生存,也说明水中溶有一定量的空气。
27.【答案】(1)正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在气体、液体中空气可以被压缩的体积大。
28.【答案】增加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后,密度减小,体积会大大增加。
29.【答案】溶解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利用食盐可以溶于水的特征,分离食盐和沙。
30.【答案】形状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当我们用力程橡皮泥时,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橡皮泥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31.【答案】自封口塑料袋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把空气装进自封口塑料袋里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32.【答案】②;④;①;⑥;③;⑤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水、水蒸气是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状态,其中冰是固态形式,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形式,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33.【答案】(1)细盐
(2)B
(3)A
(4)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小明把粗盐和细盐同时放人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速度更快的是细盐。
(2)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明决定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2克2克地加。得出的结论才更准确。
(3)小明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要选择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这是对比实验的要求。
(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水的温度可,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热水的温度最高,热水中的粗盐溶解得最快。
34.【答案】变小;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活塞往上弹回来;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变小,使内部压强增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所以活塞往上弹回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市黄官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上学期三年级期中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只选正确答案的序号)(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21三上·西峰期中)鱼缸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少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被小鱼喝掉了 B.跑到空气中去了 C.流到鱼缸外面了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鱼缸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少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水在常温下蒸发了。B选项符合题意。
2.(2021三上·西峰期中)测量水温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B.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答案】C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A、使用温度计用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不能接触水银部分。A的说法正确。
B、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B的说法正确。
C、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C的说法错误。
3.(2021三上·西峰期中)当温度达到( )以下,水会慢慢变成冰。
A.10℃ B.100℃ C.0℃
【答案】C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水的凝固点是 0℃ , 当温度达到0℃以下,水会慢慢变成冰。
4.(2021三上·西峰期中)试管里的冰完全融化成水以后,它的体积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根据对水结冰的认识,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成液体形态,体积就变小了。选项B符合题意。
5.(2021三上·西峰期中)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错误的做法是( )。
A.两杯水的多少要一样
B.充分搅拌溶解了再倒入下一份食盐,
C.当加入第4份小苏打的时候,发现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是4份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A、两杯水的多少要一样,做法正确。
B、充分搅拌溶解了再倒入下一份食盐,做法正确。
C、当加入第4份小苏打的时候,发现不能溶解,记录加入小苏打的量是3份,而不是4份,C做法错误。
6.(2021三上·西峰期中)分离水和食盐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加热,一边( )。
A.搅拌 B.降温 C.收集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水和盐:步骤1.用烧杯倒上一杯水,然后将食盐搅拌到水中直至溶解;步骤2:.把水用酒精灯加热,架在酒精灯上,我们要一边加热,一边搅拌,进行反复地烧、烤,直到水干了为止;步骤3:.观察结果,发现食盐的颗粒。
7.(2021三上·西峰期中)下列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属于加快物质溶解的是( )。
A.用筷子搅拌盐水 B.和面 C.煮鸡蛋汤
【答案】A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根据对加快溶解的认识,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面和鸡蛋是不能溶解在水中的。
8.(2021三上·西峰期中)下列变化中,还是原来的物质的是( )。
A.木头燃烧
B.面包发霉
C.湿衣服晾干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木头燃烧、面包发霉都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湿衣服晾干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产生。
9.(2021三上·西峰期中)下列现象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流动的是( )。
A.用扇子扇风 B.轻轻晃动一根针 C.树枝的摇动
【答案】B
【知识点】风;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以上选项中现象不能让周围的人感受到空气流动的是:轻轻晃动一根针。
10.(2021三上·西峰期中)一个奶粉罐能装200克奶粉,使用后;只剩2克奶粉,此时,罐子里占据空间最多的物质是( )。
A.空气 B.水 C.奶粉
【答案】A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性质的认识,当奶粉壁中奶粉剩余2克时,罐中其余空间被空气占据,只是看不见摸不着。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每小题2分,共34分)
11.(2021三上·西峰期中)晾衣服是把衣服中的水变成了水蒸气。( )
【答案】(1)正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蒸发指水面的水分从液态转化为气态逸出水面的过程。所以晾衣服是把衣服中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
12.(2021三上·西峰期中)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
【答案】(1)正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这是最为常见的。它的沸点也要随外界的气压而变:大气压强越高,液体沸点越高,反之就越低 。
13.(2021三上·西峰期中)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不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有危险,说法错误。
14.(2021三上·西峰期中)冰不是水,所以冰和水没有相同点。(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是水的固体形式,和水是同一种物质,无色无味透明,这是它们的相同点,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5.(2021三上·西峰期中)把两块相同的冰放在两杯水中,水的温度越高,冰化得越快。( )
【答案】(1)正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融化成水需要吸热,温度越高,传递的热量越多。所以把两块相同的冰放在两杯水中,水的温度越高,冰化得越快。故题干说法正确。
