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9《剃头大师》第2课时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19《剃头大师》第2课时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5 09:5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19《剃头大师》第2课时
童年趣事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我”的表弟小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说一说
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在文中画一画
老剃头师傅剃头过程。
读中品味
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钱给“害人精”。
小沙害怕老剃头师傅剃头的原因
读中品味
老剃头师傅的工具非常传统:“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和“一把老掉牙的推剪”。老剃头师傅剃头时,这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老剃头师傅还“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由此可见,他的剃头技术好像也不能让人满意。小沙在这个过程中,“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吃尽了苦头,碎头发使他痒得哧哧笑,“跟受刑一样”。
“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在文中画一画
读中品味
“我”剃头的过程
  ①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②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读中品味
“我”剃头的过程
   ③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④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小沙愿意让“我”给他剃头
读中品味
“我”自我感觉良好:“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
“我”剃头动作随意:“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我”不会剃头,一通乱剪:“闯了祸”“随意乱剪”“坏了”“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对比体会
老剃头师傅
“我”
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和一把老掉牙的推剪。
一把剪刀。
剃头时推剪常常会咬住小沙的一绺头发不放,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小沙感觉痛苦,跟受刑一样。
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小沙感觉很愉快。
理一个合格的发型。
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像层层梯田,害得小沙剃了光头。
工具
过程
结果
读中品味
本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本文语言风趣、幽默。如,小沙怕剃头,骂剃头师傅是“害人精”,每次去理发店都要由姑父押着,并一直拿着木尺监督,否则就会夺门而逃。小沙因为畏惧老剃头师傅那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再如,“我”自称“剃头大师”,小沙愿意让“我”给他剃头,还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而不给钱“我也愿意”。小沙对“我”的要求是别剪破耳朵就行,还要“我”用“发誓”来保证。当我说“坏了”时,小沙的第一反应是“摸耳朵”,当发现耳朵还在,就“无所谓”了……
这样的语言完全符合儿童心理。
  “剃头大师”其实是一种调侃,并不是说“我”真的是“剃头大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质疑问题
板书设计
胆小
老师傅剃头
怕鬼 怕喝中药 怕做噩梦
童真童年童心童趣
剃头大师
怕剃头 押 木尺 逃 骂 仇人
耳朵不好 老掉牙 付双倍钱
“我”剃头
吃尽苦头 又痛又痒
天分 熊皮 随意乱剪 长长短短 坑坑洼洼
倒霉 电灯泡 跳蚤
央求 愿意 耳朵 发誓
  “剃头大师”虽然是一种自嘲,却包含着一段有趣的童年记忆,让人十分怀念那天真的岁月。此外,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深化文章主题。
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质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