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潜水艇浮
沉的原理。基于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时突出了学生体验和自主探究。
本节课首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液体中有的下沉、有的浮起这一现象出发,要求学生研究如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如何使浮着的物体沉下去这一实际问题,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小组合作、科学探究中思考浮力和重力两者的关系,从而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然后在潜水艇、浮沉子的浮沉原理体验、应用分析中,更深刻地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观察物体上浮、下沉的现象,寻找使物体浮与沉的方法。
2.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应用浮沉条件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对浮沉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身心发展,注重对学生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物理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
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如何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力与运动的关系,而这些都要求
学生有较强抽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1.牙膏皮、带盖瓶子、鸡蛋、水槽、水、盐、烧杯、勺子、潜水艇模型、浮沉子
若干。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老师演示小实验 一、活动:探究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1.把带盖的小瓶、牙膏皮、鸡蛋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将如何运动? 师问:上浮的物体有哪些?下沉的物体有哪些? 2.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 二.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引导学生展示浮沉方法,思考:这些方法分别改变了哪些力的大小? 是如何改变的 师问: 1.上浮时物体的浮力与重力大小什么关系? 2.下沉时物体的浮力与重力大小什么关系? 3.如果浮力和重力大小相等,物体会处于什么状态? 让学生上黑板画图表示。 4.老师展示鸡蛋悬浮的状态,并将它与漂浮进行对比,让学生说出漂浮和悬浮的异同点。 5.师问:物体从上浮到漂浮的过程中重力和浮力如何变化? 6.物体的浮与沉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生汤圆和煮熟的汤圆在水中的对比。 2.老师演示潜水艇的浮与沉,提供潜水艇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潜水艇的浮与沉。 3.揭开浮沉子在水中浮沉的奥秘,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协同制作浮沉子。 4.轮船漂浮在水面上 5.孔明灯通过热胀冷缩实现在空气中上浮 课堂小结 完成课后练习 好奇中产生疑问,进入学习状态。 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物体的浮与沉。 动手操作,了解其他同学使物体上浮或下沉的方法。 思考并回答: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影响着物体的浮与沉。 2、交流、展示: 上浮时: F浮>G物 下沉时: F浮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做实验,根据实验总结实验结论,因此课前要把上课时所要的器材准备好,课前学生要预习充分,否则课堂上很难完成学习任务。