16.(2021三上·西峰期中)因为糖能溶于水,所以一杯水可以无限制地溶解糖。(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就不能继续溶解了。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7.(2020三上·石林期中)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时,两个杯里的温度可以不同。(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只有溶解这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一致。
18.(2021三上·西峰期中)分离食盐和水时,当蒸发皿中有白色颗粒出现时,我们需要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
【答案】(1)正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要边加热,边搅拌,当蒸发中有白色颗粒出现时,我们需要熄灭火焰,用余温将白色颗粒慢慢烘干。
19.(2021三上·西峰期中)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相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的速度与物质本身、温度高低,是否搅拌都有关,故说法错误。
20.(2021三上·西峰期中)把纸折成了纸飞机,虽然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纸还是原来的纸。( )
【答案】(1)正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 把纸折成了纸飞机,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纸得性质没有变,它还是原来的纸。
21.(2021三上·西峰期中)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
【答案】(1)正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能占据空间,会流动,易被压缩,有一定的重量。空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周围很多地方都有空气。
22.(2021三上·西峰期中)一杯空气比一杯水要轻得多。( )
【答案】(1)正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一杯空气比一杯水要轻得多。题意正确。
23.(2021三上·西峰期中)空气可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软。( )
【答案】(1)正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的特征有:容易泄露,很轻,可使袋子鼓起来,但摸起来很软,特别一点是可压缩。
24.(2021三上·西峰期中)一个敞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它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一个散口的空杯子放在桌面上,它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这种说法错误。杯子里有空气。
25.(2021三上·西峰期中)空气有时占据空间,有时不占据空间。(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6.(2021三上·西峰期中)水里不会有空气存在。(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水中是有少量空气存在的,当加热水时有气泡冒出以及鱼类和植物能在水中生存,也说明水中溶有一定量的空气。
27.(2019三上·睢县期末)在空气压缩实验中,同样体积的空气和水,空气被压缩的体积更大。( )
【答案】(1)正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在气体、液体中空气可以被压缩的体积大。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28.(2021三上·西峰期中)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 。
【答案】增加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水变成水蒸气后,密度减小,体积会大大增加。
29.(2020三上·石林期中)因为食盐溶于水,沙不溶于水,所以可用 分离食盐和沙。
【答案】溶解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利用食盐可以溶于水的特征,分离食盐和沙。
30.(2021三上·西峰期中)当我们用力捏橡皮泥时,橡皮泥的 会发生变化。
【答案】形状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当我们用力程橡皮泥时,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橡皮泥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31.(2021三上·西峰期中)我们可以通过把空气装进 里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答案】自封口塑料袋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测定一袋空气的质量
【解析】【分析】 空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把空气装进自封口塑料袋里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四、归类题。
32.(2021三上·西峰期中)(把下列内容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是液态
②是固态的水
③是气态的水
④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⑤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⑥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冰 、
水 、
水蒸气 、
【答案】②;④;①;⑥;③;⑤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冰、水、水蒸气是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状态,其中冰是固态形式,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形式,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五、实验探究题。(16分)
33.(2021三上·西峰期中)本学期小明学习了《水》这一单元后, 他想在家里做一个有趣的科学探究实验。在厨房里,小明找到了妈妈常用的调味品一食盐 ,他发现家里用的盐有两种,一种是粗盐,一种是细盐。这两种盐都是固态物质,但它们的颗粒粗细不同。
(1)小明把等量粗盐和细盐同时放人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更快的是
(2)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明决定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 )。
A.20克20克地加 B.2克2克地加 C.10克10克地加
(3)小明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要选择( )。
A.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
B.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高
C.比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低
(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杯子中粗盐溶解得最快的是( )。
A. B. C.
【答案】(1)细盐
(2)B
(3)A
(4)B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加快溶解;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小明把粗盐和细盐同时放人温水中,都不搅拌,溶解速度更快的是细盐。
(2)为了弄清粗盐和细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小明决定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的加盐方法是2克2克地加。得出的结论才更准确。
(3)小明在做“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细盐”的实验时,水的温度要选择和做粗盐实验时的温度相同,这是对比实验的要求。
(4)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提高水的温度可,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所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热水的温度最高,热水中的粗盐溶解得最快。
34.(2021三上·西峰期中)乐乐学习了《压缩空气》这一节课后,做了以下实验。
将注射器吸进空气,用橡皮塞堵住出口,用力压活塞(如下图一),观察空气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上实验说明了 。这时,如果将手松开(如下图二),看到的现象是 (填“活塞不动”或“活塞往上弹回来”),以上实验说明 。
【答案】变小;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活塞往上弹回来;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但它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对密闭的容器中的空气施加压力时,空气的体积就被压缩、变小,使内部压强增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所以活塞往上弹回来。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