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六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文试题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剔透(tì) 赊账(shē) 庇护(bì) 摒弃(bìng)
B.趿拉(tā) 澄澈(chéng) 潜在(qiǎn) 憎恨(zēng)
C.载体(zài) 脑髓(suǐ) 绯闻(fēi) 启碇(dìng)
D.依偎(wēi) 矿藏(cáng) 氛围(fèn) 巷道(hàng)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坐落 一塌糊涂 至高无上 浮想联翩
B.倾泻 别出心裁 云蒸霞尉 层峦叠嶂
C.宣泄 茕茕孑立 命运多舛 心安理得
D.安详 礼尚往来 震耳欲聋 金榜题名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组是( )
A.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B.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以想像得到那真是千钧一发。
C?. 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或与时俱进,或抱残守阙,成为明日黄花。
D.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车费减倍。
B.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C. 近些年来,生物物种的减少,究竟是由于过度捕杀引起的,还是由于水电站建设引起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D.通过最简单的一句话,也能让我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联想到一望无际的山川、树木、村舍、田野、池塘和湖泊。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就是指以《诗经》中的“国风”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B、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C、《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D、《品质》是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高尔斯华绥是20世纪英国作家,作品是有《福尔赛世家》等。193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课文: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北亦未敢遽轻吾国。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北虽貌敬,实则愤怒,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 课外: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6.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归而求救国之策 ②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
B.①以资政殿学士行 ②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
C.①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 ②以至于永嘉
D.①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②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7.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解除
B.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意:料想
C.予更欲一觇北 觇:窥视
D.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遽:立刻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
①捧诏涕泣 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③尽以家赀为军费
④左右命之拜,不拜 ⑤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②④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原丞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落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军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逃离,最后逃到真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10.把下面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断句(3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7分)
观祈雨
(唐)李约①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注】①李约,字存博,汧公李勉之子,自称萧斋。官至兵部员外郎。其诗语言朴实,感情沉郁。②箫管,古代祈雨时的表演。
12.(1)下列诗句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项是( )(3分)
A.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
(三)古诗文默写(6小题,共6分)
13.补充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朱自清《荷塘月色》)
