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课时
土壤里的小动物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实验材料和用具:3-4条大小相似的活蚯蚓、放大镜、光滑玻璃板、毛糙玻璃板、纸板、玻璃棒、解剖盘等。
方法:1.把一条活的蚯蚓放在解剖盘里,观察它的体色和体形,辨认它的前端和后端。
分组:4-5人一组。
2.把手指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有什么感觉?来回抚摸腹面,又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3.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将同一条蚯蚓放在不同的表面上,如光滑玻璃板和毛糙玻璃板上,注意保持蚯蚓体表的湿润。
4.把半边潮湿半边干燥的纸板放在解剖盘里,将2-3条蚯蚓放在纸板的干湿连接处。用玻璃棒轻轻碰一下蚯蚓。几分钟后观察蚯蚓向纸板的哪边移动。
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小组之间分析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蚯蚓一般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在土壤中穴居,夜间爬到地面,以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植物的茎、叶等作为食物。
2.蚯蚓的外部形态
①体形: 。
②体色: 。
③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属于_ _动物。
④区分前后端:前端有 和 。
长圆柱形
暗红色或灰黑色
(保护色)
环状体节
环节
口 环带
蚯蚓的形态结构
口
环带
体节
肛门
后端
前端
3.蚯蚓的触感
①在蚯蚓的体表轻轻触摸,感觉 。
蚯蚓体表湿润、黏滑的作用?如何呼吸?
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表进行气体交换;湿润、黏滑的体表还可以减少身体与土壤表面的摩擦。
湿润、黏滑
②用手指在蚯蚓的体表来回抚摸,感觉 ,为什么?
粗糙
一条蚯蚓一般有100多个体节。蚯蚓除了前端和后端的几个体节以外,其他各节都生有刚毛。
在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到它外表有刚毛,和我们人类的脚一样。
4.蚯蚓的运动情况
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缩和体表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
比较蚯蚓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的运动情况,为什么?
硬纸板上快,因为在粗糙的地面上运动时,刚毛产生的摩擦力大。
5.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何?
①用玻璃棒分别轻轻触动蚯蚓身体的前端、后端和中间部分,看一看,它分别有什么反应?
②再把蚯蚓放在阴暗的纸盒里,用聚光小电筒照射蚯蚓的不同部位,看一看,它有什么反应?
能准确、迅速地作出反应,前端的触觉最灵敏。
逃避反应,前端对光刺激的反应最灵敏。
5.蚯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如何?
蚯蚓的前端有脑,脑向后延伸为腹神经索。腹神经索上有许多神经节,集中了许多神经,因此,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比较灵敏、准确。
口
肠
腹神经索
脑
蚯蚓没有眼睛,身体表面有大量感光细胞,尤其前端特别多。
蚯蚓没有耳朵,但其体壁上有许多感觉细胞,只要外面有一点小震动它都能感觉到。
说明
总结蚯蚓适应穴居生活特点
1.体形:
细长圆柱形,减少钻土时的阻力。
身体分节可以灵活、自如地运动。
用湿润的体表呼吸;体表的黏液可起到润滑作用,减少钻土的摩擦力。
依靠肌肉与刚毛的协调配合运动。
较发达,能对刺激作出较灵敏而准确的反应。
2.呼吸:
3.运动:
4.神经系统:
1.下雨天蚯蚓为什么都爬上地面?
雨水把土壤中的空气都挤出去了,蚯蚓没法呼吸,被迫爬上地面进行呼吸。
2.为什么夏天易在土壤表面挖到蚯蚓,而冬天却要在深层挖?
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冬天土壤深层的温度、湿度较大且敌害较少,适合它生存。
讨论
说说蚯蚓的作用
1.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2.处理生活垃圾;
3.作饲料;
4.作中药、“地龙”;
5.作保健食品,药膳;
6.利用蚯蚓为原料制成轻化工产品如:化妆品、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