(2)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朱自清《荷塘月色》)
(4)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 ,亦曷故哉?
(6)臣心一片磁针石, 。(文天祥《渡扬子江》)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15题。(6分,其中选择题3分)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14.根据课文观点,指出下列词语批判了哪三种错误态度?(3分)孱头:
昏蛋:?????????????????????????????????????
废物:??????????????
15. 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具备聪明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拿来自己需要的好东西。
B.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拿来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C.要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要心明眼亮,要自己去拿,而不要别人送来。
D.只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脑筋”,放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眼光”,才能具有实行“拿来主义”的胆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6分)
刷鞋人的绝招 曾颖
该上的上完了,关车门。司机冲一个小个子乡下人喊:“请自觉投币!” 小个子理了理肩上挎的小木箱,把手中的木凳往地上一放,坐下,很反感地盯了司机一眼,想说什么,但忍住了。从他衣服上闪闪发光的黑色油痕以及他随身携带的板凳和木箱我们看得出,他是一个刷鞋人。 司机并没因他的反感而放过他,嘴里又说了一声:“大家没有投币刷卡的,请投币刷卡。” 嘴里说是大家,但眼睛却只盯着刷鞋人。刷鞋人有些不自在了,他扬起头对司机说:“我投了的。” “投了怎么没听见响呢?” “是纸币!” “哼,纸币,你们这些乡下人……” 司机冷笑着摇摇头,开始发动车子,准备出发。 这时,出乎他预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个看起来一巴掌打不出三个屁的小个子乡下男人突然跳起来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就该被怀疑?乡下人给钱坐车还要看你的白眼?” 司机出乎预料地遭到反击,有点懵了。他把车熄了火,扯下手套,回过头准备认真地和刷鞋人吵一架。他说:“乡下人怎么了?乡下人了不起?乡下人坐车可以不给钱?你看你们那伙子人,上七八个人,投一两个硬币,还有五毛甚至一毛的。我还冤枉了你们不成?” 刷鞋人说:“别人买不买票我不知道,我投了币,买了票,你就不能冤枉我!” 车上赶着上班的人们开始鼓噪,司机觉得吵下去没意思,就转身准备继续开车,嘴里却有些不甘地说:“你投没投,只有天知道了!” 说罢,戴上手套,吹起口哨,准备开车。他的表情激怒了刷鞋人,刷鞋人蹭地钻到驾驶台前,一把抢下车钥匙,大叫着:“天知道,今天就要让天知道,把钱箱打开,验钱!” 司机仿佛是遭到小鸡突然袭击的老鹰,一下子没回过神来。待他反应过来之后,马上恢复了鹰的本色,从工具箱中取出一把铁扳手说:“钥匙拿来!要不,老子把你当抢劫犯给收拾了。” 刷鞋人两眼血红瞪着他说:“你今天就是打死我,也要把这事搞清楚!” 车上的人们来劝架。有劝司机忍口气把扳手放下的,有劝刷鞋匠想开些把钥匙交出来的。更多的人,则是因为上班快迟到了,焦急地跺着脚说:“算了,我再投一元钱,求求你们,开车吧!” 刷鞋人梗着脖子说:“今天一定要开箱,看看我到底投钱没有!” 不一会儿,110来了,警察对刷鞋人说:“就算你是买了票的,别闹了,行不?” 刷鞋人梗着脖子说:“不行!得开箱!” 司机扳手握得紧紧的,但当着警察的面又不敢有所作为。急着上班的人都坐别的车去了,只剩几个不太急的人在车上看热闹。 警察没办法,就对司机说:“你就把钱箱打开吧!遇上这犟人了,你还真没办法。” 司机说:“钱箱是贴了封条的,只有公司的财务人员才能打开。” 警察给公交公司打了个电话,半小时过后,公司经理和财务人员赶来了。经理说:“这不是瞎胡闹吗?这么一箱钱,你就能认出你那一块?” 刷鞋人从口袋里扯出一个牛皮纸做的钱包,里面整整齐齐地排着几张一元面额的钞票。他说:“你查,里面保准有一张钱像这些钱一样,左上角有一小块黑胶布。” 经理从钱箱里果然找出一张左上角贴着一小块黑胶布的钱,说:“对,是有这么一块。好了,我确定你是投了币的。” 刷鞋人梗着的脖子一下子软了,他得意地冲司机一扬头说:“听着,是……投……了的!”声音中竟带有几分哽咽。 车继续开,我蹭到刷鞋人旁边坐下,问他:“你咋想出这招的?”刷鞋人说:“如果你遭到怀疑和挨白眼的次数和我一样多的话,你也会想出来的。”“你可是毁人民币啊!是违法行为!”“不碍事,能抠掉,一抠就掉!” 刷鞋人一面说着,一面很认真地抠下一块,给我做示范。 这时,又一站到了,又一大群人涌了上来,司机想说几句什么,喉头动了几下,但终于什么也没说出来。
16、划线句中的“哽咽”一词表达了主人公哪些复杂的情感?(2分)
17、“刷鞋匠的绝招”的“绝”在哪里?读完小说,你认为刷鞋匠真正的“绝招”又是什么?(4分)
18、请从两个方面概括“刷鞋匠”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字),结合“刷鞋匠”的遭遇,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请分条陈述。(5分)
19、小说结尾写到又一站到后,当又一大群人涌了上来后,司机想说几句什么,喉头动了几下,但终于什么也没说出来。你认为司机本来想说什么呢?为什么“终于什么也没说出来”???? 有人认为这个情节与刷鞋匠没有什么关系,不如删除,你是怎样认为的?(5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8分)
20.下面三个口语交际情景中分别存在一处语言表述不得体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4分)。
①情景一 某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在得知嘉宾的父亲因病刚刚去世后,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③情景二 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你,身体还好吧?”
①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________,________;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
(1)请在横线处仿照上文补写一个例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40分)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如此。请以“没有以后”为题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台州六校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答题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一)
(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2
15
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10、(1) (3分)
(2)
(4分)
11.断句(3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7分)
1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古诗文默写(6小题,共6分)
13.(1) (朱自清《荷塘月色》)
(2) ((屈原《离骚》)
(3) ((朱自清《荷塘月色》)
(4) (屈原《离骚》)
(5) (张溥《五人墓碑记》)
(6) (文天祥《渡扬子江》)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14、答:孱头:
昏蛋 :
废物 : (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6分)
16.
(2分)
17.
(4分)
18.
(5分)
19.
(5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8分)
20.(4分)
①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
(1)请在横线处仿照上文补写一个例子。
答:
, ;
(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作文(40分)
200
400
600
800
台州六校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6-11题 (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6.【B】A项,前者连词,表承接;后者连词,表转折。B项,都是介词,凭借……(身份)。C项,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到。D项,前者副词,于是,就;后者副词,却。
7.【A】除:授予官职。
8.【B】①写文天祥之忠,③写文天祥尽全力抗敌,赴国难。
9、【C】“赴元朝都城”说法不对,应是“赴元军中”,“最后逃到真州”应为“……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10. 参考翻译:(共7分,其中第一题3分,第二题4分)
(1)倘若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2)没有办法,我改名换姓,隐蔽行踪,在荒野里奔走,在露天下歇宿,每天同元军的骑兵在江淮一带你追我躲。
11.断句(3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
(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咸淳九年(1273),被起用担任湖南路提刑,因此见到了原来的宰相江万里。江万里平素就对天祥的志向、气节感到惊奇,同他谈到国事,神色忧伤地说“:我老了,观察天时人事应当有变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担任治理国家的责任,不就是在你吗?望你努力。”十年(1274),改任赣州知州。德佑初年,长江上游告急,诏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着诏书流涕哭泣,派郡里的英雄好汉,各英雄豪杰群起响应,聚集兵众万人。此事报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抚使的名义率军入卫京师。他的朋友制止他,文天祥说“但是国家抚养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没有一人一骑入卫京师,我为此感到深深地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向北到了镇江。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护卫皇上,还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7分)
12、(1)(3分) C(均体现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中的百姓的同情,对豪门贵族不关心民生疾苦的义愤,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2)(4分) 本诗运用对比手法。(1分)前两句写旱情严重,百姓心急火燎,吹奏箫管,表演歌舞祈求龙王赐雨;(1分)后两句写几处豪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却担心阴雨使乐器受潮,坏了兴致。(1分)百姓的殷忧不幸与豪门的荒戏闲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对豪门贵族的义愤,深刻揭露了尖锐的社会矛盾。(1分)
(三)古诗文默写(6小题,共6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一)课内阅读题14-15题(6分,其中选择题3分)
14.“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昏蛋”比喻割断历史、盲目排外的虚无主义者。 “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只要能回答“逃避主义者”,“虚无主义者”,“投降主义者”即可。)
15.D
(二)课外阅读题(16-19题)(16分)
16.(2分)真相大白之后的解脱(高兴、激动)(1分);被人歧视、误解之后的委屈(无助、无奈、痛苦)(1分)
17.(4分)在钞票的左上角贴一小块黑胶布作为记号,此一绝(1分);贴上的胶布能抠掉,不破坏人民币,此二绝(1分)。真正绝招是不因为自身处于社会底层而贪小便宜去逃票,人穷志不穷,做一个清白自尊并能维护自已的尊严的人(2分)。
18、(5分)自尊(诚实)、机智(智慧或果敢、执着等)。(1分)创作意图:①不论什么人,只要自身行得正,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利。②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同情,并呼吁全社会不要歧视这一群体,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劳动和自尊心,多关注他们生存环境。(每点2分)
19、(5分)司机可能本来想针对这一大群一拥而上的人中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由郊区赶往市区的外地小商贩等“乡下人” 说一些提醒买票的话。但终于认识到这种歧视乡下人的行为是不对的,因此“终于什么也没有说出来”。(1分)结尾的补叙体现司机思想的改变和觉悟的提高,并且巧妙地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2分)这个情节既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又在内容上与刷鞋匠的故事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当然不能删。(2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